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運河遺址宿州城區段,全長5.6公里

隋唐大運河宿州段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鑿於隋大業元年,全長約140公里,隋、唐、五代、北宋一直沿用,唐宋時期稱為汴河,疏浚工程不斷。進入南宋以後,宿州淪陷,由於戰亂頻仍、黃水氾濫、金國統治者疏於浚通維護等原因而淤塞荒廢。

大運河宿州段流經宿州市埇橋區、靈璧縣、泗縣,呈西北東南方向走勢,特別是大運河泗縣段保留了通濟渠河道的原始風貌。

隋唐大運河遺址宿州城區段,全長5.6公里

確定大運河宿州城區段

具體流向和邊界最寬處為80餘米,最窄處有50多米

經勘察,遺址最寬處為80多米,最窄處有50多米;運河河床在30至50米之間,北堤較南堤寬一些,但北堤被破壞得較多,南堤保護得較為完整;運河的深度多在4至5米之間,但最深處可達到10米。

隋唐大運河遺址宿州城區段,全長5.6公里

隋唐大運河從柳孜、百善、五鋪、四鋪、三鋪、西二鋪、西十里鋪、西關大街,流經今天的宿州市三中附近,一分為三條河叫“三分汴水”,也就是分出了護城河,和一條從西城門(連汴門)進入城內,從東城門(望淮門)流出的一條運河。北宋滅亡後,汴河淤廢,所以從宿州城區北部沱河引水入環城河,維持護城河水流不息。

隋唐大運河遺址宿州城區段,全長5.6公里

今城區西關大街-護城河內大河南街北、中山街南-道東大街,就是古汴河的走向。

隋唐大運河遺址宿州城區段,全長5.6公里

宿州市,古名埇橋。隋煬帝開通濟渠(汴渠),橫穿宿境,於汴水上建埇橋,連通南北驛道,埇橋遂成重鎮。

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置宿州,屬河南道,州治最初設在虹縣(今泗縣),後遷治埇橋,取古宿國為名,埇橋自此易名為宿州,成為古代中原地區和江南地區聯繫的交通樞紐和商旅要地,併為歷代州府治所。轄境之廣,南抵淮河,宋太祖趙匡胤稱宿州為要衝大郡,設保靜軍節度,全名宿州符離郡。

隋唐大運河遺址宿州城區段,全長5.6公里

宿州市區大運河遺址出土文物數百件,堪稱世界級文化遺產。

隋唐大運河遺址宿州城區段,全長5.6公里

宿州市區宋代碼頭遺址

隋唐大運河促成了歷史上宿州的繁榮發展,它不僅滋潤著宿州兩岸廣袤的土地,也創造了燦爛的運河文化。宿州市歷史城區的大隅口位於通濟渠遺址上,應是歷史上著名的“埇橋”遺址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