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與單身浪潮


“剩女”與單身浪潮

最近,常常見到一個新詞:“剩女”,意思是指挺大年齡還沒把自己嫁出去的女人。這個詞語的出現在我看是源於傳統社會習俗的一種古老的恐慌。

在傳統社會中,女人大多不參加社會生產勞動,從做小姑娘時就開始等待出嫁,嫁人之後專業相夫教子,操持家務,直至終老。在傳統社會中,女人最大的恐懼莫過於嫁不出去,終身做老姑娘。社會上流傳著各種關於老姑娘的恐怖故事,什麼沒有人要呀,孤獨寂寞呀,心靈扭曲呀,不一而足。總之,做老姑娘似乎是女人最最恐懼的噩夢。到今天還是這樣,“剩女”這個時髦新詞就隱隱地透出了這種古老的恐懼。

然而,時代不一樣了,女人的生活故事也發生了戲劇性的改變。現在,不但幾乎所有的女人都會有一份工作,會掙到足夠養活自己的錢,還能撫育孩子,供養老人,有少數女人的收入甚至超過男人——當然,整體地看,女人掙錢還是少於男人,平均工資大約為男人平均工資的70%。在校女大學生的比例正在逼近50%,高考狀元裡女生的比例早就超過了男生。在這個對於女性來說是全新的時代,嫁不嫁得出去的致命性大大下降了,從大問題變成了小問題,至少不再是生存問題,而是僅僅牽涉到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的問題了。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還會有一批素質較高的女性在婚姻市場中“剩下”來呢?社會學統計表明,主要的原因在於人們的擇偶習慣:在婚姻市場上,男人往下找,女人往上找,甲男找乙女,乙男找丙女,丙男找丁女,於是剩下來的就是甲女和丁男,俗稱“甲女丁男”現象。由於同樣的原因,山區的女人往平原嫁,平原的女人往沿海發達地區嫁,郊區的女人往市區嫁,最終形成一批城市中的“甲女”與邊遠貧困地區的“丁男”被婚姻列車甩下的局面。如果不是這樣,我們無法解釋在出生嬰兒性別比(每100名女嬰相對於男嬰的數目)高達120的情況下居然在婚姻市場上還會有女人剩下來這種奇特的現象。城市高素質“剩女”的對應物是邊遠貧困地區的“光棍村”以及大批連弱智女子也娶不到的貧苦男人。

解決的辦法無非是兩個層面的改變:一是社會規範的改變,二是個人選擇的改變。

社會規範的改變是指改變所有的人都必須進入婚姻的社會習俗。在北歐國家,所有的伴侶當中大約只有一半進入婚姻,進入穩定長久的一對一關係,另有一半人保持單身或同居關係,會比較頻繁地更換伴侶;在美國和法國,所有的家庭中有四分之一是單身家庭。在這樣的社會中,所謂“剩女”和“剩男”的壓力就小了許多。與此同時,社會對婚姻之外性活動的規範必定會變得鬆弛,而不是像傳統社會中那麼嚴厲(直到1997年新刑法取消流氓罪之前,我國一直實行對所有婚姻之外性活動實施嚴厲懲罰的法律)。

個人選擇的改變則指從人人都選擇婚姻改變為一部分人選擇過單身生活。如果你一定要選擇婚姻,那麼可以去碰運氣(愛情常常要靠碰運氣),也可以降格以求;如果你不一定選擇婚姻,那麼就不要去受“剩女”一類過時的稱呼的打擾,自己一個人快樂地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