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韩令”三年后,韩流文化是否失去中国市场?

勿忘幸福的味道


一种文化的兴起与没落,在短短三年之间是看不到什么的。

实际上,韩流影响力的衰弱只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在世界范围内韩流依然处于一个开拓市场的阶段.

比如向东南亚,中东扩张,韩流目前依然在寻找机会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一个产业才短短二三十年,怎么可能就轻易的衰落呢?更何况这个产业对于韩国来说不仅是市场层面的东西更是政治层面的。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会觉得韩流的影响力衰弱了呢?

从表面现象来看,对于韩饭来说,普遍来自于那个印象中黄金时代——05年到10年,再宽泛一点,03-13这十年

那个时代有什么呢?有东神,SJ,少时,SHINee,F(x),EXO,big bang,WG等等.


还有什么呢?一部家喻户晓时至今日再难超越的韩剧《大长今》.


其他的不谈,来自中国的韩饭普遍都来自于那个年代,或多或少都有所接触.已经绝少有人是通过接触14年以后的韩流进入韩圈.

而时至今日,再也没有那样即使不对韩流感兴趣的人都至少略知一二的歌曲(nobody,gee等)或团体了.

13年以后的歌曲或团体对于中国的非韩圈群体来说影响力明显下降.

从这方面来看,确实韩流的影响力不如往日.

韩流对于中国人来说,吸引力开始下降是肯定的.


韩流现在的影响力依然是在使用那个时期打下的底子.

韩流基于韩国娱乐产业,那么只有韩国娱乐产业对于中国娱乐产业处于优势地位,才能保证自己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而中国娱乐产业已经显然渐渐度过了曾经的“直接使用韩娱产品”的阶段,而是开始借鉴娱乐产业模式,并开始雇佣相关从业人员,进而自产自销的时期(最差也是中韩合作,很少直接拿一帮韩国人直接来华了).

比起直接播韩剧,用韩国人,我为什么不用自己人?干嘛非要分钱给外国人?

实际上,在中国娱乐产业和韩国娱乐产业差距没那么悬殊的情况下,人们显而易见的更青睐于本国产业.

中国货是不如韩国货,但是能凑活用,我就不给外国人送钱.

结论太套话(我自己都不爱说):韩流在中国的影响力的衰弱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韩娱乐产业差距缩小而必然产生的结果.

所以这题本身就不那么成立——韩流本身也在发展,并非没落.只是中国娱乐产业的发展造成的差距缩小让现在的韩饭产生了这种错觉.而这种在中国产生的“韩流没落”感是必然越来越强的.并很有可能不可逆.

何去何从,那就只能期望于拉大两国之间的产业差距,但目前来看不那么太现实.


仙界娱某某


随着“限韩令”的出台,曾经在国内火热的韩流文化的确如同潮水一样在极速退去。现在还不能说韩流文化彻底的失去了中国市场,但是韩流文化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在大幅度降低,已经逐步被中国本土文化所取代。

其实韩流文化对国内影响最明显就是三个领域:娱乐业、美食与服饰审美。下面我就从三个领域入手讲讲韩流文化的衰退。

本土娱乐业已经逐步取代韩国娱乐业

韩流文化影响中国最深的时候,韩国偶像团体、明星、综艺节目、电视剧在国内影响力极高。韩国偶像团体EXO、bigbang、少女时代成为了少男少女纷纷追捧的对象。

国内2014年、2015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是网络播放的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当时最火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也是模仿韩国节目。韩国明星李敏镐甚至在2014年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随着限韩令的出台,本土娱乐业迅速抢占了韩国娱乐业原有的市场。《明日之子》、《火箭少女101》等偶像养成节目,推出了一大批本土偶像。国内也出现了《琅琊榜》《甄嬛传》《破冰行动》等大量优秀的电视剧。越来越多原创综艺节目,逐渐登上了各大卫视的黄金时段。

至于韩国明星与偶像团体不仅很少出现在春晚的舞台,就连跨年晚会上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低。韩国娱乐业在国内被本土娱乐业打的一败涂地。



韩国美食不在成为流行

在韩流文化比较火的那几年,部队锅、石锅拌饭、啤酒炸鸡、韩国烤肉等特色明显的韩国餐饮开边了国内的大街小巷。可是这些食品充其量也就是吃个新奇,坚持到现在店面越来越少。

反倒是兰州牛肉面、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三大品牌在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毕竟这些食物吃起来,更能让我们感觉美味与慰藉。

现在最火的网红食物应该是《长安十二时辰》里出现的火晶柿子了,其实这在陕西地区已经有了上千年的食用历史了。可是曾经也做过网红食品的韩国火鸡面,在国内销量断崖式下滑。



韩国的服饰审美也被逐步淘汰

韩流文化火的那几年,相当一部分女性会模仿韩剧女主的穿衣风格与妆容特点。有些沉迷于韩流文化的男女,甚至会主动穿着韩服,举办韩式婚礼。

可是这几年,我在看到年轻人越看越多是身着汉服出行游玩,婚礼选择传统中式婚礼的小夫妻也越来越多。曾经一度风靡的韩式妆容,也被吐槽是“网红妆”,成为了轻佻、艳俗的代名词。




韩流文化终究根基太浅,几乎没有什么精品内容是不可取代的。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相比,韩流文化毫无战斗力。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 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大泽遗珠



这是韩国《中央日报》日本站的新闻。一个叫“柳相哲”的韩国《中央日报》的总干事痛苦的发现韩国文化在中国的衰退型是全面的。


如果你认为仅仅是艺人问题,那你就错了, 这位韩国总干事到中国发现,在中国的外国菜里面,过去流行的韩国口味变成了日本口味,韩国公司的存在感也变弱了,三星和现代汽车的广告变少了,三星手机过去是商人地位的象征,也几乎消失了,韩国旅游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突破,至于艺人,几乎全面消失。


这个韩国人的观察是正确的。


韩国提供给中国的是浅层次的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影响下的韩国,很难给中国提供“高层次”以及“不可替代”的文化,就拿韩国料理来说,比如说炸鸡啤酒,炸鸡啤酒是《来自星星的你》推广的,但是有一说一:炸鸡啤酒真的好吃?真的健康?


再说部队锅,这玩意也是“现代韩国饮食”,是起源于朝鲜战争期间,居住在美军基地附近的韩国人把美军基地不要的香肠和午餐肉之类的东西,拿过来加入一些酱料和汤底,本身就是穷苦时代的产物,这玩意本身就不健康,韩国人吃这东西有点忆苦思甜的意思,拿到中国这种美食大国来卖,也就只能依托于韩国明星,韩国电视剧,韩国综艺节目之类的来推广,不然谁吃?

中国又不是没有火锅。


《大长今》里面,招待明朝使臣的饭是这样的


这是喂兔子么?

那明朝使臣就只能这个表情


韩流文化本质上有自己的缺点,从某种程度上说,倒是和美式文化非常相似:极其快餐,极其快餐的结果就是,这玩意就只能走大众消费的路子。


就跟肯德基麦当劳一样,麦当劳在中国九十年代算是“富裕阶层”的象征,吃一顿麦当劳高兴的跟什么似的,现在呢?就是彻底的快餐。

真快餐化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快餐化就必须要打价格战,而韩流文化产品又不愿意打价格战。


韩流文化无法成为独立的支柱,必须去依赖于所谓的影视,综艺节目,演唱会,艺人之类的东西才能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还不如日本,比如说日本的寿司,法国的鹅肝,吃就是了,吃这些食物就是为了体验一下这些食物。不需要依靠什么影视剧。


但是韩国的炸鸡啤酒,如果没有看过《来自星星的你》,谁要吃这玩意。


李建秋的世界


1.首先并没有“限韩令”的存在。对韩国各方面的交流出现障碍是由韩方一手造成的,不顾中方的立场,背信弃义的部署萨德,本身伤害了中国人民众的情感和国家利益,所以现在的局面是中国市场自己的必然反馈,是有良心企业和老百姓自己的选择,并没有任何书面文件或法律限制韩国。责任全在韩方。

2.确实存在“限娱令”,从意识层面上,对国家青少年的未来做正确的指引,而不是纯粹靠市场让度黄金时间,引导国民尊重合理价值观和健康的娱乐休闲方式是国家的责任,一系列限制娱乐节目的政策跟韩国也没直接关系,因为不止韩国,中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娱乐节目均受到了一样待遇。

2.是否有影响。萨德部署后韩国是否有影响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旅游方面,团体游客的减少直接重创韩国旅游经济,免税店收入减少,比如63大厦的免税店关门了,机场免税店拍卖由争抢变为礼让也是必然反馈,搞得免税店要靠代购和灰色市场方式存活,但是谁都知道这并不是正常的经济模式;以明洞为例,仅今年倒闭的化妆品商户就达一百二十多家。总的来说,入境游客虽然减少三分之一,但是收入却减少一半以上,一是为了做销量数据,免税店利润都让给了灰色空间地带,二是中国人均消费能力排名第一,并不是招来一堆东南亚客人就能弥补的。旅行社倒闭,免税店搞灰色市场,邮轮空置,大面积失业和购物中心、商业中心的凋零都是直接后果。

其次再说文化交流,尤其娱乐业。中国在韩国投资很多娱乐股份,中韩文化交流受阻中方利益同样会受损严重,但民族利益面前,企业也要有社会责任,中韩游戏领域合作,娱乐节目进口和影视受阻都是既成事实。娱乐公司的收益变成这么样子大家都看的清楚,使得在韩企业不得不开发其他市场弥补,但是全球哪个国家还有能力几个粉丝就随手给爱豆买广告位的?但我觉得最大的影响还是韩流降温后的未来十分堪忧,现在喜欢韩国明星的人在零零后眼中开始变成老气横秋的代名词,八零九零代追的韩流,新一代已经很少接触了,未来想去韩国自由行旅游、留学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除此之外,政治上的高层对话减少,留学生降为两成以下,其他领域的各种合作出问题,也都是韩国咎由自取的。两国只有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自己的事情能做主,不看某些国家的眼色行事才能更加互惠互利。

两国一衣带水,文化相通,人缘相亲,自古在韩国大地上生活的很多人都来自中国,比如韩国第九大姓张姓,曲阜孔氏,新安朱氏,甚至卢武铉总统祖上也是来自中国东阳卢氏,远亲不如邻近,韩国能够迷途知返,返回对话,必然对东亚和平进程带来新希望,为中韩交流的新高潮,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发展全面深化,依靠大陆市场,也可以拯救低迷的韩国经济,拯救国民。


宋令禧


“好像是的。”一位高预期的中韩合拍偶像剧制片人表示。

最近韩国娱乐文化相关的消息频繁,韩国偶像lisa担任爱奇艺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的导师;央视与韩国TJ Academy Inc 签定合约,韩国明星、模特将参加中央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我要上春晚》。

更有消息称,“限韩令”已经开始小范围内解除,允许韩星在国内举办见面会。更有多位韩国组合成员在中国的日程已经爆出。

这样的消息先让一部分墙头在韩国的粉丝们激动起来,也让一些中韩合拍剧的剧粉们提前期盼。为此骨朵专门询问了一部中韩明星合拍偶像剧的制片人,对于以上消息对方的回答态度表现模糊,既没有否认,但也非十分肯定,只是表示“好像是的”。

种种迹象表明,韩国文化要重新进入内地市场,但三年过去,国内娱乐市场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回顾此前的国内娱乐市场,“韩国文化”于千禧年进入中国,尤其以韩国明星、偶像明星、电视剧为主的内容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形成屡屡风靡的现象。

但随着2016年政治事件影响,韩流文化逐渐降温。三年之后,国内影视已经迅速发展,再加上国内受众心态变化,和国产偶像文化发展,媒介权力分化等客观因素。倘若可以再回来的韩流文化,面对中国市场这块蛋糕时,或许并不会表现得太自如。

韩流退潮后

女性受众的心态变了

不过,“限韩令”解除或许还是一件相当乐观的事情。

有消息称,韩国偶像来华规模人数限定在几百人左右,小型的签售活动此前在国内一直可以举办,但大型的演唱会可能性几乎为零。有人表示“什么时候中韩合拍的电视剧能够上台播出,什么时候韩国艺人可以举办演唱会签售会,‘限韩令’才算是解除。”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表示乐观接受“限韩令”解除这件事,在国内知名的论坛上一则帖子的标题引起注意:“不知不觉‘限韩令’已经3年了,大家还习惯吗?”。这则问题下方的跟帖回复者大多持反对态度,还有人直接说到“习惯了,欧巴们都拜拜了,才发现中国帅哥好多。”

从网友的反应来看,韩流文化缺席的这三年里,受众的需求已经通过国内市场补足,韩流文化模式在面对迅速生长的本土模式,似乎正慢慢失去优势。这就不得不说一说韩流文化面向的受众们了。

九十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制造业为主的韩国经济受到了重创。在这样的情况下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提出“文化立国”战略,以软实力发展带动国家经济上涨,并出台和完善了多部法律法规给予支持。

包括偶像产业、影视剧、音乐娱乐等内容迅速成为主要娱乐消耗品,韩国经济迅速发展,其潮流、时尚、造梦的文化产业迅速席卷东南亚。2000年随着偶像歌星和《大长今》等剧集播出,韩流文化打开了中国市场,并在长达16的时间里深深影响着国内娱乐圈的发展,一直到现在影响也一直延续。

这期间,很多瞄准女性受众群体的娱乐产品得以传播,比如《浪漫满屋》《来自星星等你》《太阳的后裔》等影视剧在国内掀起了广泛的观看热潮,用“万人空巷”形容也毫不夸张。其中《太阳的后裔》这部剧在2016年播出时,也曾传出凭借此剧为爱奇艺拉动500万付费会员的消息。

其偶像团体在“限韩令”之前,国内的受众关注度从未疲软过,女性受众分布广泛。也因此一些中国明星远赴韩国练习,再通过韩国团体出道受到中国市场关注,一些韩国娱乐公司看到中国市场的消费活力,开始注重推行中韩团概念。

比如韩庚的Super junior组合、宋茜的f(x)组合、以及中后期吴亦凡,鹿晗,黄子韬,张艺兴的EXO组合,包括此前刚刚解散的Wanna one组合,其中就有中国明星赖冠霖。

这种满足女性观众“美好幻想”的偶像产品与影视剧被年轻追捧。影视剧宣传的“少女”、“甜美”和“高糖爱情”的玛丽苏偶像剧和“满足粉丝想象”的人设产品批量产出。

但韩流文化退潮,本土文化产品随着网络视频等平台崛起,新内容迅速填充了空缺市场,女性受众不会一直等待韩流文化。国内女性受众的观念早就在经济、文化影响下发生转变,这种高甜的、不用思考的作品不再是娱乐“消解品”,主张独立女性精神、精英主义的剧集反而成为新需求。

也就是说,韩流退潮的同时,女性受众的心态逐步发生变化。再回来时,它或许已经不再是女性受众的必需品了。

赖以为傲的偶像文化

剩余空间不足

再说回到韩流文化的中坚力量,偶像文化和韩剧。

偶像文化是韩流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练习生文化和粉丝文化发展尤为迅速。国内的明星市场和粉丝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可以追溯到韩流文化在国内的鼎盛期,2014年到2016年。

这期间主要盛行的团是归国四子的偶像团EXO,团体主张每个人的实力不是绝对的突出,但需要有一定的特长。门面担当、舞蹈担当、rap担当等,以优势标签区分,以帅气的面庞和团体的唱跳实力争取粉丝。同时期国内偶像团体TFBOYS是与之对打的团体,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养成”,满足粉丝的陪伴感、成就感与虚荣心。

从这儿就可以看出,国内市场里韩饭和内娱饭两种受众群体对偶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个要求业务能力出挑,一个要求偶像对自己的“重要程度”。两种需求的不同,势必造就市场供给不同,这个时候的中国偶像产业正处在蛰伏期。

相同点是他们都是通过电视综艺走入千家万户,一档《快乐大本营》足以让所有的年轻人都关注到他们。不同点在于,韩流偶像一茬一茬的出现,但相比之下,本土偶像红得更长远。

变化时刻发生,2016年韩流降温的同时,互联网影视崛起。以前韩星通过《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等电视综艺就能迅速地走进中国家庭,但随着客厅文化瓦解,媒介权力分化,想要不废吹灰之力的走红,已经不太可能。换而言之,流量已经不那么容易被推出来,尤其是国内流量境遇一落千丈的当下。

今年从韩国综艺《produce101》出道的Wanna one组合里中国籍成员赖冠霖,从他回国之后的发展路径就能一窥韩流文化已经逐渐不适应本土市场,以往“一呼百应”的盛态已经成为昨日黄花。

他回国之后,国内的传媒语境、媒体权力渐渐从电视台过渡到视频网站,可以让一个明星通过一档节目就能实现走红的全民性质传播平台缺席了。即便现在接到了粉丝心中认为的好IP《初恋那件小事》,搭档最近势头不错的小花赵今麦,也没能让这部剧走出来。该剧目前骨朵热度体系网络剧榜第4名,剧和人都没能相互赋能。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2018年随着舶来模式下生产的《偶像练习生》与《创造101》的彻底走红,韩国的偶像明星市场已经被挤压,国内偶像市场苏醒了。

用“他山之玉以攻石”形容最好不过。那些动辄亿元投入的大型偶像综艺,结合互联网文化的这些快餐综艺裹挟着偶像文化,迅速激活了国内偶像产业市场。坤音娱乐、香蕉娱乐、觉醒东方、乐华娱乐等此前不被大众熟知的经纪公司,也因为随着节目热播而大放异彩,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

坤音娱乐在《偶像练习生》结束后的1个月内就完成了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真格基金跟投;凭借乐华七子、孟美岐、吴宣仪等偶像热度,乐华娱乐此前冲击IPO之路虽然艰阻,但也由此受到资本市场关注。

以往赖以为傲的偶像文化,倘若再次进入中国市场,需要面对的除了媒介渠道变化带来的难题之外,还有来自国内偶像市场的同期竞争。

困于模式内容,

韩剧的“快餐模式”不吃香

再说韩流文化中的另外一个主力军——影视剧。

韩国电视剧在国内的声量下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它的受众愈发收缩。直面客观的环境因素受限的同时,韩剧还面临几个其他的严峻问题。

首先从自身来讲,韩剧题材类型中现代剧比较受到国人喜欢,因为注重讲述人物情感故事的内容,尤其具有高传播价值。

实际上回望过去,曾经在国内引起广泛讨论的韩剧,都是浪漫言情的风格,比如《那年冬天风在吹》《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 等,表现美好男性与女性绝对完美的爱情故事,浪漫的氛围铺陈,这类剧迅速俘获了国内的受众。

但受困于韩剧题材创新度的影响,韩剧中再没有高分剧集出现,一些甜宠浪漫的言情剧来去之间的模式与内容没有太大差别,同质化、套路化现象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没有出现适合目前女性观众收看的剧了。

同时期内三大视频网站加大自制剧投入,国内受众开始追起了怀旧青春风的酸涩恋情故事,和让人肾上腺素激升的悬疑剧,故事更写实的同时,也用现实手法展现日常生活。一些现象剧出现了,今年暑期档中《长安十二时辰》《小欢喜》等剧集都在反映国剧制作理念的升级。

此外,韩国电视剧在国内声量迅速下滑,烂尾剧、边拍边播的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开头高期待播出,结尾匆匆收尾,观众投入大量的情感成本,却在剧集收官之后,迅速耗尽。

去年播出的张娜拉、崔振赫、申成禄主演的韩剧《皇后的品格》,讲述的是在君主立宪制背景的韩国宫廷里发生的一起多角恋故事。这部剧采用边拍边播的模式,原本主线讲述的是皇后与侍卫长之间相互扶持,共同复仇的爱情。但后来由于和皇帝的角色比较出彩,剧方看到观众呼声,便加大了帝后CP线,结果导致后期剧情逻辑无法自圆其说,最终烂尾。

这部剧在韩国收视率很高,但在国内的豆瓣显示上仅有1.3万人打分,和2013年播出的《来自星星的你》中21万的打分人数,数量相差几乎20倍。再加上近两年,国外泰剧、美剧的冲击,都让韩剧的辉煌不复以往,它变得更小众了。

短短三年时间,受众心理变化、市场环境变化、自身因素影响,让韩流文化在面对本土文化时逐渐式微。再回来时,曾经赖以为傲的偶像文化和韩剧作品,面对国内多元内容和娱乐方式的冲击,它的市场还剩多少,这是需要留给时间去回答的问题。





人民娱乐


是的。同时也是中国人开始厌恶来华演出韩星们拿了巨额报酬,还要小人得志、对中国观众耍大牌、颐指气使的丑态。


杨周彝


泡菜这东西偶尔尝尝也就罢了,天天吃月月吃会死人的,泡菜文化也是如此,这种文化的没落消失,不是限制的结果,是自然的淘汰。


石门三叔


韩国的电影拍的不错,特别是揭露人性的和一些犯罪类型片拍的真还不错,值得学习一下,但是还是要限制韩流入侵,特别是女生爱慕虚荣的整容,男生各种娘炮,这种有毒文化真不好,日本都限制韩流入侵的,所以总的来说限制是很有必要的,毒害年轻人啊😆


关中面侠343


韓國娛樂文化在中國是全面性的衰退,中國現在的娛樂文化界更傾向和日本合作。

當然中國跟日本的合作主要還是在動漫和遊戲領域。當然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中華文化和中國國風電子音樂 的崛起,韓流也有高度同質化+一窩蜂 和審美疲勞的問題


Vivo朱


从文化底蕴看,好比美味佳肴吃腻了,偶而换换韩国泡菜调调口味,当主菜不可能甚至都上不了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