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和一间书店长达19年的书信通话——《查令十字街84号》中藏着哪些隐秘的暗语?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35期,原文标题《相遇在》,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当海莲写下《查令十字街84号》的时候,她一定没有想到,这将促成多年后两个人的跨国友谊。

记者/陈璐

一个作家和一间书店长达19年的书信通话——《查令十字街84号》中藏着哪些隐秘的暗语?

海莲· 汉芙

“爱书人的圣经”

几年前,当我终于有机会踏上伦敦街头时,突然对《查令十字街84号》中的那段话语有了深刻的认同:“人们到了英国,总能瞧见他们想看的。”

狄更斯写下《雾都孤儿》的道提街48号住宅、伍尔夫和T.S.艾略特以及E.M.福斯特等人聚会的戈登广场、夏洛克·福尔摩斯居住的贝克街、给帕丁顿起名字的车站、开往霍格沃滋魔法学校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你看得越多,就能发现越多,收获乐趣。

这使我不禁更容易理解了来自美国、酷爱英国文学的海莲·汉芙(Helene Hanff),为何执着于要从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购买图书,并以书信的方式,与之维持长达19年的友谊:如此,她便与这座自己魂牵梦绕的城市,建立起某种牢固的联系,让她可以在朋友拜访书店时感慨,老天竟任由你饱览遍逛“我的书店”。

海莲是居住在纽约的穷作家。1949年10月,她看到《星期六文学评论》上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刊登的广告,上头写到他们“专营绝版书”,便给书店寄了一份清单,上面列出了她在纽约买不到的书籍,并表示,“如果贵店有符合该书单所列,而每本又不高于5美元的话,可否径将此函视为订购单,并将书寄给我?”

书店的采购经理弗兰克·德尔(Frank Doel)处理了这份订单,他回信道:“敝店很荣幸能为您解除三分之二的困扰。”带着一种英国绅士的含蓄和优雅,在信件开头称海莲为“亲爱的夫人”,并签名“FPD敬上”。不过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太久。海莲笔调辛辣幽默,在第二封信中,致谢的同时她以一个PS结尾:“我希望在你们那边,‘夫人’的意思和我们这边指的是两码事。”在某些场合,夫人也有老鸨的含义。

于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英国文学的渴望,海莲与书店之间一场长达19年的书信通话就此开始。信件的称呼逐渐由拘谨的先生、夫人变成亲昵的弗兰克、海莲,内容也从对书籍的讨论延展到了工作、生活。她甚至开始给书店的各位员工邮寄物资,时值“二战”后重建期间,英国连粮食都采取了配给制度,海莲找到了一家专门从丹麦往英国寄送补给的公司,不定期地为他们寄去火腿、鸡蛋等物品。19年间,她不仅和弗兰克本人,也与书店的其他员工,以及弗兰克的妻子和孩子,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是的,友谊。《查令十字街84号》曾在1987年被搬上银幕,有次我突然想起来要看的时候,才发现弹幕中不少人设想海莲和弗兰克之间早就有了一种未被戳穿的暧昧情愫,然而我不喜欢这样,仿佛男女之间就不能拥有以书会友的可贵友情。

这本书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当海莲第一次收到马克斯与科恩书店邮来的书时,她回信写道:“斯蒂文森的书真是漂亮!把它放进我用水果箱权充的书架里,实在太委屈它。我捧着它,生怕污损它那细致的皮装封面和米黄色的厚实内页。看惯了那些用惨白纸张和硬纸板大量印刷的美国书,我简直不晓得一本书竟也能那么迷人,光抚摸着就教人打心里头舒服。”

这太容易引起爱书之人的共鸣了。每个喜欢书的人应该都有过同样的经历和感触,新书总算买回来了,连拆封都成为一件神圣的仪式,不容人随意染指。而如果这本书足够的漂亮和珍贵,在反复抚摸,爱不释手之余,总归是觉得放在哪里都不太合适。

读书该有的仪式感也被海莲形象地提及。一本首版的《大学论》,“光可鉴人的皮装封面,古雅的烫金书名,秀丽的印刷铅字”,让海莲不禁浮现出竟然让它委身于纽约一间寒酸破公寓的罪恶感,毕竟,“它实在应该置身于英国乡间的一幢木质宅邸,由一位优雅的老绅士坐在炉火前的皮质摇椅里,慢条斯理地轻轻展读……”

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通信的19年,显然为海莲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快乐,这使她与精神上的故乡找到了链接。然而直到1969年1月,海莲收到了书店秘书的来信,被告知弗兰克已于1968年年底去世,她都没有机会拜访这间“我的书店”。伤痛之余,海莲在征得了弗兰克的妻子诺拉的同意后,将他们之间的书信整理出版,却未料到广受好评,这才在英国出版商的邀请下得以造访伦敦。而此时,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却已经关门了。

一个作家和一间书店长达19年的书信通话——《查令十字街84号》中藏着哪些隐秘的暗语?

美国女演员安妮·班克罗夫特在电影《查令十字街84号》中饰演了海莲·汉芙(IC fotoe供图)

一段隐秘的暗语

像每一个曾在《查令十字街84号》中收获过感动的读者一样,我前往了查令十字街,试图一探究竟。被伦敦生活所吸引的人,都知道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厌倦了伦敦,那他也就厌倦了生活,因为伦敦有人生能赋予的一切。”而如果看了《查令十字街84号》,便又会记住他说的另一句话:“人类生活的潮流尽在查令十字。”

曾经书店云集的查令十字街如今车水马龙,是伦敦市区的繁华地带,充满着商业化的气息,并不太容易再找到几家二手书店。当我终于找到84号的门牌时,发现这里现在已经改造成为了一家餐厅,只有墙壁上悬挂的圆形铜质的标牌,还记录着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旧址,因为海莲·汉芙的书而闻名天下。”

尽管早有准备,但也仍难掩心中思绪万千,导致我可能在门前驻足时间过长,竟然引起了一位同样来拜访84号旧址的韩国姐姐的注意。她主动向我搭腔,询问我是否也是因为《查令十字街84号》特意来到这里。

她名叫Min-young Kim,34岁的她比刚开始写信时的海莲大上一岁,在一家位于首尔的日企工作,这次休年假独自来到英国,第一站便直奔到查令十字街84号,因为这本书让她收获了“与英国文学接触的机会”。我能理解她这句话的意思。在海莲和弗兰克通信的过程中,他们提到了无数作家,很多人都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读了里面提到的不少作品。

我们在附近的咖啡馆一起喝了杯咖啡,分享了许多关于书籍的共同话题:比如我们都和海莲一样喜欢高耸直抵天花板的书架,无法允许随便撕毁一本书,却又觉得应该定期清理掉没有价值的书。并且,她告诉我自己最近迷上了科幻文学,正在读《发条女孩》。

两天后,我收到了Min-young发来的消息,问我要不要一起去约克,尝尝《查令十字街84号》里提到的约克郡布丁是什么味道。这是海莲娜为了给她的英国邻居布莱恩庆生,向塞西莉要来的一种英国传统料理配方,塞西莉在信中描绘道:“总之,一个大功告成的约克郡布丁应该会蓬松得高高的,表皮焦脆,当你切开它时,会发现里头其实是空心的。”反正闲来无事,我欣然应允,也想借此机会去瞧瞧约克的肉铺街,那是《哈利·波特》里专卖魔法道具和书籍的对角巷的原型。

抵达约克的时候已近傍晚,我们入住的旅社就在肉铺街附近。肉铺街有着狭窄的巷道、歪歪扭扭的小房子,令人瞬间穿越到了魔法世界中。而一个身穿中世纪警察服饰的男子,正腆着肚子站在巷子的入口处向围聚在周围的游客讲解这里曾经肮脏的历史。

因为还不是很饿,Min-young提议要不要先去乘坐幽灵巴士。约克不仅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奇迹——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乡,也是英国有名的“鬼城”,大名鼎鼎的吸血鬼小说《德拉库拉》,许多场景便取材自约克。所谓的幽灵巴士是一辆来自上个世纪60年代的双层巴士,它被营造得气氛十足,古典主义的两人对桌,上方悬挂着一盏幽暗的油灯,伴随着沿途幽深昏暗的古老街道以及旧世纪建筑的窗口里一闪而过的白色身影,颠簸前行,着实让我们体验了一把约克的鬼怪气质。

游览结束后,在一条离肉铺街不远的小巷中,我们找到了一家专卖约克郡布丁的“深夜食堂”。饥肠辘辘的我们等来了海莲形容的“高高鼓起、松软细致、入口即化的特大号烤饼”,酥松的外皮一戳就破,露出了淋上特调肉酱汁的牛肉,再搭配着绵密薯泥,在黑暗料理界的英国,真是难得的美味。

说来也是奇怪,两个全然不认识的人,在异国他乡结伴而行,起因只是从一本书开始的攀谈。而且,这份突如其来的友情并不短暂,我们至今保持着通信,虽然没有书中那般浪漫,却更得益于现代通讯的快捷。无怪乎海莲在书的最后说:“如果你刚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这句话,也确实成为书友们的隐秘暗语。

一个作家和一间书店长达19年的书信通话——《查令十字街84号》中藏着哪些隐秘的暗语?

《查令十字街84号》

《重返查令十字街84号》[美]海莲·汉芙,程应铸译,南海出版公司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