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50元人民币背面图之争:这个景点差点赢了布达拉宫

前面的系列文章已经介绍了1元,5元,10元,20元人民币背后的趣事,这次终于轮到

50元和100元了。


揭秘50元人民币背面图之争:这个景点差点赢了布达拉宫

@黑糖不太甜


50元和100元同样也是有故事的同学:

50元的背景主图的最初选定竟然不是布达拉宫?

作为面值老大100元的背面图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探秘组和你一起探寻50元和100元的秘密。


黄山差点成为50元的背面图

众所周知,50元的背面主景是布达拉宫,但很少有人知道最初设计稿中的主景图案是黄山

1996年初,上海印钞厂的主力设计师曲振荣,经多次修改和调整,以黄山为主景的设计图正式上报稿。

后来考虑到民族大局出发,中央提出将50元背面主景的黄山改为布达拉宫


揭秘50元人民币背面图之争:这个景点差点赢了布达拉宫


面对重新设计的重任,曲振荣和雕刻大师徐永才,踏上前往布达拉宫之旅。曲振荣和他的同伴为了能全方位观察到布达拉宫的各个角度,用完了整整3卷胶卷。最终在一个水厂的厂房顶上找到“最佳角度”。


揭秘50元人民币背面图之争:这个景点差点赢了布达拉宫


历时半个多月的封闭式创作,曲振荣的设计稿获得一次性通过。

有很多人问他为什么要选这个角度。曲振荣给出了答案:“这个角度带一点仰视感,恰好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布达拉宫的正面和侧面,有立体感,使其显得更加雄伟神圣。”


非原来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一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古建筑群,以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

据说,最初的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在红山之上而建的千层宫殿。但后来因战乱和雷击,大部分的古老宫堡被毁。如今的布达拉宫只尚存有当时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


揭秘50元人民币背面图之争:这个景点差点赢了布达拉宫


直到1645年,当时青藏高原的最高统治者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重建布达拉宫,之后继续进行过增建,布达拉宫才具有后来的规模。


揭秘50元人民币背面图之争:这个景点差点赢了布达拉宫


人民大会堂

虽然100元同学和5元同学一样,没有出新版,但作为面值的老大,它也不能被落下。


揭秘50元人民币背面图之争:这个景点差点赢了布达拉宫

@飞鸟的梦想


人民大会堂是第五套100元的背景主图。它作为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是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大型集会召开的地方,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揭秘50元人民币背面图之争:这个景点差点赢了布达拉宫

@Gary Todd


其庄严雄伟,壮丽典雅的设计无一不展现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若想到人民大会堂打卡,可在周二至周日8:00-12:00(国家法定节假日、天安门广场有活动除外)前往,而且是免费开放的。

第五套人民币背面主图系列已经全部介绍完毕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建设成就让人感到自豪,此刻的你,有打卡人民币上美景的冲动吗?


*以上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探秘君,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