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北漂剩女說:“我只選清華男!”

文|蘭末子

四十歲北漂剩女說:“我只選清華男!”

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將它撫慰。——周國平

四十歲北漂剩女說:“我只選清華男!”

認識一個北漂四十歲剩女,張小姐。她還沒有結過婚,年近四十,年輕的時候談過幾場戀愛都無疾而終,年紀大談對象更是困難,很多時候都是認識一段時間就不再聯繫了。

看過她年輕時候的照片長得很不錯,可惜韶華易逝,再美的容顏也敵不過歲月的侵蝕。

我說你年輕時候長得那麼漂亮你應該有很多人愛你吧,為啥到現在還是單身呢。

她說她在北京上的大學,從小都要立志找清華男做男友。

才子佳人一直是古今的愛情童話,何況清華是全國最高學府,還在北京,漂亮的姑娘有這樣想法很正常吧,哪個美女不愛才呢。

她年輕的時候,也確實找到了清華男友。

可惜最後都沒有成。

她說他們出身貧寒最後都跑去找有錢有勢的女人去了。

而她除了漂亮沒有背景,沒有很強的工作能力。

我說很多優秀的男人是不在乎女人的工作能力什麼的,你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啊。

她說確實後來很多男人追她,可她再也沒有心動了, 我問為什麼,她說不是清華的,她說她要找清華的。

四十歲北漂剩女說:“我只選清華男!”

年輕的時候在乎點學歷很正常,都難以抵住學歷的誘惑。

可是工作以後就不應該對學歷那麼執著了吧,何況是找對象,學歷並不能解決一切。

學歷高不代表能成為一個很好的對象,甚至很多高學歷情商卻很低。

很多女孩子戀愛要麼要感情要麼要現實,可是像她這樣一定要找清華的確實好少見,而且學歷不代表一個人的能力,也不一定給她帶來什麼物質條件,事實上她找的那兩個清華男友都是因為經濟壓力最後去找了一個更有錢有勢的女人去了。那麼她和清華到底有什麼不解之緣呢?

四十歲北漂剩女說:“我只選清華男!”

很多時候好像命運早已 設計好了

瞭解一個人,我習慣從她的成長經歷和家庭氛圍著手。

原來這張小姐從小生長在一個不快樂的家庭中,她媽媽年輕的時候,母親一直都很強勢,眼光很高,可是幻想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隨著歲月的流逝,她也不再是如花年紀仍然沒有找到心中的白馬王子。

可是普通人總是熬不過身邊的世俗婚姻的壓力,還是要結婚的,最終她媽媽找到了一位其貌不揚的一般男人,也就是她爸爸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四十歲北漂剩女說:“我只選清華男!”

執念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讓自己的命運又在下一輩子循環

她媽媽雖然就這樣結婚了,可是並沒有甘心,她瞧不起自己的丈夫,經常鬧分居,自己不能實現的理想,想讓自己的女兒幫著實現。

和很多要強的家長的一樣,給女兒報各種興趣班,別的孩子上的,她孩子都要上,好像上了這些興趣班,自己女兒就成了白富美。

於是女兒遭受了那些興趣班富家女的排斥和白眼,興趣沒有培養起來,本事也沒有長起來,倒是積累了不少的陰影,然而她媽媽並沒有停止折騰。。。。

最痛苦的是,張小姐的數學不好,她媽媽不管現實情況,居然給女兒報了奧數班,這下可把她折磨壞了,一班上數學優秀的孩子,她去了直接倒數第一,每次考試都是一次心靈上的折磨,本來被奧數折磨就算了,還遭受全班譏笑嘲諷,最後班上那些學習好的都考上了清華北大,她滿載著自卑上了一個北京的大專。

四十歲北漂剩女說:“我只選清華男!”

從小就這樣被母親強拉著拔苗助長式培養,她有著瞧不起普通人的矯情,卻又沒有白富美的實力,也沒有女強人的本事,要命的是,在這些白富美包裝班,心靈上遭受的創傷,致使一個本可以自信快樂的美麗姑娘,變得這樣的自卑扭曲。

在《剩女年齡越大要求越高|自負的背後是自卑》我說了:

自卑感的後果是產生一種對社會的攻擊性,是一種過度補償的表現。

那麼她的表現就是:那些奧數班的高材生瞧不起我,那我就找清華的,這樣男女朋友是平等的,這樣就跟清華大學生平起平坐了。

可是自卑感讓她找優秀的清華大學生沒那麼自信。為了平衡,她總是找有問題的男生,要麼就是家庭非常窮苦,要麼就是相貌很差的,這些男生本身心理也不是那麼陽光的,所以也沒有那麼多愛的能力,後來都走不下去。

四十歲北漂剩女說:“我只選清華男!”

但這些經歷並沒有讓她清醒,那時候試錯即時回頭,說不定現在就老公孩子熱炕頭了。

執念讓她陷入了一個怪圈

她這一生都在母親給設計的人生怪圈中,不能自拔。

有道是:

不知道在那天邊可會有盡頭

只知道逝去光陰不會再回頭

每一串淚水伴每一個夢想

不知不覺全溜走

不經意在這圈中轉到這年頭

只感到在這圈中經過順逆流

每顆冷酷眼光共每聲友善笑聲

默然一一嘗透

兜兜轉轉,光陰不再,年輕貌美時候沒有如意郎君,現在四十歲更難了,但她還是不願意放下執念,她還是要找清華男,清華就是她這輩子的心魔,永遠沒辦法戰勝。

四十歲北漂剩女說:“我只選清華男!”

原生家庭成長對一個人的一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對婚戀觀,據調查,很多家庭不和諧或者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婚姻戀愛方面比一般人的問題要多。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行為、心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一生的幸福。

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

很有名的例子就是,達芬奇明明是一個高富帥,那麼有才華,而且也很有地位,追求他的女人應該很多,可是他在年輕的時候戀愛卻出現了障礙。

佛洛依德在《列奧納多達芬奇與他童年的一個夢》指出,達芬奇五歲的時候,生母就離開他了,然後他對生母長生了深深的依戀,這種內心壓抑著依戀的情感導致無法正常戀愛。

這種壓抑他轉化成工作的動力,所以他在多方面領域都有一定的成就,而他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據說就是他想象的母親的微笑。

所以大家有沒有發現那些家庭和諧的孩子通常都比較自信和陽光的,婚姻生活也是比較幸福的。

那麼是不是原生家庭就是人的一生的宿命呢?

小編覺得前半生可能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大,可是人隨著閱歷和年紀的增長是有一定的認知的,就看你是否能注意去克服,是否願意放下執念了。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

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

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

四十歲北漂剩女說:“我只選清華男!”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是一個人前半生的宿命,但一個人的生活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些人通過努力是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比如孫儷來自不幸的單親家庭,她以前說過不會相信愛情,也不會結婚了,可是現在和鄧超組建了幸福的家庭,還有一對可愛的兒女,自己的事業也是順風順水,成了一線知名的明星。

佛說: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願大家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傷疤,早日開出生命之花。。。。。

四十歲北漂剩女說:“我只選清華男!”

作者簡介:蘭末子,愛寫作,愛讀書,愛音樂,打算和大家一起探討情感領域話題,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喲。此文章首發為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希望大家喜歡我的文字。喜歡就給一個讚唄。

.END.

【往期推薦】

剩女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