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军队,为何没能打赢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是上个世纪中东发生的一场持续了八年的大规模战争,战争的双方是富国强兵的伊拉克和刚刚经过伊斯兰革命的伊朗,这场看似毫无悬念的战争,却最终双方打成了平手,在付出惨重代价以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卒子红虽然双方都宣布自己获得了胜利,但实际上谁也没有获胜。

号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军队,为何没能打赢两伊战争?


当时的伊拉克可谓是富国强兵,而伊朗则在1979年爆发了伊斯兰革命霍梅尼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上台,此时的伊朗刚刚经过革命正处于阵痛阶段,而且还和美国交恶,萨达姆也正是瞅准了这个时机选择出手,想要获取波斯湾的出海口(伊拉克只有不到50公里的海岸线,而且还是浅滩,无法形成优良的港口供油轮停靠)及霍尔木兹海峡的岛屿,一劳永逸的解决石油出口问题。

号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军队,为何没能打赢两伊战争?


伊拉克在此前拥有苏联的支持,号称仅次于美国和苏联,拥有“世界第三”的军事力量,军队120万,坦克12000辆、战机千架,都是当时先进的苏式武器,可以说战斗力确实在当时的中东首屈一指,但拥有着如此强大军队的伊拉克为何最终没有打赢刚刚经历革命阵痛的伊朗呢?

号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军队,为何没能打赢两伊战争?


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虽然伊拉克拥有非常强势的军队,伊朗处于弱势,但伊朗此前经历了巴列维王朝的高速发展,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还留存了大量美式装备,再加上由于伊朗反美得到了当时苏联的支持,因此霍梅尼政权虽然刚刚建立不久,但依靠原来的家底和苏联支持的武器,很快顶住了第一波攻击,不至于处于一边倒的状态,而且在随后的战争中越战越勇。

号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军队,为何没能打赢两伊战争?


第二:伊朗国土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多以山地为主,地形复杂拥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具备打持久战的能力。而萨达姆发动战争原本想很快使伊朗屈服,从而获取波斯湾出海口和伊朗控制的霍尔木兹海峡岛屿,但没想到伊朗顽强的抵抗而且坚决不和谈,使得伊拉克在经济方面开始吃不消,再加上时间一久士气也逐步消沉,前期的优势不在。

号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军队,为何没能打赢两伊战争?


第三:霍梅尼是宗教领袖,在当时拥有着强大的号召力,虽然在武器装备方面处于部分劣势状态,但由于战争是伊拉克人挑起来的,而且是入侵伊朗领土,处于不义的一方;因此处于正义一方的伊朗人拥有着强烈的保家卫国的决心,这种精神状态使伊朗人更加顽强,对于领土寸土不让,面对武器不如对方的场面,很多伊朗人依然坚守阵地,表现出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精神。

号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军队,为何没能打赢两伊战争?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当时伊拉克军队拥有先进的武器优势,但战争毕竟是由人在打,这其中人的精神因素在战争中很重要,尤其是士气问题,影响着战争的走向,处于正义的一方也许一穷二白,但却拥有者坚定的决心,而侵略者则往往则拥有更多的退路,自然也就没有强烈的决心,这或许是伊拉克没能打赢两伊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各位网友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