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横空出世的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与它背后的“中国脊梁”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如今已经走过七十个年头。在这七十年间,中国有太多值得我们铭记与回忆的时刻,而每次想起那位横空出世的“邱小姐”,总是会让人泪流满面。这个颇具文艺气息的名字,曾寄托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因为它就是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名字。

我国横空出世的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与它背后的“中国脊梁”

原子弹作为核武器距离我们是遥远的,然而在上个世纪,它却是笼罩在中国天空上的阴霾。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孤立新中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与政治封锁,同时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多次叫嚣要在中国投放原子弹。苏联对中国实施了经济与政治援助,在苏联的制衡下,美国无法真的将对中国的核打击付诸实践。

可是在苏联与中国关系破裂以后,它也叫嚣要对中国实施核打击。面对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威胁,中国没有屈服,在党和人民的支持下,中国开始建立核试验科研小组,中国研究原子弹的任务提上日程。对此苏联不屑一顾,苏联专家在撤走时将所有图纸资料以及科研设备带走,并扬言道:“给你们一颗原子弹你们也爆不响。”

我国横空出世的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与它背后的“中国脊梁”

苏联专家的轻视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原子弹不是卡车坦克,它需要丰富的理论支撑以及大量的科学实验作为基础,即使如此美国和苏联都花费多年才研制出原子弹。但是新中国没有气馁,科学工作者们没有气馁。中国核试验科研小组兵分两路,以钱学森领头的一部分人去进行理论研究,以程开甲为代表的一部分人则去基地进行原子弹试验。

在解放军到来以后,中国原子弹实验基地罗布泊是一处荒无人烟的地带,这里缺水、高温,漫天都是黄沙。屋里没有空调,白天如同火炉一般,屋外的地表温度高达六七十度。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即使是躺着都痛苦不堪,但程开甲、钱学森等人却需要静下心来,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

我国横空出世的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与它背后的“中国脊梁”

在美国和苏联的技术封锁下,中国得不到任何技术支持,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科研需要设备,但没有国家愿意卖给中国设备,迫不得已,科学家们只能通过算盘这种古老的工具进行计算,而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1959年到1961年是我国研究原子弹最关键的时期,然而这期间全国爆发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许多地方发生饥荒,就连罗布泊的物资供应也出现问题。对于原子弹项目,有许多人产生了质疑,他们认为研究原子弹劳财伤民,得不偿失,原子弹项目一度面临被迫“下马”的绝境。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坚持研制原子弹的既定方针,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真诚的对钱学森等人说道:“我现在腰杆子还不硬,等你们造出原子弹了,我腰杆子就硬了。”

陈毅的“腰杆子”其实就是新中国的“腰杆子”,一日没有原子弹,美苏笼罩在中国上空的核威胁就不会消失。为了让中国的腰杆子“硬起来”,无数的科学工作者在罗布泊这片大漠上日以继夜的奋战着,战士们灰头土脸,却士气高昂。

我国横空出世的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与它背后的“中国脊梁”

为了中国的原子弹事业,许多科学家与解放军战士在罗布泊隐姓埋名数十年,但家人们却不知道他们从事的工作。程开甲放弃了他在英国的丰厚待遇,钱学森历经艰辛终于冲破美国阻挠回到祖国,而这几乎是当时中国原子弹研究工作者的普遍现象。他们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放弃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在同学们不解的眼光中回到中国,来到艰苦的罗布泊,只为让中国崛起。

中国的科学家们是一群可敬而可爱的人,即使在艰苦的环境当中,他们依旧能苦中作乐。原子弹研制工程需要绝对保密,原子弹是最高的军事机密,一切活动都需要采用密语的形式。装有原子弹的容器与梳妆台很像,而上面连接的数十根雷管很像是女士的头发,所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被称为“邱小姐”。这个名字不仅是一个外号,一道密语,它还寄托着研制小组对它的感情。在科学家们眼中,它就像是自己的爱人与女儿一样,而他们将自己一生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它。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罗布泊发出了惊雷般的巨响,大漠上空升起一朵蘑菇云。在众人紧张的期待下,测量结果出来了,两万吨当量,所有人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士兵们挥舞着双手,许多人喜极而泣。所有人的努力与付出,没有白费,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我国横空出世的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与它背后的“中国脊梁”

美国与苏联得知以后,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他们不相信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可以研制出原子弹。在外国人眼中,”邱小姐“可谓横空出世。其实哪有什么横空出世,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背后,是无数工作者艰辛的付出,正是他们这些”中国脊梁“的无私付出,中国才能真正的挺起腰杆子,重新屹立于民族之林,中国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发展才终于有了保障。所有参与核武器工程实验的工作者和官兵们,都是新中国的英雄,他们的付出与伟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