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娄店的历史变革

写在前边的话:在鲁中大地上,生活着一个将近五万之众的王姓大家族,那就是孙娄王,孙娄王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名门望族,有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是每个孙娄王氏子孙引以为豪的祖先功名,清末民初,孙娄王氏22代孙王若鈺是黄埔军校保定分校的教授,曾为蒋介石讲过课。受文章作者王内祥先生之托,将其系列佳作上传头条供大家欣赏

孙娄店的历史变革

本图片为网络图片

一 孙娄店的历史变革

王内祥

孙娄店,位于古齐都临淄城西南十二华里处,既今临淄区政府驻地辛店城区的西北部(齐兴路以北,齐盛路以南,杨坡路以西,石化路以东),是临淄区中部最大的一个村庄, 20世纪80年代末时,孙娄庄街道、房屋、林园等占地面积1300多亩,住有村民一千六百余户,四千五百多人,划分为东、西、南三个行政村管理,村庄周围有耕地五千余亩。庄北面耕地1500米左右处与耿王村相连,庄东北千米耕地边是合里村、庄东南2千米耕地边与相家庄耕地相接,庒南的耕地1500米左右到临淄大道,与东高、西高、朱营村的耕地为邻;庄西耕地中有一条南北方向的辛店城区最西边的“一诺路(今石化路)”相接的博临(临淄至博兴)公路。公路西的耕地与高娄、郑王村相接。庄北耕地分布在博临路两旁,一直延伸到济青(济南到青岛)高速公路两侧,再向北百米左右与凤凰镇老王庄和朱家屯的耕地相邻。整个村庄和耕地范围南北4千米左右(南自临淄大道以南,北至济青高速路之北),东西3、5千米之多(东自中轩路,西至高娄村东400米和朱营村北里许)。

孙娄店,历史悠久,唐朝时由孙氏在古齐国的“娄邑城”废虚上立庄,初营旅店,故得名孙娄店。庄内“天齐庙”中有宋元佑元年“八楞碑”,上刻“临淄城西十余里孙娄店、、、”。明清时期,九条小溪会聚在庄南清水湾内,湾内之水西流折北而去,经安合、桐林等地流淌到淮阳城,向西汇入溡水(乌河)。此水既“ 澅(huai)水”,源之孙娄南壑,所以孙娄店称澅为 水之源—澅 源,是溡水源头的重要组成部分。

溡源地域的孙娄店,是春秋战国前期“袁娄邑”的旧址,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殷商时期,此地域为“澅国”,有姜姓逢伯陵氏族居于此,殷商末年,有薄姑氏居住在这里,周朝时期,封姜尚建立齐国,临淄为都,该地域属齐国管辖,为“袁娄邑”,春秋战国时期被毁。秦朝此地域属临淄县管辖,自秦以后一直到隋朝此地域没有村庄和城邑。自孙氏唐朝在此地立庄以来,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临淄地域内一个建庄较早的村庄。自唐至清朝,临淄县属青州(益都)府管辖,还多次并入益都县。元朝末年,琅琊王氏25代族裔王全,自益都黄龙山阴之郭庄迁来孙娄店著籍,子孙繁衍绵绵,至明朝中叶,王氏已成为村中的大族户,孙娄店已成为临淄西部的一个较大的村庄,是政府基层乡社管理驻地。具民国临淄县志载,明嘉靖四十四年临淄县设四乡七店,孙娄店属端智乡,辖徐姚、孙娄、高留等十个村;清康熙十一年,临淄设五乡八十九社,孙娄店仍属端智乡是乡镇政府驻地;中华民国时临淄设东西南北各十社,孙娄店属南八社,辖耿王庄、郑王等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娄店属清河专区临淄县孙娄区(后改为牛山区、三区)。1950年临淄县划归淄博专区,1953年临淄县又归属昌潍专区,1958年2月设立乡镇。孙娄店为溡源乡驻地,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归辛店公社,1965年辛店公社改为孙娄公社,原辛店公社的辛店街、单家庄等七个村成立辛店公社,1970年临淄县划归淄博市。1970年3月孙娄公社的管辖的辛店南部的山王庄,安里、渠村、王朱等9个村划归辛店公社,大武地域的高家庄等4个村划归大武公社,至此孙娄公社辖41个村队:东至淄河岸边的尧王、官道村,西到乌河岸边的大杨、杜家、王家庄,孙娄店是公社驻地。1984年恢复乡镇,1990年将孙娄公社所辖村队,划成永流和孙娄两个乡,孙娄乡辖22个自然村,孙娄店仍为乡政府驻地。1992年孙娄乡改为孙娄镇,2001年将孙娄、永流两镇合并,划归临淄城区稷下街道办管辖至今。

现在的稷下街道区域东自淄河西岸尧王、管道开始,向西经临淄城区,西到乌河岸边,东西十几公里;南北3公里左右,辖有官道、魏家、尧王、东孙、西孙、赵家、陈家、商王、范家、永流、徐家、刘家、合里、耿王、孙娄东、西、南三村、郑王、高娄、南安、东安、西安、王家、韩家、杜家、孙营、程营、朱营、槐行、闫家、董褚、小杨、大杨等33个村和金茵、稷中、鞠源、盛都、瑞泉、齐都花园、齐都芳苑7个居民生活区。(原来的孙娄乡镇(公社)管辖地域最大时,管辖58个村队,西部的乌河源头处的矮槐、毛托、于家三个村划归辛店街道;中部的石鼓、张家、相家、东高、西高5个村已成为临淄城区,改为居委会)。

一千多年的沧桑变迁,孙娄店这个村庄由小而大,人口由少而多,现已发展成四千多人的临淄中部第二大村庄,其中王姓族人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孙娄店发展到清朝中期已成为千余人的大庄,行政管理分东、西、南三个街头,东街大一些,南街最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分三个街管理。1955年实行农业合作化制度,从互助组开始,接着三个街分别成立了初级社,57年又组建高级社,东街与合理庄组建成“五一社”,西街和郑王村组建成“同心社”,南街与东、西高留村组成“三合社”,村民在组成的社内参加集体劳动,衣食住行靠集体。58年乡镇成立人民公社,孙娄店的三街成为东、西、南三个生产大队,东街大队辖九个生产队(63至65年东街曾分成三个大队),西街辖七个生产队,南街辖三个生产队。自55年农业合作化,到成立人民公社,土地都是集体耕种,村民称社员,靠争工分吃饭。直到1984年才政社分开,又变为乡村建制,社员改称村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承包给村民耕种,村民的衣食住行靠自己。跨入21世纪后,孙娄店被划为临淄(辛店)城区,为稷下街道的三个居民村。近十几年来,东村也按规划开始建设“阳光康城(永安花园)”居民小区,现已建成居民楼八栋,三分之一的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楼。南村也已建成新的居民小区,三分之二的村民搬入新居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南村建成了8栋楼房尚有4栋在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村民都搬进了新居。

近几年来,三个村的党政领导班子,在上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对旧村改造,土地使用,环境整治都做出了全盘规划,绘制了发展的宏伟蓝图,不久的将来,孙娄店的村民即将成为城镇居民,过上殷实、和谐、幸福的小康生活。

2016年8月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