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古城|聞聽三國事 每欲到荊州

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古城是著名的文化士城,座落在遼闊富饒的江漢平原的西沿。漢朝的時候,全國劃分為三十六州,因北有荊山而得名。東晉以後,有幾個皇帝在這裡建都,使這座城池成了歷代王朝屯兵置府的重鎮、兵家必爭之地。


荊州古城|聞聽三國事 每欲到荊州

荊州城

荊州城歷史

魏、蜀、吳荊州之爭,構成了三國曆史發展的主軸,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歷史經驗。終三國之世,無論是三國鼎足局面的形成,還是魏、蜀、吳霸業的興衰,無不跟荊州的得失相關;而其中興衰成敗的歷程,也無不給後人以有益的啟迪。

荊州城,位於荊州市城區西部,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組成部分之一。其城名因地處荊山之南而得。荊州為天下九州之一。西漢時,改九州為十三刺史部(州),荊州居其中。魏晉以降,荊州均為州、府之名。其治所多不固定,直到明初,荊州才作為城名固定下來。


荊州古城|聞聽三國事 每欲到荊州

荊州古城·九龍橋

九龍橋

九龍橋位於荊州東門風景區,是入荊州古城的必經之路。橋分兩條人行道和一條車行道,每條人行道由3360塊雕刻著精美圖案的石板鋪成,像一個弧形的走廊。它形體優美,設計精巧,結構堅固,很多中外遊客都在這裡駐足觀景,流連忘返。橋全長98米,寬15.7米,如蚊龍出水橫跨在護城河上,神態安詳。

九龍橋由9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屬聯拱石橋。每個石拱正中有個石龍頭,潺潺流水從龍口吐出,流入護城河中,在陽光的照耀下煙霧濛濛,形成淡淡的彩虹。


荊州古城|聞聽三國事 每欲到荊州

古城牆

荊州古城牆

荊州古城城牆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和甕城等建築外,城牆之上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戰防禦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數暗設的四座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分上下兩層,可容100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牆體向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使其猝不及防。藏兵洞構建精巧、別緻,遊客到公安門景點南側百餘米處即可觀賞領略到荊州古城牆上的這一特有軍事設施的風采。

荊州城古老且歷經滄桑,如今古城得到了人民的厚愛。特大型環城公園的興建,使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平添了一道內涵豐富的新景觀:城牆上行人,內環道上驅車,外環道跑馬,護城河上盪舟。


荊州古城|聞聽三國事 每欲到荊州

華燈初上荊州城


荊州古城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荊州城內及其城周附近,有著眾多的古蹟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蹟,歷代名人的勝蹤,似繁星點點,數不勝數。古老的荊州城正煥發出新的青春和更加迷人的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