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赤焰哒哒哒


航空反潜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海军反潜作战体系当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短板,主要原因就是我国长期缺乏合适的载机平台用于改装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反潜直升机由于航程和飞行速度的局限,只适合充当舰队反潜力量,所以固定翼反潜巡逻机才是航空反潜作战的主力。美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都是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的装备大户,光是日本一家就拥有近百架的P1、P3C反潜巡逻机,是美日岛链反潜封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海军远洋作战能力的不断加强,以及反介入作战的任务需求,反潜防御的范围也必须进一步向外延伸,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的量产可谓是恰逢其时,也实现了中国海军在国产固定翼反潜巡逻机领域零的突破。跟所有的高新系列飞机一样,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采用运9运输机作为载机平台。

运9是我国在运8的基础上发展的一款新型中型运输机,采用了全封闭式机头(运8的机头是领航员的玻璃座舱),最大起飞重量接近80吨,载重能力达到25吨,最大航程超过7000公里,经济实惠适合大批量生产,不仅很好地承担了运输人员物资的本职工作,也解决了我军特种作战飞机改装的急需。在改装成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的时候,机头加装了搜索雷达天线罩,机尾加装了磁异常探测器,机腹有声呐浮标投放窗口和武器内置弹舱。

实话说,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在载机平台上不算太理想——毕竟是上单翼结构的军用运输机,飞行阻力较大,续航能力明显不如民航客机改装的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再加上为了容纳更多的反潜设备,高新6号还取消了机舱内部的油箱,最大航程缩水到了5000公里以内。发动机噪音的影响也大大降低了乘坐人员的舒适感,不利于长时间执行飞行任务。但是由于明显的后发优势,机载航电系统和反潜探测系统的性能还是紧跟世界先进潮流的。

因此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的总体性能,跟美国的P3C和俄罗斯的伊尔38N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线,比起美国的P8和日本的P1这两款当今世界上最顶级的固定翼反潜巡逻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的设计经验和运作经验还是有所欠缺,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摸索总结,逐步补齐这个短板。另外我国的国产民航客机C919,在不断提高国产化率的基础上,就可以专门设计研制军用型号,也是改装成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的最佳选择,使得中国海军的航空反潜能力真正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晨曦谈兵


客观来说,高新6号(运-8Q)反潜巡逻机的综合性能并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尽管它的综合性能要略微优于P-3C反潜巡逻机,但是对比起美国的P-8A反潜巡逻机、日本的P-1反潜巡逻机等最新一代反潜巡逻机时,中国的高新6号(运-8Q)反潜巡逻机就没有太多可以值得骄傲自豪的地方了。

毕竟运-8中型运输机的机体平台性能有限,和P-8A反潜巡逻机的波音-737客机机体平台比较起来,自然是处于明显下风的,加上此前中国在反潜巡逻机领域的研发设计经验非常少,所以高新6号(运-8Q)反潜巡逻机还不能完全和西方新一代反潜巡逻机相提并论。

不过,不能就此否认高新6号(运-8Q)反潜巡逻机对于中国海军的巨大意义,它极大填补了中国海军空基反潜能力的空白。比起中国海军此前装备的别-6和水轰-5反潜飞机,高新6号(运-8Q)反潜巡逻机属于绝对的顶尖装备,它的装备服役,让中国海军的岸基反潜能力有了质的跃升。

高新6号(运-8Q)反潜巡逻机综合性能并非完全完美,但是对比起中国海军目前装备的直-9C、卡-28反潜直升机、直-18反潜直升机等空基反潜装备,高新6号(运-8Q)反潜巡逻机拥有全方位的性能优势。

例如它的最大巡逻航程约为7000公里,滞空巡逻时间是直升机的数倍之多,飞行速度达到700公里/时,抵达战区耗费的时间比直升机少的多。凭借着较大机体平台的优势,高新6号(运-8Q)反潜巡逻机还可以装备很多专业搜潜设备,其机腹下方还可以携带不少鱼雷、深水炸弹,综合搜潜反潜能力远非反潜直升机可以比较。

高新6号(运-8Q)反潜巡逻机毫无疑问是有缺点的,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它是现阶段中国海军的唯一现实选择,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将会成为中国空基反潜巡逻的绝对主力。高新6号(运-8Q)反潜巡逻机出现后,中国海军当务之急是尽快为三大舰队配备足够多的高新6号(运-8Q)反潜巡逻机,外界预计中国海军对它的需求数量约为100~200架。未来等到高新6号(运-8Q)反潜巡逻机机队规模足够庞大、并形成可靠、完整的作战能力后。相信届时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水平有更大提升,拥有更加先进合适的空中平台,中国也可以发展更先进的反潜巡逻机了。


科罗廖夫


在这次建国70周年的庆典阅兵式上,空中梯队的运8-运9等特种作战机群十分抢眼,其中的高新六号反潜巡逻机是这群”高新”机群中唯一可以携带武器的飞机。高新六号是我国最新型的反潜巡逻机。

在此之前,我国一直在海战方面的立体作战体系中的空中方面存在有结构缺陷:缺少合适的飞机执行反潜任务以及巡逻,侦察等任务,而高新六号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在固定翼反潜巡逻机上的短板。但高新六号在作战能力方面,距P-8A波塞冬,川崎P-1等反潜机还有差距,但要强于P-3C猎户座,IL-38N等。


高新六号反潜巡逻机是由运8F型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其实,在运输机甚至于民用机型上改进特种作战飞机的历史,十分常见,比如美国海军的P-3C猎户座反潜机则是由洛克希德L-188型客机改进的,P-8波塞冬反潜机则是由波音737-800ERX的基础上改进的。

而高新六号反潜机在人员配备以及武器装备上,可以媲美美国海军的P-3C猎户座反潜机,其可搭载包括驾驶员、雷达员、声纳员、搜潜员在内的10名成员,并且可以配备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磁异常探测器,改探测器在性能上与美军目前使用的磁异常探测器类似。在机腹处还存在有一个武器舱,可携带反舰导弹或者轻型反潜鱼雷等装备。如果对比美军的P-3C猎户座型的话,高新六号极有可能在机翼外侧的下方还存在有武器挂点,使其可以携带反潜火箭,空对地导弹等等。

关于尾部的特色,伸出机体外的磁异常探测器, 该仪器能够检测地球磁场中潜艇的磁异常。该仪器的射程有限,要求飞机低空飞近潜艇。因此,它主要用于在鱼雷或深水炸弹对潜艇袭击之前判明潜艇的位置。由于探测器的灵敏度较高,电磁噪声会对其造成干扰,因此探测器被放置在飞机的玻璃纤维尾翼托管架(MAD吊杆)中,远离飞机上的其他电子设备和磁性金属。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新六号在其机体上的缺点,首先在改造运8F时,为了给机上的电子设备以及武器舱腾出空位,导致削减了其油箱的容量,并且在机头突出了一个巨大的圆形舱室来容纳探测设备,增加了飞行阻力,这两点使其滞空时间缩短,但反潜机在潜艇出没海域进行长时间探测是必然的事情,因此会导致其反潜能力稍有逊色;即使是在反潜这一作战之外,执行对过往商船的识别任务,也会导致其轮班的频率加大。其次,现在国际上主流的反潜机已经改为喷气式引擎,巡航速度更快。

例如美国海军的P-8A波塞冬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川崎P-1反潜机等等。因此在巡航能力和机内舒适性等方面,还和世界上顶尖的反潜机有着差距。而如果对比与世界上较为顶级的反潜机,诸如P-3C猎户座与IL-38N之流,高新六号由于其研发时间较晚的优势,在探测性等方面比这类反潜机更具有优势,甚至可以赶上猎户座之流的顶尖反潜机。


雷姐的机械空间


放眼全世界能够研制固定翼反潜机的国家没有几个。也就只有那几个国家,英国,美国,法国,中国,俄罗斯,日本。而我国高新6号反潜机的研制和装备,结束了,我国没有固定翼反潜机的历史。也使我国海上反潜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可能就有网友会好奇了高新6号反潜机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呢?

客观来讲,高新6号反潜机在全世界固定翼反潜机中只能排到中等水平。比起装配数量最大的反潜机P3C反潜机要先进。是要比俄罗斯的图142型反潜机、美国的P8海神反潜机、日本的p1反潜机性能稍微差一些。高新6号反潜机采用运-9作为平台,装配有先进的雷达探测系统,声纳系统和声纳浮标等一系列反潜装备。

潜艇作为水下杀手,反潜机是遏制潜艇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反潜机的研制是需要很高技术支持。将高新6号和p3c反潜机对比一下就能看出高新6号最大巡航速度、一般巡航速度、最大起飞重量都与P3c大致相同,仅最大航程不如P3C。高新6号采用的是大后掠角的6页螺旋桨引擎,功率比较大,性能稳定,而且可以在野战机场起飞。且高新6号反潜机装配有我国自主生产的自卫预警系统。并且在机头的下方设置有大型的雷达罩,并装配有可以360度环视海面的搜索雷达,可以更快捷更迅速的发现潜艇的踪迹。并且在尾部装有大强磁异探测器。并且携带有100枚声纳浮标。

根据小道消息称高新6号反潜机的反潜范围可以达到第二岛链。虽然官方没有明确指出,但也没有否认。我真的是这样,那么美国处心积虑对我国进行的封锁将会大大减弱。如果我国装配一定数量的高新6号反潜机那么肯定可以遏制美国和日本的潜艇。


沐风谈兵论道



这是我军目前使用“运九运输机”机体平台改造的“高新6型”大型涡桨固定翼反潜机,目前已经在我军服役。估计数量已达10~16架左右,从目前的“蛛丝马迹”来看,大体与美国海军的P–3C(猎户座)和俄罗斯“伊尔-38”反潜机水平相当。

照片上显示“高新6”机鼻下面是雷达罩、机尾锥安装磁力探测仪、机腹部有弹仓可以使用反潜鱼雷、反潜深弹等反潜武器,但机翼上没有挂架,暂时不能发射反舰导弹,由于受前起落架位置的影响,机鼻下的雷达直径不大,机身上安装了许多“条状”、“刀片状”发射/接受天线,说明“新反潜机”具备了相当水平电子战能力,总体来说“新反潜机”达到了1990年代中期世界水平。

但是“新反潜机”是由运输机改造的,实事求是的说并不完全适合大型反潜机平台,首先就是航速不快,从目前大型固定翼反潜机发展趋势来看,航速在800㎞/小时比较好,原因是速度快可以迅速抵达攻击位置、航速快可以多次往返巡逻反潜区域,比如:巡逻1万平方海里的区域,800KM的速度显然要比600 公里的速度在区域巡逻发现敌潜艇概率大了很多,而运输机巡航速度在600KM左右,显然是慢了很多!还有一点是“运九运输机”是载重量20吨的运输机,改造成反潜机以后载重量显然是浪费了!通常情况下反潜机携带4吨左右的弹药已经足够了 !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我军目前大型固定翼反潜机严重缺乏!理论上需要70架左右才能满足,而现在运九需求量太高了,三军需要量都非常紧迫!生产线似乎正在满负荷,轮到海军改造大型反潜机平台数量极少,同时,世界大型反潜机的发展趋势就是 往涡扇发动机方向发展,中型客机由于气动外形、武器弹药载重量、乘坐舒适性……等优势 更加适合做大型反潜机的平台,我们在这方面还需努力!


皇家橡树1972


从电子及机载武器来说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从飞行平台来说差距很大,高新计划都是依赖中型涡桨运输机做任务及人员适配性改装,和同样涡桨反潜机P 3C 来说舒适性还是差。但是借着后发优势我们机载电子设备又比P 3C 要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反潜巡逻机是美国的P 8A 。借着美国大飞机的优势利用成熟的波音喷气式客机发展而来。机载设备及平台的优势使其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任务半径,探测能力。另外暂且不谈我们目前十多架的装备量(还在不断列装)国外装备P 8A 及P 3C 的国家包括印度在内都有相当长使用反潜巡逻机的经验。这点是我们无法相比的(我军目前少量反潜机仍在探索战法实际战斗力还未生成)。所以综合来看我们的反潜机在上述周边国家两种机型的对比中处于劣势。


友从威海来


作为反潜巡逻机,从技术层面来看只是中上等的水平,但是如果我们放眼全球的话,能够研发出这种功能完整,航程巨大,续航时间长的反潜巡逻机的国家,无外乎也就6个国家,也就是美俄中英法日,在这其中,高新6号比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大的反潜巡逻机P3C要先进,比起俄图142反潜型、美P8海神、日本P1要稍差,但是领先于英法水平。

图为高新6型反潜巡逻机。


高新6号采用了运9运输机的平台,属于我国依靠运8、运9平台研发的高新系列电子飞机中的一种,其他的还包括一些侦察机、预警机、心理战机、电子战机等。高新-6号属于反潜巡逻机,他的装备算是填补了我国在反潜作战兵力方面的一项空白,而且是一项关键空白,他的装备非常重要,他意味着我国具备了巡逻反潜的能力。

高新6机尾的磁探仪是目前反潜巡逻机中比较大的,体现出更加灵敏的探测能力。


世界上对潜艇的打击除了舰艇反潜中的广域反潜、攻势反潜、编队反潜等之外,航空反潜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也就是巡逻反潜和应召反潜,其中巡逻反潜主要由固定翼反潜巡逻机承担,而应召反潜则是由反潜直升机承担。其中的区别主要是对广大区域内潜艇打击的主动性,从技术要求上看,巡逻反潜对反潜飞机的续航时间、续航力、设备的灵敏度、探测和打击方式的多样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为印度装备的美国P8海神反潜巡逻机,他是目前最先进的反潜机。


应召反潜是在发现敌人的潜艇方位后,由发现的单位向直升机发出作战信号和位置,由反潜直升机向固定的区域直接飞过去,然后根据潜艇被发现时的方位采用投放扇形或者环形阵列的声呐浮标、吊放主动探测声呐等手段确定潜艇方位和航向,然后投掷反潜火箭或者鱼雷的打击方式,一般航程较短,在直升机作战半径内,而且也比较被动,需要其他单位先发现潜艇。

图为图142M反潜巡逻机,他对比高新6的优势在于航程、续航时间和武器搭载上。


但是巡逻反潜不同,固定翼反潜巡逻机航程长,航时长,一次出动就可以巡逻4个小时甚至更久,可以对广大区域,比如一整片海区进行反复的巡逻,按照一定的航线,环绕目标区域反复搜索,这是一种主动的探测方式,依靠磁探仪、水面搜索雷达、声呐浮标对潜艇进行定位和发现,飞出去后就在目标区域投掷大量的浮标,然后开始反复收集回声信号。

世界上数量最多、最经典的反潜巡逻机就是P3C了,高新6比他先进一些。


一旦锁定敌人潜艇方位,反潜巡逻机就可以依靠武器优势、速度优势和机动优势对敌人的潜艇进行围追堵截,一般而言,普通一些的常规潜艇是逃不过去的,一旦被纠缠就意味着要脱一层皮,只有核潜艇和先进的AIP潜艇才有可能一直呆在水下逃跑躲避,但是由于反潜巡逻机的航程很大,一般也能咬住不放几十分钟,击沉潜艇的把握还是很大的。

图为日本的P1反潜巡逻机,在航程、航速上都比高新6强一些。


因此,反潜巡逻机一直是军事强国建设的重点,而我国此前由于国外的技术上的禁售等原因,导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反潜巡逻机,高新6号虽然不是最顶尖的反潜巡逻机,但是也是和最经典的P3C可以一比的反潜巡逻机,本身就是高科技的产物了,所以他自然很先进,本来就已经是非常尖端的军事装备了。


海事先锋


反潜机作为近代反潜作战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担任着敌方潜艇的搜索、锁定和攻击任务,不管是作为舰载反潜直升机还是性能表现更占优势的固定翼反潜机,都是每个海洋大国在反潜作战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们熟知的固定翼反潜机中比较出名的主要有美国大量装备服役并出口多个国家的P-3C猎户座反潜机和近几年来事大量装备服役的更新的P-8A海神反潜机,其他的像俄罗斯的图142、伊尔38、日本最新自研的P-1、英国的猎迷等。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的大国,不光要保护我们领土的完整的归属性,同时对所属的海洋面积也要能够做到完全管辖。特别是我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从南到北的近海安全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虽然现在我们拥有几百艘巡逻船和军舰,但是相比反潜作战对于时机的把握而言,固定翼反潜机具有快速、机动、察打一体等优势,所以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反潜机部队尤为重要。在过去关于我们自己的固定翼反潜机的消息很多人都不知道,虽然我们很早就成立了自己的反潜机部队,但是很多人对我们自己的反潜机部队使用的什么反潜机都不太了解。现在我们最新的高新6号反潜机已经开始装备海防部队,大家对于这款新装备的反潜机和目前周边国家装备的P-8海神、P1之间的性能表现到底谁更好都很关注。
虽然现代反潜作战包括有舰载航空器反潜和岸基固定翼反潜两种,但是从实战角度来说,相比直升机反潜作战来说,岸基固定翼反潜作战更占优势,因为其天性的优势下具有的反潜作战范围广、效率高等优点,而且相比于军舰来说,现在反潜机基本没有天敌存在,所有潜艇遇到反潜机基本只有挨打或者逃跑的机会,这也是很多海洋大国大力发展岸基反潜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可以对很大一片海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对这片海域的敌方潜艇的发现、定位、攻击。而这点对于我国来说,也是我人民海军“走向深蓝”的前提。
虽然岸基反潜机外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高精尖,顶多就是尾部都有一根细长的杆子罢了,但是就是这么一根杆子却难倒了很多国家,所有从岸基反潜机出来的半个多世纪里,目前能够独立自主研制岸基反潜机的国家也就只有联合国五常国家再加一个日本。在现有的6个国家中,从装备研制的最新型号的反潜机来说,却只有我国最新的高新6号和美国自己装备并大量出口的P-8、日本自研的P-1这3款型号了,前面说过岸基反潜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快速机动和察打一体能力,所以对于反潜机载机平台的性能也是有很大的要求的,这一点基本上和其他的特种飞机所需要的平台要求都差不多,比如要想速度快就需要装备喷气发动机是最好的,其次就是载机平台一定要新,这一点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管是在内部的环境舒适性上还是大量机载探测设备和武器对空间的要求都更要接地气一点。从现范围来说我们现在装备的高新6号最大的对手主要还是美制P-3C/8反潜机,这一点不管是从现在的局势而言还是印度已经装备了最新的P8I反潜机来说都一样。而高新6号反潜机是我国在高新6号特种平台上衍生而来的一款岸基反潜机,特点是换装了更新的涡桨6C发动机,全机由早期的运输机非气密结构改为了全气密、全增压结构设计,在这一平台上衍生的特种机型也包括我们熟知的空警500预警机,只不过由于高新6号反潜机需要在机身上开口布置内置弹舱,所以装备部队的时间比较晚罢了。
不管是从P-8海神还是我们自己的高新6号来说,两个的区别还是挺大的,首先最明显的就是海神没有装备反潜机最经典的尾部磁异探测杆,而高新6号还有装备,其实这个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磁异探测杆虽然是探测敌方潜艇最主要的手段,但是其缺点也不少,首先就是其由于探测距离的限制载机平台必须低空飞行,所以危险性更大,其次就是在深海海域探测性还好,但是放在近海海域就不那么好使了,因为近海海域的沉船和人工设施较多磁场更为复杂。面对现在潜艇越来越多的使用磁性更低的特种钢后,这种传统的磁异探测杆就没原来那么好用了,还有一点就是P-8海神反潜机本身采用的载机平台就是波音737客机平台,其低空飞行性能天性上就比较差,所以这也是P-8没有安装磁异探测杆的原因之一。
而岸基反潜机在反潜作战中,除了能够利用尾部长长的磁异探测杆低空探测水下的潜艇外,还可以使用中低空投放的声呐浮标来探测敌方潜艇,并利用自身携带的大量反潜深弹或者反潜鱼雷对敌方潜艇发起攻击,所以这就要求反潜机本身具有较大的载重能力和快速飞行能力以及更大的巡逻航程。从现在高新6号反潜机本身的条件来说,其与世界先进反潜机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当然这种差距不是说探测或者攻击能力不如别人,而是其采用的载机平台的差距。毕竟涡桨飞机再怎么省油但是其飞行速度永远比涡扇发动机慢却是事实,其次在最大起飞重量上也是有很大差距存在的,这一点在可以挂载的鱼雷的数量以及航程上就能体现出来。所以这也是新出现的反潜机都采用看似费油的涡扇发动机的原因所在,毕竟速度快了飞临发现敌方潜艇的海域用时更短,对于提高反潜作战来说效率更高。
总结一下就是高新6号反潜机的装备服役更多的来说是解决了我们岸基反潜机的有无问题,虽然其机载设备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已经不大了,但是受限于平台的选择问题,其还是有很多缺点存在。所以高新6号反潜机虽然出现了,但是从现有的装备数量来说其还是偏少。在未来我们肯定是要基于我国最新的C919客机平台上来发展我们自己更新的岸基反潜机,到那个时候,不管是从岸基反潜机使用的机载设备还是载机平台的性能来说,我们都不会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当然从这个时机上来说我们还是更希望这个时候来的更早一点。


魑魅涅槃


高新6号是在解决从无到有的局面,从技术上看并不能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反潜机,大致与美国上一代的P-3C属于同一层次,比P-3C略好一些。而美国以波音737客机为平台打造的P-8A“海神”反潜机仍然是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反潜机(没有之一),可以说比高新6高差不多1代左右。

既然说到平台这个问题我们就先说一下这方面,高新6号的平台是运-9运输机,其实不光是高新6号,包括我国的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巡逻机等等都是以运输机为平台。然而运输机其实并不是最佳的平台,这种大型特种飞机反而还不如客机有优势。客机虽然只是民用飞机,然而他在经济性有着苛刻的要求,毕竟航空公司看的是利润。客机自身飞行速度快、滞空时间长、航程尽量做到远(执飞中远程航线,尽量做到一次起飞就到目的地)。为了尽快的把乘客送到目的地,C919/波音737这类中型客机的巡航速度可以超过800公里,满载后航程也可以超过5000公里。下图为运9运输机

而军用运输机则不同,军用运输机的设计重要指标是载重量和武器尺寸匹配程度,往往军用运输机的设计要向载荷妥协,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军用运输机有点“胖”。像运9这类涡桨发动机为动力的军用运输机往往最大速度也不过700公里左右,巡航速度甚至连600公里都不到。像预警机、反潜机、巡逻机这类特种飞机往往对巡航速度、滞空时间、航程都有很高的要求,毕竟速度越快赶往战区的时间越短、滞空时间越长对对方的监控就越长。美国现役的E-767预警机、KC-130和KC-10加油机、E-8指挥机、RC-135侦察机、P-8A反潜机都是以客机为平台。虽然上一代的P-3C虽然和高新6都是“螺旋桨”,然而他也是以客机为平台。说到底,中国目前就是缺少属于自己的客机平台(外购的客机禁止用于军用),所以大型特种飞机都是以运输机为基础打造。中国现在极力发展属于自己的C919/929不仅仅是看上国际民航市场这块大蛋糕,更要发展属于自己的特种飞机平台,后者的意义往往很容易被网友们忽略。下图为美国P-8反潜机

上面有点扯远了,回到高新6号上面,综合来说高新6号其实是中国第一种成熟的大型固定翼反潜机,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可以说高新6的诞生弥补了中国反潜体系的最后一个空白,组成了以潜艇、反潜水面舰艇、反潜直升机、固定翼反潜机的完善反潜网络。下图就是高新6号反潜机

从上面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他有一个大“尾巴”,这个尾巴就是磁异常探测器。对于潜艇这种全金属打造的军舰来说无论动还是不动都会引起地球磁场的极微小变化。还有机腹上的刀型高频天线,除了用于通讯之外还有接受声呐浮标传回的信号。机首下方还有大型雷达,可以在空中对海面进行360度的的搜索,对于水面航行或者正在进行潜望镜探测的潜艇有极好的捕捉能力。机腹有可以打开的武器舱,可携带反舰导弹、反潜鱼雷、反潜导弹等对潜对舰武器,不过机翼下并没有武器挂点。再就是最重要的声呐浮标投放,高新6号大概可以携带100枚声呐浮标,对疑似潜艇活动的海域进行浮标投放,对潜艇进行精准探测,再将实时数据传送回反潜机实施打击。要知道,潜艇是几乎没有防空能力的。

总的来说,高新6号依赖现代优秀的电子信息发展的确有着较高的基础,比美国的P-3C整体性能略高一些,但整体来讲还是属于同一代。但是与美国新一代的P-8A仍然有一代差距,无论是速度、航程、载弹能力和对潜探测能力还是有些差距。下图为美国P-3C反潜机

最后说一点,我说高新6号不是最先进的,然而也不是什么国家都能随便指指点点的。世界上有能力生产这种大型固定翼反潜机的国家数起来一共只有6个:美俄英法中,日本也基于美国的反潜技术研制了P-1反潜机,在反潜方面也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只要能自己生产反潜机就已经是该领域内的佼佼者,更何况高新6的起点本来就不低。


雏菊西瓜Peterpan


高新六号主要是解决了有无问题,性能处于世界同类机的中游偏上水平。因为世界上的反潜巡逻机本来就不多,只有美国的P-3C、P-8,日本的P-1,俄罗斯的伊尔-38、图-142M,法国的大西洋2,西班牙的C-295MPA,意大利的ATR-72。高新六号比后面的三款在总体性能上要好,但不如美日的反潜巡逻机,与俄罗斯的相比也没有多少优势。很多人都经常拿高新六号与P-3C相比,但是总体性能上,前者还是稍逊后者的。就说平台性能,P-3C速度比高新六号快,能够更快的到达任务海域。P-3C的APS-134雷达对海搜索能力很强,对潜艇通气管的发现距离大于30海里,对潜望镜发现距离约20海里。改进后的APS-137对海雷达还有合成孔径与逆合成孔径模式,主要是增强海上侦察监视能力。P-3C的磁探仪是用于低空近距离对潜精确搜索和定位。而其携带的各类声呐浮标、反潜鱼雷也同样是P-8的重要搜潜设备和攻潜武器。

高新六号同样有对海雷达、声呐浮标、磁探仪和反潜鱼雷,但性能情况是未知的。根据我国的技术能力推测,对海雷达性能可能接近APS-137,磁探仪同样能达到P-3C的性能,但是声呐浮标和反潜鱼雷可能弱于美国同类产品。实际上,我国航空反潜与美日差距最大的还不是反潜巡逻机本身,而是体系的建构与反潜数据库的积累。反潜巡逻机虽然有很大的航程和搜索范围,但是对广袤的海洋来说就太渺小了。如果让反潜巡逻机到海上漫无目的去搜索,那效率很低。美日是依靠庞大的水下水听声呐基阵、飞机、舰船、潜艇和卫星等的综合情报信息提供初始信息,然后才会派反潜巡逻机到可疑海域进行搜索,这样才能大幅提高反潜效率。
反潜巡逻机不仅要能发现水面和水下目标,还要能对可疑目标进行准确的分析识别,这就需要非常庞大的声纹数据库。美国从冷战时期到现在,对全球海域进行探测,对水下目标进行搜索跟踪,建立起了丰富的声学数据库,并且和盟友进行共享。其声纹数据库不但能识别潜艇型号,甚至可以判断是哪一级潜艇的哪一艘。我国是在近海下的力气大,远海才开始时间不长,声学数据库与美国差距甚大,与俄罗斯也存在不小差距。此外,我国的高新六号装备部队时间不长,也没有美日长达半个多世纪使用反潜巡逻机所积累的战术使用经验。

也就是说,高新六号通过后发优势,在硬件方面急剧缩小了与世界最强者之间的差距,但在软件方面、体系方面的差距不是较短时间内能弥补的,这样也就限制了高新六号性能的发挥。因此,要想达到世界顶尖反潜机的水平,我们还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