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IT建設方法論

1. IT概念分析

IT是個很廣泛的詞語,只要與軟件、科技相關的都可以被稱做IT,小到賣DVD、修電腦的商販,大到做項目搞研發的機構,都可以被標上IT的標籤,被劃分到從事IT行業,下面來具體看一下IT與IT行業的概念。

1.1 IT概念

互聯網中IT一詞可以說經常被提及,IT的英文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科技和產業的意思。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件,主要包括傳感技術、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

1.2 IT行業

IT行業又稱為信息技術產業,它是運用信息手段和技術,收集、整理、儲存、傳遞信息情報,提供信息服務,並提供相應的信息手段、信息技術等服務的產業。IT行業又劃分為IT生產業和IT使用業。IT生產業包括計算機硬件業、通信設備業、軟件、計算機及通信服務業;IT使用業幾乎涉及所有的行業,其中服務業使用IT的比例更大。

2. IT行業劃分

IT在普及,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IT多為電子類產品,例如電腦、手機、打印機等都稱之為IT產品,事實上IT行業涵蓋極為廣泛,我們接觸的只是一小部分,IT行業劃分具體說明如下:

IT基礎技術的提供及研發、軟件編寫等

IT基礎設施建設、數據庫、操作系統等

IT信息化系統(通用/行業軟件、中間件)、解決方案等

IT產品服務、諮詢服務、售後服務

IT產業第三方服務、配套服務、法律諮詢等

IT相關產品流通、銷售等

IT產業輿論支持、IT媒體渠道等

IT硬件設備製造、元器件、零部件等

IT技術人才培養、計算機專業、院校機構等

IT產業合作、行業交流峰會等

IT周邊配套、電子產品、維修等

上述的IT行業分類只是根據現代行業現狀所進行劃分的,而與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企業IT信息化的建設,小到使用的信息化系統,大到企業整體IT架構,但無論如何建設,都需要一定的前置條件。

3. IT價值體現

筆者所在的單位也從事IT行業,所涉及的業務範圍為:IT軟件產品中的集成中間件部分,即SOA整合套件;承接SOA綜合集成、門戶集成、數據治理、數據分析等項目的實施開發;幫助企業提供企業架構、IT治理等服務諮詢規劃。在工作學習過程中筆者深刻認識到IT的重要性、意義和價值。

3.1 注重服務

真正的IT行業,不只是衡量所擁有的產品或技術多出色、相對於其他競爭對手有多大的不同和優勢,更重要的是注重IT的服務,即能否從企業整體架構的基礎上對IT建設進行規劃、能否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建設成果能否給企業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等。所以在信息化建設的時候,要首先明確信息化建設的目的,如:幫助企業提高辦公效率、實現工作協同、加強內部管理、輔助決策分析等。

3.2 支撐業務

IT信息化建設的根本是為支撐業務的發展,無論IT技術發展的多迅速,走的多遠,終究都要回歸於業務和行業發展的規律,脫離了業務,IT的建設就沒有意義,IT的價值就無法外現。在制定信息化建設戰略時,要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一同進行,首先明確企業的發展目標、戰略、市場定位、客戶群體、內外部組織結構、各部門之間協作關係、發展訴求等,之後根據這些要素評估信息化發展方向與企業戰略過程中的潛在關係,從而制定信息化發展戰略,提出信息化建設需求。

3.3 推動創新

對於信息化廠商來說,真正有效的IT建設是可以持續為企業帶來價值的,IT的建設不僅要根據企業自身業務發展模式打造特定的成果,更要在滿足現階段需求的基礎上,著眼於未來。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會隨時調整業務策略甚至進行戰略轉型,面對這種轉變,在做IT戰略規劃的時候,就需考慮到如何支撐企業的業務變化,做到隨需應變,具備應付企業快速部署和反應的能力,保障快速決策、快速實施、準確有效。

3.4 引發變革

從早期計算機發明、電算自動化到工業4.0智能化、互聯網、移動互聯、萬物互聯等理念的出現,IT信息化時代的每一次變革都離不開社會形態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支撐,伴隨這些技術理念的出現,很快很多IT廠商打著相同的口號進行宣傳、搶佔風口,盲目追逐風口、概念、不重視行業特點和客戶價值,即便得到投資、短時間越位、看似風起雲湧,但浪花來的快,銷聲匿跡的也快、最終拍在沙灘上、風光不再。客戶IT建設尤其大企業客戶的IT建設靠長期的經營,而非短期的生意,若想走長遠,還需自身所長、修煉內功、以產品+服務輔以營銷來取勝、螺旋式上升。

4. IT建設思路

對於任何企業來說IT建設都是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不要讓IT的建設流於形式,在明確上述前提後,IT的建設已經成功的邁出第一步,即便如此,對於IT的建設也不能操之過急,因為信息化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很難做到一步到位,是需要全局規劃、分步建設、順勢而為、制度保障的。

4.1 全局規劃

IT的本質不是隻圖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更是能從全局規劃,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幫助企業業務更好更快的發展,所以IT建設需要統籌規劃和分步實施,底層數據庫、網絡、企業信息化系統、集成中間件產品、互聯網平臺產品等都是數據信息化建設的一部分,在構建之前,必須要規劃出一個清晰的整體架構,這樣才能保證業務流程相互運轉、信息化系統合理支撐、構建步驟有條不紊,逐步深入推進。

4.2 分步建設

在企業IT建設過程中,SaaS類系統是最常見也是基本的信息化建設,對於IT建設初期來說,通常會根據企業業務發展形勢和需要進行系統的構建,圍繞人、財、物、產、供、銷這幾個要素開展。對於人員的考勤、請假、薪酬管理主要使用HR系統,對於財務賬目管理主要使用財務管理系統,對於銷售、商機、客戶的管理主要使用CRM系統,對於生產、物料、庫存等管理主要使用ERP系統。

4.3 順勢而為

在當下信息高速發達的時代,新技術、新理念、新平臺每天都在更新,對於企業的IT建設盲目追新顯然不可取,構建不得力,荒廢或調整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機會成本遠超於項目的整體建設成本,在建設前首先要考慮企業的信息化現狀及當前業務發展階段,確定與當前業務的適用性、可行性;使用產品的穩定性、擴展性;保證方案的專業性、安全性之後再去考慮建設,分階段逐步進行更行之有效。

4.4 制度文化

企業對於IT建設的態度應該是開放的,從IT意識、IT團隊、IT建設都應該抱有不斷學習進取的態度,IT建設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企業IT建設不是僅靠著人力、物力、財力就可以成功推進實施的,它需要建立相關信息化工作制度,用來有效的監督、保障IT建設的執行。另外,IT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優化和固化了企業的管理規範與流程,有時還會涉及到精簡一些不必要的業務流程或組織崗位,有效的IT管理機制,可以促進IT信息化進行更廣、更深層面的建設,從而有效提升IT業務價值效果。

5. IT建設步驟

基於上述的前提和意見,通常來說,企業IT信息化的建設分為5個階段,分別為建設起步期,系統集成期、數據治理期、流程管控期、價值上升期。

5.1 建設起步期

本階段主要是IT信息化建設初期,企業對一些底層基礎設施和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基礎設施通常包括網絡、數據庫、服務器、操作系統等,用戶可以在基礎設施各種設備上通過客戶端界面訪問,如瀏覽器。信息化系統為管理軟件,如財務管理、人力管理、OA辦公等通用軟件;面向某個行業應用的管理軟件等。

5.2 系統集成期

系統集成期主要實現企業內部各個應用系統之間的集成,在本階段主要針對企業業務變化適應性或者信息孤島問題,為企業搭建適合自身業務發展的SOA綜合平臺,建立統一門戶辦公檯,為企業內部員工提供統一辦公入口,同時實現各個業務系統集成,這裡的集成不只是實現系統間的技術集成整合,更是實現業務之間的有機整合。

5.3 數據治理期

在數據治理期間,對系統集成期建設內容進行深化的同時,幫助企業高效利用各個業務系統間的數據,為支持企業內部決策分析創造價值,通過對企業內部組織、人員、崗位、客戶、供應商、物料等主數據進行統一治理,保持企業內部數據的一致性、準確性、完整性,通過數據門戶的搭建,實現將治理後的數據按照企業運營需求進行統一的分析和展示,為高層決策提供依據。

5.4 流程管控期

本階段對數據治理期的主數據治理成果進行全面深化,實現各個業務系統數據的一致性、完整性、準確性,同時幫助企業全面構建大數據決策分析平臺,對企業內外部數據進行採集、分析、展現,輔助市場定位、風險管控、精準營銷。流程部分實現企業內部跨異構系統的流程集成,將企業內部間業務流程打通,實現企業整體業務閉環,支撐業務的“縱向貫通”與“橫向集成”,幫助企業實現從戰略到運營端對端的跟蹤、反饋與優化。

5.5 價值上升期

本階段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果持續彰顯價值的階段,實現全系統的深化集成,業務系統間無縫銜接,持續為信息化建設提供支撐,同時基於企業建設平臺的開放性和擴展性,不僅可以持續支撐企業後續建設應用系統的平滑接入,信息化的迭代推進,還可以支撐後續新技術的引進,引領企業信息化時代的同步發展,企業的IT跟業務融為一體,IT推進業務升級、業務創新,保障企業的競爭優勢;業務的長足發展又反過來對IT進一步要求、從而推動IT建設的全面深入發展。

CIO之家 www.ciozj.com 微信公眾號:imcio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