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倒閉!傳統食品在中國,為何成為消失的美味?

為什麼一些傳統食品在中國人中不再受歡迎了?

傳統食品,我把它理解為有一定的中華地區地域特色、有一定年代感的食品。在這個廣泛的定義下,很多好吃的東西都可以歸納到傳統食品中。例如糖葫蘆、山東煎餅等等。

失傳!倒閉!傳統食品在中國,為何成為消失的美味?

很多傳統的民間美食,其一是偏小眾,極具地方特色有時反而讓其很難被其他人接受。例如北京的豆汁兒,如果不是從小就喝著長大的本地人,外來人口可能難以習慣這種味道;其二是沒有規範化生產,制定統一的標準、成立品牌。肉夾饃、煎餅果子這一類在小吃攤上誕生、成功打入吃貨內部,推廣至全國成為大家交口稱讚的傳統食品,已是實屬榮幸。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要麼因為包裝簡陋(有的還是“三無”)、要麼因為口味小眾而沒有機會進入更多市場,而漸漸湮沒在人們的記憶中。

失傳!倒閉!傳統食品在中國,為何成為消失的美味?

說到傳統食品,零食和菜品我都能從記憶中翻出很多。我大致分了三類。有一些是長大後就幾乎沒再見過、吃過,有一些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改良、依然活躍在家鄉的餐桌上、客廳中,還有一些甚至打破常規,搖身一變,出現在電視熒幕上,變成了知名美食。

先說小時候比較常見的吃食。小時候,我經常挑食,不愛吃白米飯。但是家裡的老人家覺得主食攝入是填飽肚子和保證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所以老兩口子總是想盡辦法讓我多吃米飯,連在米飯里加蜂蜜、加白砂糖這種奇招都使出來了。從前糖比較貴,在老人家眼裡,糖拌飯是很奢侈的事情。可是我偏不,我不喜歡這麼吃,我喜歡醬油炒飯。一到飯點,堂哥堂姐就端著飯碗四處跑,炫耀他們的醬油炒飯。黑漆漆的炒飯,竟然有種莫名的誘人。我也吵著要奶奶給我做醬油炒飯。奶奶覺得醬油放多了不健康,所以做出來的炒飯只是零星染上了醬油的顏色。我不開心,她便湊到我耳邊,悄悄說:“醬油炒飯吃多了,會變黑的。和醬油一樣黑。你想變成那樣嗎?”

失傳!倒閉!傳統食品在中國,為何成為消失的美味?

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我都不敢多吃醬油,哪怕醬油炒飯看起來真的很好吃。

除了醬油炒飯,小時候還有另外一種好吃的東西:炒米糊。衝出來的味道有點類似現在的黑芝麻糊,是由糧食磨成粉末乾燥保存,拿來臨時充飢用的。聽說有些地方會把鍋巴一塊一塊曬乾後攢起來,然後再一起磨成粉。我猜家裡的米糊也是類似的做法。開水一衝,很香的糧食味道撲鼻而來。有時候胃口不太好不想吃飯的時候,家裡就會給我衝一碗炒米糊。雖然我喜歡吃,但是家裡從不讓我多吃,說吃多了炒米糊上火。

現在回老家,再也沒有看到哪家小孩兒愛吃醬油炒飯了。去年過年,意外發現家裡擺著一罐炒米糊粉,我跟我媽說好久沒吃過這個了,她說是啊,現在不常見到做炒米糊的師傅呢。然後偷偷給我塞進了行李箱。結果一年快過完了,那一罐炒米糊粉還滿滿當當的放在廚房,跟著我搬了一次家,卻從來沒被我打開過。

除了這兩種主食,還有一些零食在長大後也銷聲匿跡了。比如說:人參米。

失傳!倒閉!傳統食品在中國,為何成為消失的美味?

人參米是用米做成的零食。它的製作跟爆米花是一個意思,隨著“砰!”地一聲,熱乎的人參米出爐了。小孩子們眼饞地看著這些白花花的大米粒。蓬鬆、酥脆,微甜,是我對人參米最後的記憶。當時人參米是小朋友的最愛。大家都習慣抓幾把放進口袋,我也跟風,唯恐自己拳頭太小,還貪多一定要把所有的口袋都裝滿,結果每次洗衣服的時候人參米都漂浮在水中,如同點點浮萍,隨著水流搖擺。為此可沒少挨呲兒。

小時候,只要街頭出現做人參米的機器,就意味著快過年了。過年的時候總能吃到很多零食。五彩繽紛的蝦片、甜鹹口味的炒米、雲片糕、炒花生、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家鄉零食。從小到大,我最喜歡的還是紅薯片。也有白薯做的薯片,但是普遍沒有紅薯甜。紅薯片是把紅薯蒸熟之後碾碎,然後曬乾剪成小片做成的。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將薯片油炸一遍。白薯片我喜歡生吃,紅薯片我喜歡油炸。天天脆脆的味道,一如既往地讓人感到滿足。只是薯片吃太多了飽腹感很強,從年頭到年尾,我幾乎都不怎麼吃得下飯。

失傳!倒閉!傳統食品在中國,為何成為消失的美味?

紅薯片倒是現在還能隨處可見。不只是過年期間,任何時候都能買到。做的家庭有減少的趨勢,但是出現了工業化地批量生產。現在的紅薯片,做得比從前的更加薄,嚼起來沒那麼費勁,薄薄的一片中還鋪滿了白芝麻,香甜無比。今年回家逛街的時候意外地發現紅薯片又出現了新口味:橘味紅薯片。比起芝麻紅薯片,新口味更加清新、解膩。似是在裡面添加了橘皮的味道,吃的時候嘴裡有一種橘子味的芳香,紅薯片本身的口感也更加綿密軟糯。

當然,也有一些傳統食品,不僅依然活躍在生活中,甚至衝破了家鄉,走進了全國識貨的視野。比較有名氣的有兩種,一種是炸肉,一種是辣條。

失傳!倒閉!傳統食品在中國,為何成為消失的美味?

炸肉是家鄉特色菜之一。雖然名曰“炸肉”,其實跟肉沒有多大關係。炸肉是用調好的麵粉油炸而成,外酥裡嫩,香甜無比。望文生義,這個名字恐怕是從饑荒年代流傳下來的。從小到大,我最喜歡的就是這道菜。炸肉是特殊日子(例如節日)家裡才會準備的菜,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製作炸肉的成本也並不高,但是家裡的長輩還是保留了原來的生活習慣,只在宴請時才做這道菜。不管是上酒店還是在家,炸肉一般都是作為頭菜上桌的。在《舌尖上的中國3》中,炸肉作為情席的頭菜代表還露臉了呢。

失傳!倒閉!傳統食品在中國,為何成為消失的美味?

從某種程度而言,炸肉在我心裡的地位甚至超越了一切葷食。家常菜雖然臘魚臘肉不缺,但如果哪天家裡人開始調麵糰、做炸肉,就表示今天家裡要來客人了。去我的家鄉做客,主人是否招待周到不在於葷菜做了多少種,最重要的是要桌上有沒有炸肉。同樣是麵粉製品,在家鄉人的手中,它們既能充當主食,也能變成零嘴兒。上桌是炸肉,揣兜是辣條。

辣條的知名度不言而喻,隨著衛龍辣條大佬地位的確立,帶火了所有辣條產業的興旺和改革。隨著頭部企業的推動,辣條這個詞,突然在一夜之間level提高了十個八度。

而我們家鄉人,也終於有底氣跟外人透露:“其實我家是搞辣條的。”作為辣條繼承者,我們迎來了史上少有的高光時刻。

失傳!倒閉!傳統食品在中國,為何成為消失的美味?

過年回家,總能看到類似“熱烈慶祝XXXX年銷3個億,我縣榮獲辣條之鄉”的橫幅。哪怕人在江湖,只要我衝進廣東省的任何一家便利店,隨手買一包辣條,看一眼背後的出產地,都能找到那種久違的親切感。

這幾年回家逛街的時候,意外發現好幾個本土品牌在逐漸崛起,很多家鄉特產也都重視包裝和品控了,雖然還沒有成為全國知名品牌,但是做辣條等特產帶動了地方經濟,甚至吸引了一部分青年紛紛回鄉繼承家業,將父輩手中的美食技藝傳承和發展了下來。這一現象讓我們在外工作的人也紛紛倍感壓力——再不努力,就只能回家繼承辣條廠了。

雖然有些傳統食品隨著時間消逝不見,但是也有很多美食經住了時間的考驗,將美好的味道傳遞給了新生代。正因為有些食物不再有,留下的,才格外珍貴吧。


關注 名廚之家 頭條號,最新的餐飲、美食資訊才不會錯過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