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1


这是大别山腹地,梅山水库上游处,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村子——响山寺村。

说它普通,因为它与别的村一样,深居大山深处,紧依梅山水库淹没区,有七千多亩良田沉入水底,为库区一线村。

全村面积18.2平方公里,18个村民组,三千多人口。大部分青壮劳力,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村民经济收入低下,依靠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支撑生活。

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惠农政策,响山寺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创建美丽和谐新农村家园,扭转土地使用权,激活闲置土地使用价值,大力发展茶叶、油茶、蚕桑、板栗等经济作物,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精品化;无农药、无污染、绿色生态农业;全方位,多渠道创收增收。

近年来,响山寺村,在乡党委正确的领导下,在县、乡驻村扶贫专干的耐心细致地帮扶下,在村级班子的齐心协力艰苦拼搏下,农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经济收入提高了,居住环境优美了,人们脸上的笑容明媚灿烂了!

说它不平凡,是因为它拥有丰厚的人文底蕴,悠久的历史传说,神奇的故事,众多的名胜古迹;以及最为可贵的红色历史文化的厚重与亮丽!它是革命历史及红色文化的旅游与教育基地!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响山寺村的由来,是因为其境内,有一座安徽省最古老的佛教寺庙千年古寺——响山寺,而得名的。

据史料记载,此寺为唐朝建中四年(784),段秀实太尉舍宅而建。相传一得道高僧,云游到此,惊诧于此地山明水秀,地灵人杰,物阜民丰,风古俗朴;慨叹真乃弘扬佛法、倡导善行、度化苦厄、修身养性一绝佳净地!

时值唐朝鼎盛,四海升平。老金家寨已初步形成大山深处一欣欣向荣的热闹集镇。再加上段太尉居住于此,可以想象从响山寺至老金家寨,定是十里长街,商贾云集,店铺争辉。达官贵人之家出行游玩,必然骏马雕车,珠帘翠幕,牵鞍驭驾,奴仆相从;上下搀扶,丫鬟环伺;一路香风花雨,风光无限!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虽然段太尉被得道高僧说动善心,移居别处,舍宅建寺,弘扬佛法;他可能没想到这一善举,名扬千年,流芳至今!

历经唐宋元明清,朝代更迭;兵焚匪祸,毁建几易,响山寺依然香火鼎盛。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大小各级行政单位,以及第二十一集团军驻地,估计大约四十万人,潮水般涌入老金家寨至响山寺这十里长街的山岭沟谷间和田野村舍里。那时已称“立煌县”。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抗日行政机构,也相应地搬迁到此。可以想像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相安于此。其繁华与热闹,超越史前!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1943年1月2日,日本鬼子血洗立煌县,一路烧杀抢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繁华的十里长街,焦土瓦砾,浓烟滚滚。断垣残壁,惨不忍睹。响山古寺,也同样惨遭毒手。殿宇焚毁,墙倒房塌。鬼子走后,此地和周边穷苦人民,蜂拥赶来,奋力扑火,幸存几间无损。1945年,国民党安徽省主席李品仙,拨款重修响山古寺,并亲笔题写“响山古寺”匾额,悬挂门楣之上!

其时,距爱国拥共抗日名将、国民党安徽省主席、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逝世,已六年之久了。廖磊墓,就座落于寺庙正屋后,响山岭下。为纪念廖磊将军,国民党于寺庙内,专辟一间房屋,设为“廖忠祠",以志永久祭祀!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民国时期,曾有人作上联:“响山岭下响山寺,寺响,山不响?”,至今,不知可有人对出?

对于响山古寺至老金家寨历史上“十里长街”的繁华程度,通过一个历史典故“黄花天子坐古城”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北宋仁宗(1022--1063)时期,后周裔孙柴荣,在此招兵买马,筑城立寨,公然反叛,对抗朝庭。朝庭遂颁旨杨门女将出征平乱。佘老太君年事已高,穆桂英执掌帅印,命令女将杨娜红率军进山剿匪,平息叛军。由于古城坚固,防守严密,杨娜红久攻不下,宋军伤亡巨大。后遇高人指点,巧得妙计,才得以攻破城池,灭了黄花天子和手下清风、明月二位大将,以及所有叛军们。杨娜红班师回朝。

这古城,在金寨刚解放时,曾是古城乡称谓。为老金家寨镇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有人在古城畈发掘一口大缸,缸底有大宋宣和二年(1120)字样,如今黄花天子坐古城的遗址,已沉入水底,位置于响山寺村白岭处的古城居民组和赵湾居民组所辖的水库淹没区。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现在的响山寺街道,呈U型,南街,于桥头分叉,主街向古碑方向延伸,叉街朝西往双石方向延伸,因没完全开发,所以叉街很短。一般都归为南街一条街。北街,从桥头至少要走50至80米的中心街道,然后在分路口,主街伸向槐树湾乡方向,而叉街,拐进千年古寺,因当初只规划开发到古寺门口,街太短,也可忽略不计。梅山至古碑乡村公路,穿街而过。

据传,在北街街头的七店居民组与万冲村的板桥居民组交界的地方,一座山半腰,隐藏着人把高的洞穴,清末民初之际,当地人经常会看到两只大毛狗(即狐狸),带领一帮小毛狗出没山野。话说民国十六年(1927),响山寺有龚某、许某二人,结伴至汉口做生意,由于生意亏尽,血本砸光,沦落乞丐。一日,二人至一包子店门前,因饥渴难耐,体力不支,晕倒在地。包子店老板,为一对四十多岁的年轻夫妻。目睹此景,赶紧跑来,搀扶二人进店,倒上两杯白开水,稍后,又端来热气腾腾的馅包子,微笑着说:“你们放心地吃吧,不要钱的!”二人感激涕零。双方交谈中,老板得知二人为金家寨镇响山寺人,便高兴地说:“我们是老乡呀!我们就是响山寺七兴店人!”龚某和许某,互相对望,惊诧万分。既是老乡,怎么从没见过夫妻二人?而且,响山寺附近哪有“七兴店”这个名字?但老板夫妻二人,热情招待,安排留宿,找来合身衣服,让他们沐浴更衣。脱去破衣烂衫,洗尽蓬头垢面,他们焕然一新。

第二天,老板夫妻,欲留二人歇息游玩一天,养足精神,二人婉言相谢,执意要回。遂馈赠路费盘缠。二人深感夫妻老板的侠肝义胆,乡情厚重。无以回报,只能铭记于心。那时,战乱频繁,交通多阻,二人只好沿路地走。一日,夜宿罗田县境内路边一处小旅店时,晚上二人同做一梦,梦中,汉口包子店老板说,夫妻二人就是响山寺当地人称“毛狗笼”的那两只大狐狸(俗称毛狗)。在那里修行已近千年。因感应响山古寺佛法熏陶、佛光普照,潜心修为,积德为精血,存善铸魂魄,修成正果,终成人形。后因古寺香火鼎盛,人声喧杂,对夫妻二人修行不利,才辗转流落汉口,开店为生。今有一事相求,恳请二位老乡回到家乡,把“毛狗笼”改称“七兴店”名字,200年前,我们就称呼“七兴店”了。梦醒后,龚某、许某遂恍然大悟。到家后,不负所托,即改称谓,广播恩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七兴店最后叫成“七店”二字了,一直延用至今。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可见响山古寺佛法广大,佛力深厚,普渡众生,惠泽万物,修善成因,积德为果,终成正品!

想想现在社会上,有些损人利己、坑害国家、欺民害民的家伙,还不如有灵性善心的动物。唉!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2


民国十八年,响山寺及周边的村庄,很多人十五、六岁就参加红军闹革命了!六安六区二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就设在响山寺。出现了父母送儿、妻送夫、女送郎参加红军的感人场面。

原安徽省军区副政委、开国将军马宗璜(1903~1993),就是出生于响山寺座落地界庙湾组。少年从军,驰骋疆场,历经四次反围剿、長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抗美援朝战争,戎马一生,功勋卓著。1955年第一次授衔为少将军衔!

毛主席的炊事班长老红军李开文(1897~1993)参加红军时,其长子已到懂事年龄了。为了干革命,为了追求穷苦人的翻身解放,毅然决然抛家别子,投身红军队伍当中。据传,在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任炊事员的李老,时刻怀揣湿草行军,到休息做饭时,他从怀里掏出焐干的湿草,第一个升起袅袅炊烟。因此,他负责饮食所辖的连队,在茫茫的冰天雪地中,总是第一个吃上饭的队伍。刹时,名声传遍整个长征的队伍,连中央毛主席和其它首长们都知晓其人其事。红军到达延安后,毛主席钦点李开文为特灶班班长,负责专为毛主席和周恩来、李富春、蔡畅、陈云等中央首长们的饮食三餐。全国解放后,李开文谢绝了中央首长们的挽留,推辞了安排于天津一大型工厂的领导职位,坚决要求回到家乡来。为了满足李老的心愿,便安排至离家最近的响山寺粮站任负责人。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响山寺粮站,其实就是响山古寺。那时,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经济低下,蒋家王朝被撵到台湾,留下的是千疮百孔的山河、满目荒凉的大地!一切建设从零开始,百废俱兴。1952年,政府征用古寺为粮站,供应着原双石公社8个大队、槐树湾公社11个大队、古碑公社2个大队,约4万人的口粮。每到春荒或缺粮之际,来买粮食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有时,顷刻间能排200多人的长队等候。因响山寺门前的响山寺河(就是现在响山寺街中心的河),总是逢大雨时刻,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出现过激流汹涌、吞噬人命,卷裹而去的现象;1953年(也有人说54年),李老自掏腰包,选购木材,聘请木工巧匠,在响山寺主河上游的两道支河(一条万冲与祝冲交汇的支流,一条付湾与陈冲交汇的支流,在现在响山寺街中心的桥头处,汇聚成一条主河,注入梅山水库),架起两道木桥。从此方便了百姓的出行与劳作!此两道木桥历经风雨二十多年,为当地人民和过往行人,带来巨大的方便和默默无闻的贡献,正如老红军李开文身上所焕发的无私品格和博大的襟怀!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如今的响山寺,风景如画。干净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楼房,一家挨一家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商品,香飘万里的风味小吃,整齐划一的新农村别墅,以及所到之处隐现于竹树环合、绿荫掩映之中的美丽村庄;路通,水通,电通,网络通。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清晨,鸟鸣啁啾,花香扑鼻,轻岚散尽,旭日东升,散步的人们,有的在响山古寺前的新农村广场,吮吸清凉怡神的空气,伸伸腰、踢踢腿、跑跑步;或者沿着500米红色通道,从古寺门口顺水泥路漫步前行,至王明纪念馆处,再拾级而上,经廖磊墓前,你便目睹两扇纪念碑立于墓前东西两侧,一侧为蒋中正题词:“求治至诚见危授命,耿耿忠心能贯日;杀敌争先尽瘁以死,芸芸黎庶载丰碑”,另一侧为民国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题联:“坠泪读碑文,惠政难忘羊太傅;破胡留战绩,英风常想岳家军”;再缓步东移,就到了红军老班长李开文故居,土墙瓦顶,老式建筑。他的坟墓,安葬于故居屋后山上,有水泥与鹅卵石浇铸的小径通连。当你全身微汗淋漓时,便可信步由故居前台阶而下,又到了李老曾经工作过的粮站(政府在响山古寺东首,建成新的粮站,1983年粮站搬迁新址,古寺重新回归佛教肃穆圣地。84年、86年省政府两次拨款修缮古寺,并被定为“省级重点寺庙”),又回到寺门前的大广场上。整个线路,绕寺一周。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夜晚,长街灯火通明,店铺门前的小音箱,放着悦耳动听的音乐,跳舞的人们,合着节奏,翩翩起舞。散步的人们,如果沿北街信步至街道尽头七店组处,你能看到合武高速高架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来来往往,灯光如柱,闪烁不停;再朝前的沪汉蓉高铁的高架桥上,时间上巧合的话,能一睹灯火辉煌的子弹头型列车,一闪而过,犹如银蛇出涧、巨龙穿壑,倏而无踪。最为可喜的是,在高速与高铁两架飞虹之间,一片开阔的田野上,倚山临河,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学校“皮定均红军希望小学”(皮定均将军,为毛主席55年授衔时,钦点的“皮有功,少晋中”的得力爱将。故居双石代岭村水库淹没区,距响山寺街道四、五里之遥)。有住校的老师,在灯光下认真学习,辛苦备课。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今天的响山寺,无论过去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和磨难,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祖祖辈辈,从未停止追求幸福追寻希望而奋斗求索的脚步!从未泯灭积德行善的灵魂之光,从未改变善良纯朴的本性,从未丢弃拥抱真善美的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念,对光明未来的追逐,永不停步,充满信心!

作为这片土地上长大的孩子,我为她献上深深的祝福!

家在金寨|话说家乡响山寺

更多金寨资讯趣事请关注头条号(视觉金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