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銀行因7524元被罰130萬元!資產質量承壓 "掉隊者"何以破局?

華夏銀行因7524元被罰130萬元!資產質量承壓

ID:BMR2004

為了芝麻,丟了西瓜。

10月31日,因為向關係人發放信用貸款等違法違規行為,華夏銀行(600015.SH)廣州分行收到了來自廣東銀保監局下發的1張行政處罰決定書,違法所得7000餘元被沒收,並處罰沒合計130.75萬元。

華夏銀行因7524元被罰130萬元!資產質量承壓

事實上,此罰單已經是華夏銀行年內收的第18張罰單,罰款合計1105萬元。

從近日股份制銀行三季報來看,在強監管風暴的影響下,各家股份行的風控力度明顯加大,資產質量改善取得顯著成效。然而,華夏銀行繼續“掉隊”,不良率提高0.03個百分點。

而從業績方面來看,在九家上市的股份制銀行中,華夏銀行的營收、淨利潤均位居倒數第二,僅高於即將回A的浙商銀行。

華夏銀行因7524元被罰130萬元!資產質量承壓

華夏銀行因7524元被罰130萬元!資產質量承壓

事實上,如今的華夏銀行不僅接連從股份行掉隊,在淨利潤收入更是被城商行第一梯隊的北京銀行反超,而上海銀行也於一季度趕上其步伐。

華夏銀行因7524元被罰130萬元!資產質量承壓

(資料來源:《商學院》根據公開數據整理)

面對業績表現、風控管理問題及行業變局,華夏銀行如何實現其官網提到的“大而強”、“穩而優”?未來之路又該怎麼走?

華夏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商學院》記者採訪時表示:“下一步,我行將進一步加快改革轉型步伐,堅定推進經營體制機制改革、風險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以財富管理體系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零售金融轉型,加快推動金融科技戰略實施。根據國家戰略部署以及各項政策要求,研究建立推動協同的體制機制,加快業務發展,積極應對資產質量、市場競爭等多重壓力,深化結構調整,紮實推動經營質效提升。”

頻頻違規被罰,資產質量承壓

如前文所述,10月31日,銀保監會官網顯示,華夏銀行廣州分行因違規放貸收到監管罰單。

處罰信息顯示,華夏銀行廣州分行受罰是因向關係人發放信用貸款,還有向關係人發放擔保貸款的條件優於其他借款人同類貸款的條件。廣東銀保監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決定沒收違法所得7524元,對華夏銀行廣州分行處以罰款130萬元。

這已是華夏銀行年內收的第18張罰單,罰款合計1105萬元。華夏銀行何以屢屢遭罰?是明知故犯還是管理漏洞?

對此,華夏銀行方面表示:“近幾年來,監管部門不斷加大監管力度,對金融市場亂象開展了一系列的治理活動,在‘強監管、強問責’的態勢下,對金融機構的處罰已成為常態。銀保監會官網公佈信息顯示,2019年以來已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處罰5.82億元,我行監管處罰為0.1億元。”

對於監管的處罰,華夏銀行方面表示:“對於監管處罰,我行非常重視,在各項工作中不斷強調、強化合規意識,在全行樹立起了合規與經營同等重要的理念。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厚植文化,提升合規經營意識。進一步牢固樹立合規是經營發展的生命線的理念,在全行範圍內開展‘合規管理提升年’活動。通過傳播與溝通合規價值觀,增強全行員工知規、執規、守規意識,堅守風險底線,築牢合規防線,切實做到依法合規經營。二是重點管控,強化系統性整改。針對銀保監部門的處罰問題,全行堅持整改‘三不放過’原則,深入查找問題成因,有針對性的制定整改方案,確保問題全面整改、徹底整改。三是編制案例,加強合規警示教育。開展案件警示教育活動,通報我行近年案件風險情況,深刻剖析違法違規典型案例產生的原因及危害,以案為鑑、以案代訓、以案促改,教育全員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促進相關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10月30日,隨著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最後“交卷”,包括平安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浙商銀行在內的九家上市股份制銀行前三季報悉數披露完畢。

其中,前不久剛獲得A股IPO批文的浙商銀行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335.77億元、110.61億元。儘管浙商銀行業務規模不及其他八家股份行,但報告期內該行營業收入增速達到24.1%,在九家上市股份行中處於首位。

從業績增速來看,華夏銀行營業收入618.79億,增速達到22.23%,但其淨利潤152.44億,同比增長5.04%,淨利潤增速在九家上市股份行中處於末位。

事實上,華夏銀行在全國上市股份銀行中業績增速一再“墊底”,不僅如此,淨利潤收入更是被城商行第一梯隊的北京銀行反超,而上海銀行也於今年一季度趕上其步伐。

此外,過去幾年,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持續上升。2013年至2018年,華夏銀行的不良率分別為0.90%、1.09%、1.52%、1.67%、1.76%、1.85%,連續六年攀升,資產質量承壓。

華夏銀行因7524元被罰130萬元!資產質量承壓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華夏銀行不良貸款率1.88%,較上年末增長0.03個百分點,為九家上市股份行中唯一一家不良率上升的銀行,且不良率位居九家上市股份行首位。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期末不良率分別為1.76%、1.72%、1.68%、1.67%、1.55%、1.54%、1.19%,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16、0.05、0.07、0.09、0.02、0.05、0.17個百分點。

事實上,正是受到撥備計提的拖累才導致華夏銀行營收高增沒有帶動業績超預期。據三季報顯示,華夏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48.13%,在股份行中處於較低水平。對比之下,招商銀行撥備覆蓋率達409.41%,較上年末提升51.23個百分點,為九家股份行中最高。

廣發證券研報認為,2019年前三季度,華夏銀行的營收、PPOP(撥備前利潤)保持高位增長,但由於不良暴露壓力較大,撥備水平相對較低,撥備計提拖累業績增長。

同時,廣發證券預計華夏銀行不良壓力仍存:“撥備支出方面,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年初公司不良貸款加速暴露,雖然二、三季度有所回落但不良新生成率仍處於高位,同時監管也在不斷強化,預計不良生成和處置力度將繼續加大,考慮到公司撥備充足情況處於同業較低水平,預計後續撥備計提壓力仍然較大。”

對於不良資產率及不良資產處置問題,華夏銀行方面表示:“過去幾年,經濟下行壓力給銀行業帶來的資產質量問題仍處於消化解決階段。今年,我行加大了問題貸款清收處置力度,做實資產質量。未來,我行還要持續加大處置力度,繼續加快解決資產質量問題,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如何破局?

說起銀行,業內流傳過這樣的段子:零售看招行,同業看興業,小微看民生、科技看平安。相比之下,不溫不火、不好不壞的中庸風格似乎成了華夏銀行的特色。這種“缺乏特色”的問題也得到了某銀行風控人士的認同。

據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底,該行貸款總額為17798.05億元,同比增長15.75%。其中,貸款主要投入對公業務。企業貸款佔比顯著高於其他上市股份行。這也讓華夏銀行錯過了股份制銀行前幾年的同業盛宴。在上半年財報中,該行表示“確定以零售業務做為全行發展轉型的突破口”,未來估計也會追趕零售大軍。

對於零售轉型的規劃,華夏銀行方面表示:“下一步,我行將持之以恆,堅持加快零售轉型發展的戰略引領,強化協同聯動和完善工作機制,持續推進零售業務規模做大、佔比提升、貢獻提高。”

為什麼華夏銀行掉隊了?

歸根結底,在近些年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華夏銀行動作太慢,風格又過於保守。在一位銀行風控人士看來,作為一家全國性股份行,華夏銀行的靈活性遠不及民生、浦發、平安等銀行。無論是零售業務大風口,還是金融科技創新,華夏銀行的佈局既緩慢,又缺乏特色。

眾所周知,華夏銀行與首鋼之間關係密切。據2019年三季報顯示,目前,華夏銀行前三大股東分別為首鋼集團、英大國投、人保財險,分別持股20.28%、19.99%、16.66%。

華夏銀行因7524元被罰130萬元!資產質量承壓

(資料來源:華夏銀行2019年三季報)

從2019半年報來看,今年上半年,華夏銀行向關聯公司發放的貸款餘額為人民幣122.3億元,佔該行貸款總額的0.69%。截至2019年6月30日,該行對首鋼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關聯交易授信餘額(不含關聯方提供的保證金存款以及質押的銀行存單和國債金額)為137.74億元,仍佔大頭。

華夏銀行因7524元被罰130萬元!資產質量承壓

(資料來源:華夏銀行2019年半年報)

上述銀行風控人士認為,“華夏銀行是首鋼發起的,早期國有企業氛圍很濃,等級觀念較強。制度體系健全,穩健為主。另一方面就是在擴張市場規模時阻力較大,流程繁瑣,導致產品、管理、技術等創新不足。因而在應該快速擴張的時候,沒有把握好機會。”目前,首鋼對華夏銀行的絕對影響力仍可見,“國有控制權過強,限制了華夏銀行的市場化進程與經營靈活性。”他補充道。

2019年是經濟轉型的關鍵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作出部署,主張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而商業銀行作為金融體系中的重要力量,那麼,合規、高質量發展,成為商業銀行發展的關鍵詞。

同時,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腳步加快,更多實力雄厚的外資金融機構開始深耕國內市場,這無疑對國內銀行業的形成挑戰。

內外挑戰之下,變局之中,如何迎頭趕上、精進業務、不斷創新、合規發展,則成為打造“大而強”“穩而優”現代金融集團的基礎,也是華夏銀行破局的關鍵。

對於如何改革,華夏銀行方面表示:“下一步,我行將進一步加快改革轉型步伐,堅定推進經營體制機制改革、風險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以財富管理體系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零售金融轉型,加快推動金融科技戰略實施。根據國家戰略部署以及各項政策要求,研究建立推動協同的體制機制,加快業務發展,積極應對資產質量、市場競爭等多重壓力,深化結構調整,紮實推動經營質效提升。”

對此,《商學院》也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