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羞辱了誰?


在我國,一直都有一些「奇怪的觀點」。

比如,27歲沒有談戀愛的男孩,

還叫男孩。

但是,27歲沒有談戀愛的女孩,

就叫「剩女」

更有人按照年齡,將剩女劃分為幾個等級:

剩鬥士、必剩客、鬥戰剩佛、齊天大剩、剩誕老人、剩者為王。

透露著對於女性的不尊重。

「剩女」這一詞彙,被官方認證是在2007年。

其背後折射出的問題,在13年後的今天,並沒有被解決。

今天,終於有一部刷屏紀錄片選擇了這一話題。

名字就叫——


《剩女》

剩女,羞辱了誰?


01

過於獨立,所以剩女


邱華梅,34歲,山東女孩,現在北京的一家香港律師事務所工作。

事業風生水起,卻因為單身,

被身邊的人判定為「沒有人生價值」

剩女,羞辱了誰?


與婚戀網站負責人的對談,已展現出她的個性。

雖然同為女性,對方在對她的評價上絲毫不留情面,

開場就是,我這個人講話比較直接。

在中國,誰都知道接下來不可能有好聽的話。

之後,對方果然數落邱華梅:

你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美女

年齡的確很大了

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剩女,羞辱了誰?


雖然你知道她是在提醒眼前的這位顧客,

認清現實,這才能在徵婚平臺上有所斬獲。

可是這些話讓人感覺心裡發冷。

邱華梅並不同意對方觀點,

並且她對另一半的要求也算合情合理:

受到高等教育,懂得尊重女性。

她不認為自己34歲就失去了競爭力。

非常自信,個性很直,立場堅定,好像她在職場一貫的律師作風。

在朋友聚會上,華梅感慨道:


當一個女人在某個年紀不結婚的時候

似乎任何人都有資格來嘲笑你

有人問她,你覺得身邊的家人催你結婚,真的是為了你的幸福嗎?

她眼神堅定,卻謹慎地回答道,一半一半。

同時禁止對方針對她的家人說三道四。

這非常矛盾,

她一邊對抗家人,一邊又保護家人,對抗著外人。

明明立場堅定,卻不得不左右搖擺。

像是她對心理醫生說的:


自己是一個孤零零的戰士

即便取得了孤零零的勝利

也不想永遠處在某種戰鬥狀態

回到山東老家,這個戰士要面對「四面楚歌」。

因為沒有結婚。

父母說她,讀書讀傻了

親戚說她,好像入了邪教

姐姐說她,不結婚就不會幸福

剩女,羞辱了誰?


然後你就看到,一向獨立強勢的律師邱華梅,落淚了。

她真的錯了嗎?

其實她並沒有牴觸戀愛,相親活動沒少去,

只是應了那句老話,

沒有遇到合適的人。

好不容易遇到了山東老鄉,

對方是自己最不喜歡的大男子主義。

換了個聊得較為投機的,對方無意中說了句,

不習慣女友是外地人。

甚至在相親會上,有大媽聽到她是律師時,非常抗拒地說,

不要談了,擔心華梅懂的法律太多,結婚後對兒子不利。

剩女,羞辱了誰?


經歷了多重打擊,一向堅強的華梅哭著問,

難道我不結婚,就是沒價值了嗎?

剩女,羞辱了誰?


這個被稱為「剩女」的戰士,

一邊戰鬥勝利,一邊傷痕累累


02

媽媽強勢,所以剩女


徐敏,28歲,北京人,電臺DJ,有車有房。

可是依舊「剩女」。

因為,原因不在於她。

剩女,羞辱了誰?


之前找了個南京的男朋友,

因為媽媽不同意她和外地人交往,於是分手了。

紀錄片中,徐敏通過相親認識了一個男孩兒,海歸,公務員,老家黑龍江。

儀表堂堂,一切都挺好。

兩人也聊得來。

在家裡吃飯聊起男孩的時候,

媽媽隨口說了句,


不會是詐騙的吧?

剩女,羞辱了誰?


後來男生沒有在紀錄片中出現過。

儘管導演沒有給出解釋,但是你很容易就能猜到,

應該和媽媽有關。

心理醫生問徐敏,母親對於她的伴侶選擇佔多大比重。

她說,80%——90%。

剩女,羞辱了誰?


如此比重,基本就相當於一票否決權。

難怪她的愛情常常無疾而終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5歲以前發生的事情,幾乎是沒有記憶的。

但是徐敏一直記得2歲時發生的一件事,

暴躁的媽媽因為一點小事生氣,把她丟在街上。

即使現在28歲的她,想起來,還是會落淚。

當徐敏和媽媽聊起媽媽的強勢時,

媽媽先是陰著臉,接著就說老兩口從小給她花高價上最好的學校,還給她買房買車,結果自己落得「一無是處」。

剩女,羞辱了誰?


這很像肥皂劇的親情關係,

一連串的鬧騰與爭吵之後,有人突然拋出一句,

我這是為你好。

可從來沒有人反抗過:

我不需要你為我好。

剩女,羞辱了誰?


講真,徐敏的媽媽可能不那麼討喜,

但她卻代表了無數個典型的中國媽媽。

我們不得不再次回到那個根本問題,

為什麼徐敏會成為剩女?

因為媽媽。

可媽媽也為了她好,

只是關於「度」的掌控,做得不好。

但是,能責怪媽媽嗎?

我覺得,不能。

徐敏的媽媽,也怕自己的女兒不幸福。

她希望女兒和自己一樣,

找到門當戶對的北京人,過上平淡安穩的生活。

門當戶對,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

也是很多人認知中幸福生活的標配。

女兒如果找一個外地人,本身就意味著「風險」。

她怕女兒過得不好。


只是,她的「怕」,表現在女兒身上,

變成了「可怕」

而付出的代價,

叫做「幸福」


03

活得明白,所以剩女


蓋琦是三個女主角中唯一一個踏入婚姻殿堂的。

用她朋友的感嘆來形容她:

用一年的時間快速完成了結婚、換工作、搬到廣州。

剩女,羞辱了誰?


而她在結婚當天的表現相當「冷靜」

冷靜地有點不像她的婚禮。


媽媽在她身邊說結婚是中國人千百年的習俗,

人們都無法逾越,

你還得走正常人的路。


言外之意,

女兒似乎「不正常」

剩女,羞辱了誰?


正在化妝的蓋琦依舊冷靜,只是說了四個字:


水到渠成


當新郎單膝跪地對她一番表白,準備擁抱她的時候,

她也是說了四個字:


象徵性的(擁抱下吧)

好像這不是自己的婚姻,

而是一場針對他人的無感情表演。

一場婚禮的細節,已經能夠看出,

蓋琦與丈夫並非愛得狂熱那種情侶。

細細想來,蓋琦的一切似乎都是「象徵性的」

相親活動認識了比自己小的對象,

家庭條件看起來也沒有自己好,

可是對方喜歡她。

看得出,她的生活條件也不差。

但是前幾年父親生了一場重病,花了不少錢。

觀眾很容易聯想到,也許她還欠有一些債務。

生活上必須面對現實,

她也覺得是時候找個對象了。

所以「象徵性的」結了婚,

之後懷孕生子。

用她自己演講時說的話是,


生了個孩子糊弄糊弄老公


似乎連生育,

也成了「象徵性的」。

為什麼總是「象徵性的」?

因為一切都並非「她想要的」。

人們不禁猜測,

蓋琦的婚姻幸福嗎?

有人曾對她提出類似問題。


她說,

結婚前的我生活很「有趣」

結婚後的我少了些什麼,甚至有些「無聊」

但是我很「幸福」

剩女,羞辱了誰?


能說會道的她,

巧妙地用「有趣」與「幸福」來對比自己的生活狀態。


換句話說,

其實在心裡,

她一直嚮往的生活,

依然是人們認定的「剩女」


只是為了歸順,像是媽媽說的「走正常人的路」,

她不得不「象徵性的」完成了一系列事情。

韓劇《浪漫的體質》中,女人追問離開的男人討個說法。

男人只是冷冷回了句,

你的幸福,為什麼要問我呢?

這句話恰恰透露了每個人面對愛情的初心,

自己的幸福,本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

沒必要因為別人,而去刻意改變。

道理總是如此簡單,

並沒幾人能真正做到。

於是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

允許別人建議我們的人生,

之後卻又不得不「泯然眾人矣」

剩女,羞辱了誰?


《剩女》中三個女主角,都在北京,生活條件都不錯,

卻因為沒有結婚,被迫劃入「剩女」行列。

這本身就是一種諷刺。

紀錄片最後,邱華梅無疑是活得最為瀟灑的。

她圓了一直以來的夢想,

最終與家人達成某種和解,

到法國唸書進修。


導演刻意為她在法國的生活搭配了一段輕鬆的音樂。

彷彿一種解脫。

剩女,羞辱了誰?


鏡頭之外的我,

感受到某種荒涼,甚至荒唐。


都已經2020年了,

依然有人用婚姻來評判一位女性的人生是否「完整」。

可笑,又可悲。

反觀三位主角,她們是在與「婚姻」作鬥爭嗎?


並不是。


還記得蓋琦在婚禮上對丈夫說過一句話,


我本可以用很多華麗的辭藻來形容我此刻的心情

但是我沒有

我只想和你擁有最世俗的幸福

你看,

她們其實和大多數女性一樣嚮往婚姻。

只是,她們反對「無法選擇自由的生活狀態,將婚姻當做女性當下唯一選擇」這種觀念的束縛。

這種「反對」,

才是剩女之所以為剩女,

才是《剩女》的意義。

我想起《剩女》中的相親環節,

相親大會上,主持人唱著,

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臺下的單身男女們跟著照做。

當主持人要求異性雙方握手時,

男男女女們瞬間就顯得拘謹。

這很點題,

每個人都是最特別的存在,

幸福從來不在別人的手上。

從來沒有被剩下的,

只有不正視自己的。


認識自己,做好自己,

才是幸福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