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雜談|中國黃帝紀年,你知道多少?

文化雜談|中國黃帝紀年,你知道多少?

現在世界通用的公元,大部分人都知道這是西方紀年法,即基督紀元,又稱西曆、西元,規範版本是《格里曆》,以耶穌基督誕生的那一年為紀年法,最早是以“主前”“主後”來區別的,後來廣泛使用,學者多稱為公曆、公元。

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宣佈採用公曆為國曆,公元紀年與民國紀年通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佈公曆、公元為人民共和國紀年法。

文化雜談|中國黃帝紀年,你知道多少?

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

公元紀年法至今也才2000年出頭,何況現代西方考古證明耶穌約出生於公元前4到2年,也就是說,公元紀年法的本意,是以耶穌出世為紀元,但是它本身並不準確。

我們中華民族,可是有著“五千年文明史”,即使是考古所證明的“商朝後期開始的中國歷史”,也足足有3300年。為什麼不使用中華民族自己的紀年法呢?

文化雜談|中國黃帝紀年,你知道多少?

天皇氏

先來說一下我們中華民族的干支紀年法了。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葵,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組成一個甲子,每甲子六十年,如此循環,從無差錯,中國在確定春秋、周朝君主的在位時間,就是通過天干地支的甲子往上不斷循環來推的。

傳說天干與地支乃是天皇氏兄弟十人發明的(生活於距今6200——5700年前,比伏羲氏、女媧氏還要早),而地皇氏兄弟十一人則確定了日月、三辰、一年十二個月,一月三十天這樣的紀年法。

文化雜談|中國黃帝紀年,你知道多少?

地皇氏

而中國最早有考古資料的的干支紀年,從商代已經開始了,如歷代商王名諱:太丁、太甲、盤庚、武丁、帝辛(紂王)等等,干支甲子紀年法,與一天十二個時辰的劃分,一直使用到近代辛亥革命,即使進入新中國,仍保留甲子紀年法於農歷上,方便中國農民根據曆法判斷農時。

再來說一說黃帝紀年法,黃帝紀年法大概是辛亥革命前後,為了反對清朝的皇帝紀年,於是由宋教仁等學者根據《皇極經世》等書籍來推的,結果推出了4600多年,因此約為5000年,自此誕生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說法。道教歷,農曆皆採用此歷。

文化雜談|中國黃帝紀年,你知道多少?

黃帝紀年

但是黃帝以後的五帝,皆是傳說人物,前後跨度七八百年,如黃帝在位100年,顓頊在位78年,帝嚳在位63年,帝摯在位9年,帝堯在位

100年,帝舜在位50年,帝禹在位8年,其中只有帝摯和帝禹符合正常邏輯,其他的顯然都是誇張化的描述。而考古上的夏朝,至今仍在爭論。

假設此歷準確,則不免要滿足兩個標準,即世界範圍性和使用人數。

格里高利曆雖然顯然被證明公元1年並非耶穌誕生的那年,然而它有強大的宗教基礎基督教,有21億的信徒,分佈242個國家,已經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文化雜談|中國黃帝紀年,你知道多少?

伊斯蘭曆

按照這個標準,排在第二位的是伊斯蘭教的15億人,分佈在五十多個國家,他們用的是希吉來歷,中國稱回曆。

而中國滿足這個標準的,是儒家的孔子紀年,儒家並不是宗教,但信徒也有一兩億人,影響範圍中國及周邊國家十幾個。

文化雜談|中國黃帝紀年,你知道多少?

釋迦牟尼

但孔子紀年也有問題,其一,不夠古,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只比公元紀年早500多年,而在孔子之前,中國有影響的名人比比皆是。其二,範圍性,中華大地向來是學術爭鳴,使用孔子紀年,可能會引起不信儒家之人的反感,例如佛教在中國有一億多信徒,東南亞各國也使用的是佛誕歷。而佛教是外來的宗教,對於中國文化的古老性明顯影響不夠,如果使用道教紀元,則又回到了黃帝紀元的問題上了。

文化雜談|中國黃帝紀年,你知道多少?

孔子聖像

展望:中國使用公元紀年法畢竟只是權宜之計,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紀元,早在2007年和2015年,許多學者和愛國者皆提倡中國恢復黃帝紀年,至於世界怎麼使用紀年,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而中國目前真正要等待的,就是弄清五帝的世襲表及真正在位時間。


感謝觀看關注!

小手札 | 國學,詩詞,藝術,文學,歷史,民藝,雅事

編輯:沽酒居士 | 陝西穆誠林國學文化研究院

文化雜談|中國黃帝紀年,你知道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