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同學會”,治癒了我的“育兒焦慮症”

很多人不喜歡參加同學會。因為有很多的同學會,在幾輪觥籌交錯之後,就漸漸走了味:某同學變成了某局、某董事長、某處、某教授、某校長等等,不一而足。很多時候,同學會聚的不是情誼,而是可交換的資源。

這些都是比較現實的情況。

但是,如果轉一個念頭,從特定的角度來看待參與同學會的每個同學的發展軌跡,或許會另有收穫。

這個啟示,來自於童書出版人三川玲及其丈夫白滔滔合著的《通往幸福的教育》。

一場“同學會”,治癒了我的“育兒焦慮症”

《通往幸福的教育》圖書封面

三川玲是童書出版人和兒童教育作家,她出版的作品曾獲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她撰寫的教育類文章經常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引用,深受很多爸爸媽媽們的喜愛。白滔滔是理科出身,從事數字出版業,業餘喜歡鑽研教育思想,曾致力於鄉村幼兒教師項目。他們在共同養育女兒小丸子的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引發了百萬爸爸媽媽對育兒理念的深思。

在《通往幸福的教育》一書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參加一場初中同學會的詳情,特別讓人印象深刻:

嚴於律己的班長,雖高考失利,但二十年後確實某估值千億美元公司的高管;

不徐不疾的乙同學,平凡的大學,偶然的機遇激發了學英語的熱情,後來在世界500強企業裡做到財務總監;

丙同學除了作文寫的好別無所長,但憑藉自己的這個核心技能做到某門戶網站總監;

連續12都當班長的丁同學卻高考失利,現在愉快地當了全職媽媽,卻坦言:“最討厭當班長那個階段”;

一貫嚴於律人律己的己同學,30年後依舊保持著純真和嚴肅,成為一名剛正不阿令人敬佩的法官;

高考成績一團糟的辛同學,唯一的樂趣就是每週換上驚豔的衣服自得其樂,後來卻因緣際會獲得了常春藤大學的博士學位;

……

上面這些同學,都來自重慶一個小縣城的中學,他們的起點,並沒有太大的差距;雖然高考成績有所差別,人生的走向也各不相同,但20多年後,大部分同學都過著較為幸福的生活。

這場同學會的細節之所以讓人覺得印象深刻,是因為它引發了我們對以下幾個問題的思考:

(一)什麼是真正的教育?

轉眼又到開學季。如果在開學那幾天的早晨,你在小學門口轉悠一圈,八成會遇到孩子因為不願意上學而與家長對峙的場面。

家長們為什麼要把孩子送進學校呢?就為了讓孩子學會加減乘除ABCD?這些其實家長自己也能教;即便不教,孩子大了,自然而然也會了。

或許有的家長是擔心,因為自身學科知識有短板,所以“沒有能力”教育小孩。

如果是這種情況,引發的問題是:學科知識一定要通過學校才能獲得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因為,隨著網絡教育的興起,人們想要獲得任一學科門類的知識,早已不是難事,通過網絡學校如網易課堂、可汗學院自學成才的案例早已不是什麼新聞。

可見,教育跟學校,並不存在必然關係。教育不是學校的專利,換言之,教育跟場所、施教者的關係,並非我們之前想象的那麼密不可分。

每年,我們從網絡等各種信息渠道瞭解到的學生因厭學而發生的極端事件,從小學到中學,甚至到大學裡的碩士博士,從來都沒有停息過。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個性化特徵非常明顯的私校和網絡學校例如ALTSCHOOL教育實驗室等,卻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箇中原因,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教育大師孔子就已經參透: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我們用20年甚至50年的時間跨度來看:當年從學校裡學的那些ABCD函數微積分,對我們成年後的生活,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呢?世界每一刻都在發生變化,人類認知也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更新換代。當前所學的課本知識,根本不足以應對未來瞬息萬變的環境,終身學習不是發展趨勢,而已是實實在在的現狀。因此,懂得如何學習的能力,才是面向未來的核心能力。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性、氣質、興趣、喜好等各種因素,決定了孩子接受任何事物,都有其獨特的方式和節奏。所以,教育不是“填鴨式”的學科知識的灌輸,而是發掘每個孩子獨特的興趣愛好,利用適當的方法,激發孩子對知識的熱愛,最終實現“自我教育”“終身教育”。

因此,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代,無論學校是私立還是公立,教育的本質從來都沒有變過,那就是: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那所言: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片雲推動另一片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而這樣的教育,都需要依靠時間的力量,在潛移默化中,水到渠成。

和風細雨,能給小樹帶來滋養;狂風暴雨,卻能將小樹摧折。

(二)家長對孩子的“終極期望”,究竟是什麼?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很多時候如同人們對金錢的慾望一樣,沒有止盡:

小嬰兒呱呱墜地,家長希望它“平安健康就好”;幾個月的時候,希望TA “早點說話、早點走路”;上幼兒園了希望TA“會一百以內加減法、會被100首唐詩”;上了學就希望孩子各門功課100分考個好高中再考個好大學,最好還能出國留學;好不容易碩士博士都念了個遍,所期望的目標又轉移了重點:早結婚早抱娃……

這種被父母催著趕路的體驗,相信很多人都有。我們一路被趕著往前,往前,莫道行路早,更有早行人。在前進的路上,永遠有人走在你的前面,也總有一些人,是你拼盡全身力量都趕不上的人。這就是焦慮的根源。

如果,我們依然把時間的跨度拉長,到我們年老的時候,那時,我們對孩子的希望是什麼?那時候,曾經讓父母無比焦慮的分數、大學、什麼時候結婚生小孩,還那麼重要嗎?我相信,到了那個時候,你所希望的,千言萬語,都可以歸為一句話:只要你幸福,怎樣都好!

瞭解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發現:學習成績當然很重要,但是它決定不了孩子未來的幸福;會彈鋼琴也很好,但如果過程很痛苦孩子從中找不到任何樂趣,就是負累;考上好大學固然也很好,但它也不過是為孩子的未來開啟了一扇窗,後面的路還依然很長……

瞭解到這一點,我們同時也會思考,哪些是有助於幫助孩子未來更幸福的呢?找到內心真正所愛(職業、興趣、包括愛人),堅強善良、能在困境中尋求希望的堅韌品格,有自我保護意識且有能力實現一定物質基礎的大腦……

想清楚上面這些問題,你會選擇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一臉焦慮並期盼地對著孩子說:“你只要好好唸書,其餘的你都不必管”嗎?

很多時候,放下對孩子的焦慮和苛責,只在轉念之間。

(三)家庭能給予孩子的,最重要的是什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作為父母,有哪些是需要交給孩子的?

當然不會是學科或專業知識,那些孩子們可以在學校和網絡輕而易舉獲得。

父母最該教給孩子的,是那些有關獨立、堅強、勇敢、熱愛、尊重、敬畏的精神品格,是“幸福的能力”。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如何去愛。

第一,是父母之間的愛。

很多心理學家都認為,夫妻關係,是家庭中第一位的親密關係。

一個家庭裡,夫妻之間的關係,如果穩定、和睦、充滿溫馨,就為整個家庭奠定了情感基調。這種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孩子,情緒穩定而專注,自我價值感較高,能最大程度低實現自我成長。

相反,如果家庭裡夫妻關係緊張,孩子在家裡要看人眼色,承受白眼不被尊重的對待,甚至基本的物質生活都無法得到保證,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的全部心思,會本能地用於努力彌補父母的婚姻關係,因而也就無法無法發展自我。

有些家庭,父母相處和諧,即便他們並非處處以孩子為生活的中心,孩子也會發展得很好;還有些家庭,即便是父母處處為孩子考慮一切以孩子的需要為中心,但由於父母之間關係惡劣,且對孩子“用力過猛”,孩子反而會出現各種問題。

你所沒有的,無法給予別人。

要讓孩子學會“愛”,父母首先要有滿滿的愛。

第二,才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這種愛,是指父母對孩子的無條件的愛。

愛,就是要愛“如他所是”。

一切有條件的愛,都是以愛的名義進行的“綁架”。比如,家長因為“動用所有積蓄買了學區房”,“砸鍋賣鐵供出大學生”,就要求孩子必須有所成就作為回報,是最普遍的“愛的綁架”。

愛孩子,不是為他傾盡所有,而是允許他做自己。

童話大王鄭淵潔小學時因為調皮搗蛋被學校開除,他的父親在做了所有努力扔無結果的情況下,沒有打罵鄭淵潔,而是牽起他的手,說:“沒關係,我在家教你!”

淡淡的話語,濃濃的愛與接納,讓成名後的鄭淵潔每次回想,仍忍不住感動落淚。

當孩子不如我們所期望的時候,正是考驗我們對孩子的愛的時候;當孩子最不被人信任的時候,正是最需要我們信任的時候;當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正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愛孩子,就是要接納他本來的樣子。

“我的同學裡面,有一類過的特別不好,那就是原生家庭遭遇重大變故、父母夫妻關係惡劣的孩子。父母不好好地在一起生活,也不好好分手的家庭,對孩子的傷害非常大。”在《通往幸福的教育》中,三川玲在如此總結同學會中那些“過得不好”的同學的原因。

作為父母,我們都有必要時時為此警醒:“關係大於教育”,任何時候,需要通過破壞或犧牲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才能達成的任何的教育目標,都不值得去堅守。學習如此,婚姻如此,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概莫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