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很自信,拿“九龍金冠”鑑寶,專家卻“含蓄”的說:差點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這句話或許很多人都聽過,從字面的意思理解,說的是歷代王侯將相,無論其功績如何,最終仍逃不過淪為“荒丘”的命運;當然,儘管知道是這樣的結果,可還是有“無數英雄盡折腰”,在今人看來,歷代英雄目標很統一,即“當皇帝”。在古代,皇帝權力可謂“無限大”,標誌也很直接,即“龍袍”和“龍冠”;在今天,“皇帝”早已成為歷史,但龍袍和金冠依然是珍貴文物,尤其是龍冠,目前僅在定陵中出土了唯一的一頂“金冠”。可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某檔鑑寶節目中竟然出現了第二頂“龍冠”;說到這或許有朋友並不奇怪,畢竟華夏地域廣大,考古專家“沒有找到”也是有可能的,但專家卻最終給出了這樣的鑑定結果。

大叔很自信,拿“九龍金冠”鑑寶,專家卻“含蓄”的說:差點扎手

對考古熟悉的朋友或許知道,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一種經常奔走鄉間,專門收購“舊貨”的新職業,圈裡稱為“鏟地皮”;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這麼一位從事“鏟地皮”的畢姓男子,無意間遇到一位老人,手裡還拿著一頂“帽子”問他收不收。老人手裡的“帽子”雖然沒什麼光澤,但依然能看出它的“與眾不同”,因為它不是用布料製成的,而是以金屬絲編織的;據老人講,這是一件“祖傳寶物”,是用金絲編成的“龍冠”,是明朝的某位皇帝上朝時的“禮帽”,如果不是孫子上大學急用錢,老人怎麼也不會拿出來。公正的說,從事“鏟地皮”的人多少都有一點鑑別文物的基礎知識,自然知道“龍冠”在今天的價值,讓這位男子碰上,豈不是天上掉下了“一大塊”餡餅?

大叔很自信,拿“九龍金冠”鑑寶,專家卻“含蓄”的說:差點扎手

簡略的敘述,之後兩人開始討論價錢,老人要價一萬,少一分也不行;70後、80後的朋友或許對“一萬”還有記憶,在當時這可不是小數目,但與皇帝御用的“金冠”相比,依然是“撿了大便宜”。於是男子把身上的錢掏給老人做“定金”,又馬上趕到最近的銀行湊夠一萬,最終算是得到了這頂明朝皇帝戴的“龍冠”;之後的時間裡,男子一直將這頂“龍冠”珍藏起來,但對外卻常以此事與朋友評頭論足,言語之間帶有三分自豪和欣喜。直到二十年後的今天,當年的男子變成了一位“大叔”,在朋友慫恿下終於來到某檔鑑寶節目的現場;言談之間很是自信,似乎有種“讓專家開開眼”的意思,當然也想讓給自己的“金冠”估估價。

大叔很自信,拿“九龍金冠”鑑寶,專家卻“含蓄”的說:差點扎手

最初時,專家聽說鑑定的是“龍冠”,不免也是一陣激動,正如前面所說,華夏地域廣大,考古專家沒找到的珍貴文物還有很多,“流落民間”的例子也不在少數;可當大叔把“龍冠”展示出來後,原本還有些緊張的專家卻露出了微笑。現場鑑定的是李彥君老師,他用手撫摸“龍冠”內部時,手明顯抖了一下,這引起了現場的一陣緊張,很多朋友以為專家發現了什麼“秘密”,大叔也露出了自信的微笑;片刻後,專家並沒有直接評價,而是說“我為什麼會這麼激動吶,因為目前發現的金冠啊,就是皇帝戴的,只有定陵發掘了一件;這個金冠了不得啊,萬曆皇帝那個是雙龍戲珠,這頂竟然有九條龍”說到這全場皆驚,似乎專家已經承認了這頂“龍冠”,而且比萬曆皇帝的還要珍貴。

大叔很自信,拿“九龍金冠”鑑寶,專家卻“含蓄”的說:差點扎手

喜歡考古的朋友或許對“定陵”不會陌生,這裡安葬明朝第十三位帝王,也就是俗稱的萬曆皇帝;這座古墓也是迄今唯一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同時出土了很多震驚世人的珍貴文物,在諸多國寶中就有萬曆皇帝的“龍冠”,也是迄今考古發現的唯一一頂皇帝專用“黃金冠”。這頂金冠專家稱為“金翼善冠”,又名金絲翼善冠,其通高24釐米,高22釐米,重826克;這頂“皇冠”出土時安置在萬曆皇帝頭部的北側,裝在一個圓形木盒內,因此保存的相當完好,其黃金材質至今依然爍爍生輝。

大叔很自信,拿“九龍金冠”鑑寶,專家卻“含蓄”的說:差點扎手

“金翼善冠”由純金製成,帽體分前屋、後山、角三部分組成,各部分以較粗金絲連綴,外面用雙股金絲編成條帶壓縫,兩折角單獨編成,下插入長方形管內,後山鑲嵌兩條“金龍”;更為難得的是,兩條“金龍”的首、身、爪、背鰭等均是單獨製成,僅“龍鱗”就有8400片,最後再焊接在一起。對焊接技術有所瞭解的朋友或許知道,一般來講,無論什麼材質的金屬,在焊接之後多少都會留有痕跡,至於“毛刺”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金翼善冠”可是代表皇權的特殊帽式,也是“天子”出席正式場合時必須的穿戴,這就要求古代匠人焊接後的成品既要保持皇家威嚴(不能留有痕跡),又要讓皇帝戴著舒適(不能有毛刺)。

大叔很自信,拿“九龍金冠”鑑寶,專家卻“含蓄”的說:差點扎手

這就需要工匠焊接時不但要花費很大的氣力,還要有多年的實際操作經驗,更要掌握合適的火候,且不說整體,僅8400片“龍鱗”的焊接就足以稱為“工程浩大”;因此金翼善冠出土後瞬間震驚考古界,其珍貴之處除黃金質地外,更多的還在於拔絲、編織和焊接等高超技藝,不誇張的說,即便科技發達,且有機器輔助的今天,想做出這樣的“帽子”幾乎是不可能。返回頭再來看鑑寶現場的這頂金冠,用專家的話說“剛才我伸手一摸,差點把我手給紮了”;原來專家的手明顯抖了一下,不是發現了什麼“秘密”,而是被紮了,這說明其焊接後留下了很多尖銳“毛刺”,這樣的帽子想來皇帝不會戴吧?不僅如此,專家依然“含蓄”的指出:萬曆皇帝的“金翼善冠”重達826克,而眼前的這頂“金冠”手感上要輕很多;至於“九條龍”,看似比萬曆皇帝帽子上的“雙龍”還要複雜,但卻能明顯看出上面生出了綠鏽,這說明其材質並不是黃金。

大叔很自信,拿“九龍金冠”鑑寶,專家卻“含蓄”的說:差點扎手

雖然專家表達上相對“含蓄”,但意思已經很清楚了;或許大叔對自己的眼光過於自信,因此對專家的鑑定結果仍有異議,不過由於節目時間的關係,最終還是帶著“九龍金冠”走下了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