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调查取得重要突破:维生素E被视为导致电子雾化病罪魁祸首

​蓝洞新消费报道,11月9日消息,据CNN与Blogspot综合报道,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说法,在四氢大麻酚和其他电子雾化产品中使用的一种添加剂维生素E醋酸盐可能是导致美国电子雾化相关肺部疾病爆发的罪魁祸首,这与数十人死亡有关。

CDC调查取得重要突破:维生素E被视为导致电子雾化病罪魁祸首

维生素E醋酸酯是一种浓稠的物质,与蜂蜜的稠度相似,一些非法的制造商使用雾化液体来稀释产品,以减少所需添加的活性成分。

CDC首席副主任Anne Schuchat博士说,尽管有必要进行更多的测试,但她认为这是该机构调查的最新突破。

舒查特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些新发现意义重大。我们发现了一个强大的罪魁祸首。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说,还有更多工作要做,它正在继续测试各种化学品。

舒查特说,这不排除其他可能的因素。可能有多个原因。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说,测试发现,在10个州的29名患有与电子雾化相关疾病的患者中提取到了维生素E醋酸盐。在28名患者中的23名患者中检测到了大麻植物的主要精神活性成分四氢大麻酚(THC)或四氢大麻酚。在26位患者的标本中有16位检测到尼古丁代谢物。

blogspot总结称,这一发现确实代表了一项重大突破,其原因有四个:

1.在病例患者的实际肺组织中检测到维生素E醋酸酯油。

2.在这29例患者的每一个肺组织样本中都检测到维生素E醋酸酯油。

3.样本来自10个不同的州,确认爆发似乎是一个共同的原因,而不是地理差异。

4.在其肺部样本显示维生素E乙酸的患者中,有三例报告仅使用含尼古丁的产品,因此证实存在明显的漏报,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约11%的患者未报告有电子雾化THC。

blogspot分析称,这是重要的,因为尽管并非所有病例患者都承认使用THC,但在肺部发现维生素E醋酸盐基本上证明了他们确实在使用THC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撒谎,因为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他们在电子雾化什么产品,尤其是因为这些产品大多数是在黑市上购买的,或者是从朋友或经销商那里获得的。

在新闻发布会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詹姆士·皮克尔(James Pirkle)医生说,醋酸维生素E进入肺部时非常粘。

皮克尔说,某些样品中不存在四氢大麻酚是很正常的,因为它可以更快地离开肺部。他补充说,在28位患者的82%的样本中,THC是值得注意的。

9月,纽约卫生官员将严重的肺部疾病与含大麻的电子雾化产品中的维生素E醋酸盐联系起来。当时,调查人员说,这是该州对疾病的调查的重点。

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莫在周五的声明中说,尽管从一开始就没有找到确定的原因,但如果你不吸烟那就不要吸烟。

在调查完成之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人们不要在THC中使用所有雾化产品,无论人们在哪里购买。调查发现,患者使用的许多此类产品都是在线购买的,或者是通过朋友或家人而不是通过电子烟商店或获得许可的THC药房收到的。

维生素E用于多种产品中,例如乳液和补品,但CDC表示,将维生素E涂在皮肤上或将其吞入药丸中以及吸入油性维生素有很大的不同。

伊利诺伊州公共卫生部首席医学官兼州流行病学家詹妮弗·莱登(Jennifer Layden)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她所在的州,他们发现了大多数患THC的病人,并且他们的材料来自非正式来源。

她说,在伊利诺伊州,他们没有与该州的医用大麻计划有关的任何病例。

截止到11月5日,除阿拉斯加外,每个州都报告了2051例电子雾化相关疾病。各州至少报告了40例死亡。

附blogspot分析:

在这一点上,现在是时候让国家决策者和政客立即停止将这次爆发与青少年电子烟使用问题混为一谈了。现在是所有决策者、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的时候了,立即停止声明或暗示合法的含尼古丁电子液体与爆发有关。

在这一点上,很明显,已经发布了禁止电子烟或调味电子烟的紧急法规的州没有理由为此目的使用其应急禁令,因为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商店购买的电子烟产品与爆发无关。尽管卫生部门的官员可能会争辩说,电子烟禁令的设计旨在解决青少年吸烟问题,但该问题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紧急情况”,因此这些州的行政部门正在滥用其权力。从本质上讲,这些州以爆发为借口实施了电子烟产品禁令,而绕开了立法程序,这些禁令现在都应该被废除。

最后,每个州都应该发布明确,明确的声明,指出爆发是由于使用THC造成的。号召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应立即停止使用THC产品,除非这些产品是从药房合法获得的,可以验证产品中没有维生素E乙酸酯油。

请注意,尽管仍然有可能,但这仍然不能证明是维生素E乙酸酯油本身引起了疾病,也可能是维生素E醋酸酯油中含有一种污染物,该污染物会引起化学呼吸道毒性,还可能存在于假冒和掺假的尼古丁电子液体,因为非法制造商或交易商可能会向其他合法产品中添加维生素E醋酸酯油,或将被污染的产品隐藏在看起来合法的包装中,但实际上是假冒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