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巨頭金龍魚衝刺創業板

糧油巨頭金龍魚衝刺創業板

資本市場,通常會有一些顛覆認知的事情,這正好對應了這一句話:資本無國界,比如互聯網巨頭的大股東往往是海外資產,再比如我們熟知的中華牙膏是荷蘭品牌,黑人牙膏才是國產,正大集團其實是泰國的,而今天我要介紹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金龍魚1:1:1調和油,這句老少皆知的廣告詞,它的掌門人是身價千億的馬來西亞富豪:郭鶴年。


相對於他 “酒店大王”和“亞洲糖王”以及馬來西亞首富這諸多稱號以及傳奇經歷,我相信更為大家熟知的是這個故事:1978年,國家希望可以建設一個拿得出手的貿易中心,吸引到無數外資來投資,當時承建貿易中心的公司獅子大開口,國家當時非常窮,拿不出這麼多錢,這時馬來西亞超級富豪郭鶴年放下手裡的生意,找到經貿部,在距離故宮三里地的地方合資興建中國國際貿易中心,投資5.3億美金,80年代的5.3億美金什麼概念,舉個簡單的例子:70年代李嘉誠僅用3000萬美金就控股了當時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和記黃埔,並以此奠定了自己華人首富的基礎,國貿建成後,整個區域只租不賣,共計擁有110萬平米的出租面積,每年租金足足30億,重要的是未來租金上漲的空間還非常大,至於這塊地市值多少錢,大家自己去估算。


這筆投資在今天看來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可是當年國貿所在的地域非常偏僻,可見當時拿出5.3億美金是多大的魄力,這方面來看,郭鶴年無疑是名愛國商人。


言歸正傳,迴歸正題:80年代末,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對生活消費品的質量要求也相應提高,而這一階段中國市面上充斥的是雜質多、油煙大、衛生安全無保障的散裝食用油,符合衛生標準的小包裝食用油市場還是一片空白,在這種環境下,金龍魚小包裝油問世,並迅速遊進了千家萬戶,引發了一場廚房革命,不過我聽說金龍魚還是從“金龍魚1:1:1”這句朗朗上口的廣告詞,和曾經的腦白金廣告一樣,市場反應非常好,2002年食用油行業迎來第二次革命,金龍魚順勢而為,把消費理念從安全引導到營養健康,2003年銷量突破100萬噸,2006年贊助中國女子排球隊,2008年成為奧運會食用油獨家供應商,後來的事我就不詳細介紹了,大家也都知道了。


我們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家公司,業績方面,益海嘉裡去年營收達到1671億元,淨利潤達到55.17億元,今年一季度達到8.31億元。淨利潤在2016年為8.54億元,到2017年的52.84億元,可謂大幅增長。合併現金流顯示,公司近年來經營活動現金流連年為正,特別是今年一季度達到73.8億元,投資活動現金流出不小,一季度達到122億元,創業板營收第一股是溫氏股份,去年淨利潤39.57億益海嘉裡比其高近40%,第二是我們公認的大白馬邁瑞醫療,去年淨利潤37億。

糧油巨頭金龍魚衝刺創業板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益海嘉裡資產合計1698億元,淨資產為640億元, 品牌價值和行業競爭更是無需多說,金龍魚的行業地位比之恆順醋業以及千禾味業在其領域的地位要高的太多,畢竟沒聽說過恆順醋的北方人還是很多的,但是沒聽說過金龍魚的又有幾個?而金龍魚的行業地位地位就像老乾媽的行業地位一樣,各方面來看無疑是超級大白馬,但是這種超級大白馬的炒作邏輯和普通的新股區別很大,參與的同時莫忘風險,及當時的市場氛圍。


那麼這時候大家肯定要問了:金龍魚什麼時候上市?按照時間來算,2 月26日,中信建投證券與益海嘉裡簽訂了輔導協議, 2月27日在上海證監局完成輔導備案登記。6月4日,參照中信建投證券以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3月報告為基礎,從提交輔導總結報告, 並提出輔導驗收申請,輔導總時間為3個月,一般企業一般上市輔導週期為3-12個月,不過中信建投稱,益海嘉裡已不存在影響IPO並在創業板上市的重大法律和政策障,不過對於優質公司也不排除證監會給開後門,就像工業富聯和寧德時代一樣,但是切記大白馬的炒作作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