漳浦马坪 满满的闽南风情

“马坪”之意取"马山"和"大坪岭"中的二字定名。马坪镇坐落于漳浦县东北部,四面环山,全镇总面积52.2平方公里,是漳浦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达数千人。而这里的风景名胜,更是沉淀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文化。

漳浦马坪 满满的闽南风情

这里洋溢着闽南人的浓郁风情。走在街头,处处说闽南语,偶尔能听懂几句。那一刹,耳畔似乎又传来悠扬的手风琴声,层林尽染,山野间流光溢彩,令人觉醉;空气中偶尔飘来“甜点面包与小海鲜”的阵阵清香;一路行车至那而立于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位于后康村庵仔社,马坪中心小学内。真面为欧式卷顶五连弧门楼,两侧厢房的窗门亦以欧式图案装饰,内部为传统的堂屋结构。据介绍,这里曾经召开中共漳浦县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共漳浦县委,马坪也因此成为传播革命火中的地区之一。2001年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被漳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漳浦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马坪镇后康村,有一座独特的建筑——后康陈氏种德堂,藏在山区,鲜为人知。原为印尼华侨陈玉宇、陈玉规在民国初所立的商号——源昌号。种德堂坐西南朝东北,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灰塑、木雕、石雕相映成趣。整座建筑雕刻精美,彩绘中西合璧,饱含屋主经历,而在装饰上,则突破了传统,呈现了不对称美。

添景楼、聚德楼位于马墟村顶墟社,是两座相互邻近,由华侨所建中西合璧的二层楼房,始建于民国初期。添景楼以红砖及混泥土构筑,由支持抗日的印尼侨联主席陈添兴建,坐北朝南,平顶,总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有七个砖砌拱形门,门宽大小不一。由于年久失修,只能远观。

漳浦马坪 满满的闽南风情

聚德楼由华侨陈福寿建,坐南朝北,平面呈四方形,攒尖顶,总占地面积410平方米。前廊柱子上有多种泥塑,或为花卉,或为几何图形。在细节处彰显华侨陈福寿之巧思。

漳浦马坪 满满的闽南风情

此地何处不是风光无限。杨美水库跨越马坪镇和赤岭畲族乡,虽处在青山绿水之间,但交通四通八达距高速公路赵家堡互通口仅12公里,水库东区沿省道漳云线距厦门仅40公里,交通极其便捷。

马坪镇还有涂一榛功德碑亭、黄性震墓、林祖墓道碑、马坪陈仓岭古道等众多著名旅游景点,这里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植物,一派生机盎然,尽享眼前美景,吸引众多游客前往,任由时光慢慢流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