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ye“野心“爆棚

本週,在投資者峰會上,Mobileye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mnon Shashua預測,未來十年,Mobileye的收入將會取得顯著且持續的增長。此預測是基於該公司的戰略更新而提出的,這些戰略更新包括:Mobileye業務範圍的新增長點、更大的潛在市場規模以及贏得更多新客戶。

目前來看,英特爾豪賭Mobileye取得了成功,特別是後者的芯片在汽車ADAS應用方面,有所向披靡的態勢。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在ADAS業務良好勢頭的持續推動下,Mobileye收入同比增長了20%,按年化計算,Mobileye現在是英特爾增長速度最快的業務部門。當下,Mobileye業務的強勁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快速擴張的ADAS市場,而隨著進軍新興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市場,其未來業務還有望大幅擴張。

據統計,到2030年,ADAS與相關數據的潛在市場規模將達725億美元,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潛在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600億美元。竟有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可見英特爾當初收購Mobileye確有遠見。

2017年3月的壯舉

翻看歷史,Mobileye是由時任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Amoon Shashua教授和Ziv Aviram於1999年創立的,目標是開發和推廣一套視覺系統,以協助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保障乘客安全並減少交通事故。

Mobileye雖然成立於1999年,但直到2007年,搭載該公司產品的車型才上市,因此,從研發到正式商用,用了8年時間。Mobileye於2014年7月IPO,上市之後,該公司一路狂奔,競逐各大汽車廠商的智能汽車安全設備招標。

2017年3月,行業傳來重磅消息,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了Mobileye,並將原先的自動駕駛事業部IDG歸於Mobileye旗下。此後,Mobileye迅速完成了與英特爾原有自動駕駛部門的整合,並形成了“紮根以色列,輻射全世界”的戰略佈局。

Mobileye“野心“爆棚

被收購以來,Mobileye的戰略有所改變,不再是傳統基於ASIC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而是依託其視覺感知與傳感器融合、RSS駕駛策略、REM城市路網信息管理等技術,研發出了面向不同車型的駕駛輔助及自動駕駛系統。除了面向前裝市場,為車企及供應商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外,還有針對單車和車隊的後裝駕駛輔助系統。

核心競爭力

據統計,目前已有27家汽車製造商使用不同程度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而Mobileye的市場份額超出70%。預計到2019年底,將有10萬輛載有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搭載Mobileye芯片和模塊。

到目前為止,Mobileye累計售出近5000萬芯片,前裝是其最重要的市場,現在,這一塊業務佔該公司營收的70%以上。

Mobileye主打的芯片是EyeQ,可為前向碰撞預警、自動緊急制動和車道保持等安全功能提供保證。目前,EyeQ4已然是相當先進的專用視覺計算SoC。

今年年初,在CES 2019 展會上,Mobileye推出了為高等級自動駕駛打造的芯片EyeQ5,目前處於進一步的測試開發階段,預計2020年實現量產,並在2021年正式裝車,基於其與寶馬的自動駕駛聯盟關係,寶馬會先行安裝使用。

Mobileye“野心“爆棚

7nm車載芯片EyeQ5相較於EyeQ4,在算力和超低功耗方面有突出特點,可以使L4/L5 等級的自動駕駛車進入大眾生活。

在EyeQ5量產之前,Mobileye的主要業務還在ADAS市場,核心是車輛的主動安全功能。該公司面向自動駕駛提出了“責任敏感安全模型”(RSS),通過將人類的駕駛安全意識模型化,確保自動駕駛汽車可進行形式驗證的安全決策。將RSS模型的概念應用到ADAS產品中,產生了自動預防制動(APB)系統。這套系統可以看作是 AEB 系統的加強版,APB 功能在 RSS 模型的輔助下,能夠更及時地發現潛在威脅,從而提前規避危險(例如:提前作出制動、減速等操作),保障乘車人員行車安全。

為適用L2以上車輛駕駛,Mobileye也開發了REM自動駕駛地圖,給城市管理者提供實時採集的道路標識、標線數據等信息,實現更安全的駕駛。同時,該公司還開發了一套神盾防禦探測系統(Shield+),這套系統能夠提供包括盲區行人與騎行者防護、前防撞、車道偏離、智能遠光燈控制、車距監控、限速提醒等在內的駕駛輔助功能,方便公交、運輸等車隊管理。

今年5月,Mobileye宣佈建立新的激光傳感器(激光雷達LiDAR)部門——LiDAR.AI,以擴大運營。新部門將主要依託英特爾於2018年11月收購的

創業公司Eonite Perception。在被英特爾收購以後,Eonite被整合到由Mobileye建立的LiDAR.AI部門。

隨著完全自動駕駛項目的深入,Mobileye在逐步改變方案,例如,在與大眾汽車在以色列合作開發無人駕駛出租車的項目中,需要傳感器技術支持感知冗餘,以支持並提高自動駕駛傳感器在低能見度、大雨等惡劣環境下的感知精度。這是該公司目前正在努力攻克的難關。

行業競爭

在被英特爾收購之後,在自動駕駛+車聯網芯片領域,形成了英偉達、英特爾、恩智浦三足鼎立的局面。

目前來看,Mobileye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英偉達。英偉達擁有奧迪、大眾、戴姆勒、豐田等多家合作伙伴,還與沃爾沃、特斯拉以及蔚來汽車有不同程度的合作,目前,整個汽車行業仍處於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初期的開發階段,問題與解決方案不斷出現。

憑藉GPU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大量應用,英偉達在該領域還是具備明顯優勢的,特別是在早期,英偉達科學家David Kirk帶領團隊推出了利用GPU進行通用並行計算架構CUDA。這一架構使得程序員可以利用C、C++等語言為CUDA架構編寫程序,利用GPU進行大規模並行計算。CUDA發佈後很多年,在高性能並行計算領域,英偉達都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

然而,面對競爭,Mobileye毫不示弱,今年3月,該公司CEO Amnon Shashua發表長文,公開嘲諷英偉達的新產品是抄襲的“山寨貨”。

Shashua認為,英偉達發佈的自動駕駛車輛軟件平臺新組件Safety Force Field(SFF),其實是對兩年前Mobileye RSS模型的山寨,其中的諸多標準、定義與描述與RSS如出一轍。Shashua調侃說,英偉達SFF中唯一的創新,可能就是語言的創新了。

恩智浦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公司,在SDR(軟件無線電)、NFC、網絡安全、CMOS毫米波雷達、處理器芯片、汽車功能安全等技術領域均處於領先地位。2016年,高通發起了對恩智浦的收購,就是看中了後者在汽車半導體領域的優勢,不過收購以失敗告終。

在V2X領域,恩智浦的DSRC專用短程通訊技術處於領導地位,在自動駕駛平臺方面,憑藉此前收購飛思卡爾領先的市場地位,恩智浦在業內有優勢。

此外,過去幾年,高通也在力推自動駕駛平臺,如BlueBox,能夠處理無人駕駛汽車上安裝的雷達、攝像頭、激光雷達、以及V2X技術採集到的所有數據。相對於競品,高通自動駕駛平臺的優勢在於價格親民,或者說性價比較高,這也是其在汽車電子領域擁有一席之地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這樣的競爭態勢下,以及全球半導體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如前文所述,Mobileye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重要的中國市場

2018年底,Mobileye和大眾宣佈合作,推出首個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也稱為出行即服務,MaaS),這是全球第一個由政府(以色列)參與的自動駕駛MaaS項目。

除了國際市場,近幾年,Mobileye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合作不斷。

就在本週,Shashua宣佈贏得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蔚來的L4級客戶訂單。蔚來將整合Mobileye的自動駕駛系統,為中國和其他重要區域的消費市場打造高度自動化的自動駕駛汽車。蔚來還將與Mobileye合作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出租車。

在不久前的10月中旬,Mobileye與紫光集團在中國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紫光持股51%、Mobileye持股49%。雙方合作的目標很明確,就是主攻中國的智能車載市場。

儘管在ADAS前裝市場上,Mobileye佔據明顯優勢,但在後裝市場的渠道方面,還需要一家中國的企業來補強。L2以上自動駕駛方面,Mobileye需要REM採集生成高精地圖,作為一家獨資外企,很難在中國開展工作。

Mobileye與紫光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其業務可能會打造面向中國市場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也可能是用於生產國內車規芯片。

今年年初,Mobileye 與長城汽車簽署了一份備忘錄,在未來的 3~5年內,Mobileye會向長城汽車提供L0~L2+級ADAS系統。還將基於中國的道路場景,共同開發L3和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

2018年底,Mobileye 與北京公交,以及北太智能達成合作。提供基於EyeQ5芯片打造的軟硬件一體自動駕駛套件,在中國推出無人駕駛公共交通服務,包括髮展L4自動駕駛技術,並創建行業標準,有望在2022年在中國落地自動駕駛公交車。

而在2018年初,Mobileye和四維圖新宣佈達成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雙方將在中國開發Mobileye的路網採集管理(REM)產品。REM系統可以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更精準的定位,這是傳統定位方式無法實現的。

綜上,無論是營收、芯片產品,還是全面出擊的合作,Mobileye不斷拓展疆土的“野心“著實不小。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121期內容,歡迎關注

半導體行業觀察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