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媛24岁嫁55岁老头,结婚十年,丈夫去世后她冠夫姓改嫁

爱情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生命里那个人来过,便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

民国名媛张荔英的爱情便是如此,勇敢纯粹,跨越时光和世俗,只留下美好和感动。

她出身显赫,才华横溢,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画家,却不顾世俗的眼光的桎梏,在24岁的美好年华里,嫁给了55岁的老头子。

民国名媛24岁嫁55岁老头,结婚十年,丈夫去世后她冠夫姓改嫁

在世人不解的眼光里,张荔英用坚贞和幸福,活成了爱情最美的样子。

一、良好的出身

张荔英出生于书香人家,从小在良好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父亲名为张静江,是一位学问丰富的知识分子,十分痴迷艺术。他为人刚正不阿,因全力支持革命事业,而和孙中山成为了一生的挚友。

母亲名为姚蕙,也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饱读诗书,能诗会画,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

“张静江与原配夫人姚蕙生有五个女儿”,每一个都是才华与美貌并存的上流名媛,被称为“五朵金花”。而这几个女儿之中,尤其以张荔英的品貌和才华最为出色。

民国名媛24岁嫁55岁老头,结婚十年,丈夫去世后她冠夫姓改嫁

张荔英和传统才女的娴静文弱不同,她有男子的豪气,性格刚强,十分崇尚武侠英雄,喜欢的都是骑马打猎等运动,是一位侠气横溢的侠女。

她从小就很喜欢画画,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艺术天赋,因此父母便培养她走绘画的道路,还特意从俄国请来老师,为的就是让她能够有一个好的绘画启蒙老师。

正是因此,张荔英西方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结束中学生涯的她,远赴美国学习绘画,后又到巴黎的美术学校进修,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民国名媛24岁嫁55岁老头,结婚十年,丈夫去世后她冠夫姓改嫁

年仅二十四岁的她,作品多次入选独立沙龙和杜勒例沙龙,大受赞赏,巴黎的第如迭坡美术馆还收藏了她的一幅作品。

二、邂逅真爱

当时的巴黎,亚洲女性画家本来就很难被认可,当时除了方君璧以外,很少有华人女画家能够在巴黎站稳脚跟。

但是年纪轻轻的张荔英,却凭借自己的才华,站在了那个荣耀的舞台之上。

事业成功的同时,张荔英的爱情也在慢慢靠近。

民国名媛24岁嫁55岁老头,结婚十年,丈夫去世后她冠夫姓改嫁

原本想着为艺术献身、抱定独身主义的她,在巴黎邂逅了她的真命天子陈友仁,放下了自己的坚持。

曾经,陈友仁也是一个风云人物,被誉为“铁腕外交家”。

他曾经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和外事顾问,从英国留学归来后便投身革命,参加过凡尔赛和会,曾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废除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等要求,还收复了武汉和九江的英国租界,孙中山先生去世时,是他在旁边笔录遗嘱。

民国名媛24岁嫁55岁老头,结婚十年,丈夫去世后她冠夫姓改嫁

此时的陈友仁,已经度过了自己最为辉煌的时刻。五十五岁的年纪,已是英雄迟暮,他还在流亡当中,过着艰苦生活。

然而,二十四岁的张荔英,还是义无反顾爱上了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世俗的眼光,毅然决然地跟陈友仁结婚了。

“或许,爱情来了,挡都挡不住,尽管此时的她是芳华正茂,前途无量的画坛新星。”

三、改嫁从夫姓

在张荔英的眼里,陈友仁是“天下第一美男子”,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气节。世俗眼里的年龄和名声差距,都不能阻碍她追寻自己的爱情。

都说“虎父无犬子”,民国风云人物张静江培养的女儿,又怎会是等闲之辈。

尽管家人极力反对,张荔英还是义无反顾和陈友仁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民国名媛24岁嫁55岁老头,结婚十年,丈夫去世后她冠夫姓改嫁

陈友仁一直是被通缉之人,婚后夫妻两来不及温存,便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可是这并不影响夫妻俩的感情。两人的感情坚定而又深厚,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又温馨。

天气晴朗的时候,夫妻俩便手牵手一起散步,看夕阳,也会去观摩画展,出席艺术家们举办的沙龙。

事实上,陈友仁在文学和绘画上也有着很高的造诣,所以两人总是一起到郊外写生,合力操办画展,他还成为了妻子的御用模特。

民国名媛24岁嫁55岁老头,结婚十年,丈夫去世后她冠夫姓改嫁

抗日战争期间,陈友仁和妻子在香港被日军逮捕,并被转押至上海软禁于家中。被囚禁的漫长岁月里,两人一直同舟共济,不离不弃。

张荔英为丈夫画了许多肖像画,记录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两人幸福的相守了十年后,陈友仁因病离开了人世,而张荔英又经历了一年的软禁时光,才得以重获自由。

民国名媛24岁嫁55岁老头,结婚十年,丈夫去世后她冠夫姓改嫁

结婚后,她便随丈夫姓陈,英文名Georgette Chen。即使后来丈夫去世,她的作品签名也是CHEN。

即便是张荔英再婚,她也没有改姓。如此深情,如何不让人动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