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死!秦始皇“羽化飛昇”之謎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這個已經死了兩千年的男人,如今依然站立在中國歷史皇帝金字塔的頂端。

他沒死!秦始皇“羽化飛昇”之謎

秦始皇或許並沒有死。

自從1974年發現兵馬俑之後,圍繞其問題與爭論就層出不窮,不過大多數比較一致的看法都認為: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是為了讓在他死後在陰間能夠繼續享受生前的權力和輝煌所建造的。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他沒死!秦始皇“羽化飛昇”之謎

我們知道,人殉是古代封建社會一種非常殘忍的殉葬制度,在安陽殷墟發現了十幾個大大小小的陪葬坑,裡面活埋有將近5000人,這些人均是當時權貴的僕人奴隸以及親屬,那是人殉最為鼎盛的時期,後來因為人殉實在太過血腥,連封建統治者們都覺得有些殘忍,才慢慢減少了殉葬的人數,改而用陶俑代替。而到了秦始皇時期,更是將模仿人形的陶俑殉葬方式發揮到了極致,他在地下為自己建造了龐大的“陰間軍隊”以繼續維持他的統治。那麼就產生了疑問,在那個生產力並不那麼發達的秦朝,秦始皇為何要花費39年時間,從生前到死後,建造這樣一個龐大王朝呢,難道真的僅僅是為了維護自己帝王的尊嚴,保持自己在“陰間”的統治嗎?

西漢思想家朝方思志所著的《先秦錄》中曾記載過這樣一段話:“始皇信卜者言,墜不往復,豈而求全體膚,祿之往也。又曰生死其道,在陰陽之術中矣。”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說,秦始皇聽信了卜卦算卦人所說的如何超脫生死之外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能夠永遠活在陽間(吃陽間的俸祿),他相信生死之間的道理,在陰陽秘術中。

所以秦始皇在位期間,曾經五次尋訪名山,求取成仙之道以及長生不老之果。但那傳說中能夠使人長生的仙家寶物乃是神仙所有,始皇帝始縱然威名震天,殺伐果斷,但終究來說還是一介凡夫俗子,又豈能真的尋著寶物,達到那卜卦者說的“墜不往復”之境?在《先秦錄》上記載了始皇帝在求長生之路上遇見的另一件怪事。

“尋至半旬有餘晝日忽起明滅色,眾人馬匹皆驚,聖顏具泰然自安,是以一鶴髮童顏老者落至近前,喚林中一敘。”這段話就很好理解了,在秦始皇尋訪求仙大概半個月左右時,天空上突然白日驚雷,所有人馬嚇的不輕,只有秦始皇面不改色,過了一會,一個長著花白頭髮,小孩模樣的老者飛到秦始皇近前,邀請他到樹林中談話。

他沒死!秦始皇“羽化飛昇”之謎

與這鶴髮童顏之人談話之後,秦始皇便回咸陽大肆修建地下陵墓,並且建造了數以萬計的兵馬俑,這些兵馬俑皆是陶俑所著,不屬陰陽兩屆,不墜輪迴六道(當然,當時並無此說法,這是當代人所理解),能夠為秦始皇的羽化飛昇提供所謂的“動力和能量”。

秦始皇一生都在求長生不老之果,五次出巡訪遍名山,如果不是知道些什麼,看到過什麼,又豈會對長生不老之事如此渴望。根據正史記載,秦始皇在第五次外出途中,突發癲癇,頭部撞柱而死,又有傳言說他被刺客殺死,總之秦始皇死亡原因,一直到今天都是一個解不開謎題,而我更相信,他是在自己的地宮中坐化而亡,以達到他“羽化飛昇”長生不老甚至成仙的目的。

公元前206年,項羽殺入咸陽,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同時也打開了秦始皇的地下陵墓,但只是匆匆一撇便寒意驟起,忙讓手下人一把火將其焚燒。能逼得霸王項羽如此害怕的,大概是因為秦始皇陵墓中有些讓他“無法理解”的東西。

如果秦始皇來到現代,來到兵馬俑博物館,看著坑中自己的士兵,定當老淚縱橫:“士兵們,你們的皇帝回來了!”

他沒死!秦始皇“羽化飛昇”之謎
他沒死!秦始皇“羽化飛昇”之謎

回過頭來說,縱使如秦始皇這樣的千古一帝,也終有死亡的一天,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是否應該將生死看的更為通透一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