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憤怒時為什麼打媽媽?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有粉絲問:我三歲多的寶寶脾氣急,要求得不到滿足,發脾氣特別厲害的時候就會打媽媽,都說三歲看大,孩子這麼小就打媽媽,我該怎麼辦?

在人的情緒裡,憤怒大概是最遭人厭的,因為它帶有攻擊性。

所以父母往往喜歡把孩子負面情緒的表達跟孩子的性格掛鉤,認為發脾氣就是壞性格;而孩子發脾氣,父母往往也會有很強的挫敗感,認為是做父母的失敗,沒有教好孩子,更有的父母覺得孩子不乖、發脾氣是對自己權威的挑戰;還有的父母因為太心疼孩子,不想讓自己的寶貝有一點點的不開心......

由於父母對孩子發脾氣的錯誤看法,導致孩子在發脾氣時沒有有效的應對辦法,尤其是當孩子憤怒時打媽媽,會讓媽媽既傷心又憤怒,可是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孩子憤怒時為什麼打媽媽?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如何科學看待孩子憤怒時打媽媽的行為

1.表達獨立的願望,說明孩子和媽媽的關係非常好

兩三歲的孩子最常見的舉動就是家裡誰對他最好,他就喜歡“欺負”誰。而孩子打媽媽,媽媽也要意識到,孩子攻擊的不是媽媽的整體,而是要打掉媽媽身上讓自己不滿意的部分,打掉目前讓自己不開心的狀態。

比如寶寶不想喝水,可媽媽總是要讓自己喝水,媽媽的這個舉動讓自己很不開心,這一部分是孩子不喜歡的,所以是孩子要攻擊的。

在孩子1歲前,媽媽就是自己的整個世界,隨著自己會走、會跑、會說話......自己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時,寶寶獨立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當媽媽阻礙了自己想嘗試獨立自由的樂趣時,寶寶就會要把這個全方位照顧自己的人推得遠遠的,好給自己多一點活動空間,孩子打媽媽是最安全的,因為媽媽是最愛自己的人,輕易是不會翻臉的,即使翻臉了也會很快翻回來。

孩子憤怒時為什麼打媽媽?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2.孩子還沒有倫理綱常的概念

我們中國是個特別講孝道的國家,孩子打長輩那是忤逆不孝。但是對於2-4歲的孩子,對他們的一些行為,我們還不能以成人的道德標準去看待。

根據發展心理學家科爾伯格曾提出的兒童道德發展的水平理論,2-4歲的兒童還處在“前習俗水平”。這個階段的兒童並不是根據常規的道德標準或社會期望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的,因為在他們的心中,並沒有形成成人世界的道德規範、倫理綱常的概念,所以無論是“孩子打媽媽”還是“媽媽打孩子”,在他們看來並沒有什麼不同,也沒有“道德批判”這一工序。

而且這階段的孩子是“天生的利己主義階段”,即完全依據自己的喜好,只以”是否能讓我快樂“這個標準來評判行為的好壞,如果媽媽滿足了自己的需要行為就是“好媽媽”,就是好行為,如果媽媽沒有滿足,那媽媽的行為給自己帶來了痛苦,那就是“壞媽媽”,媽媽的行為也是壞行為。

3.兒童大腦發育決定的

我們往往會很奇怪,一件P大點的事情,都可能引起孩子的哭鬧和尖叫,孩子的自控力怎麼這麼差?

這是因為自控力和大腦的發育有關,大腦前額葉負責判斷、推理、調節等工作,由於兒童前額葉發展水平不完善,所以小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往往很差,並且短時間內難以讓自己從冷靜的情緒中冷靜下來。如果家長此時也情緒激動,那往往會換來孩子更激烈的情緒對峙。

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前額葉一直在發展,直到二十幾歲才完全成熟。

孩子憤怒時為什麼打媽媽?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4.孩子還不能恰當地表達情緒

兒童對情緒的認知和表達都還在發展的初步階段。他們往往不能清楚地分辨不同的情緒,只能籠統地感到“這讓我不高興”,再加上前額葉發展水平的不完善,孩子往往會用直接的行為把情緒表達出來,比如大喊大叫,摔東西,發脾氣,甚至打跟自己關係最好的人,比如媽媽、奶奶、姥姥等,他們還不清楚應該怎麼以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以合適的方式調節情緒。

孩子發脾氣不是洪水猛獸,允許孩子發脾氣,在某種程度上是在肯定孩子,也是在幫助他建立自己的邊界。但是並不是說父母就應該接受孩子任何情緒表達的方式,對情緒表達的行為不加任何約束,比如生氣了就打媽媽,這樣的後果是,讓子無法學會合適地表達情緒。而不會用合適方式表達情緒的孩子長大後往往也會釀成大禍。

據新聞報道,2018年10月重慶發生的車輛墜江15人死亡的慘劇,起因就是一位女乘客,發現坐過站,要求下車,結果發生爭執,以至於毆打司機頭部搶奪方向盤,最終導致了墜江。

有些很小的事引起的命案,跟人的情緒失控有關,而這些人大概是因為從小並沒有被很好地引導要如何看清和表達憤怒,如何合適表達自己的情緒。

如果孩子不能學會恰當地表達情緒,就不能很好地學會管理情緒,也更有可能產生各種問題。情緒表達是後天學習的,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需要學習行為的界限,學習適當地調節和疏導情緒更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需要父母去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管理情緒的能力。

孩子憤怒時為什麼打媽媽?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1.父母以身作則,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情緒的穩定性以及情緒的調節能力會深深地影響著孩子的情緒發展。

我們幼兒中心有個4歲的小朋友,生氣時會扇自己的耳光,後來瞭解得知,這是他父母吵架時常出現的一幕。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學習情緒管理時,首先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做到。教育是雙向的,我們不能指望父母整天暴力相向,大吼大叫,而讓孩子去合適地表達、控制情緒,這不公平也不現實。

所以在我們要發火時,要有一個意識,提醒自己先停一停,這是一個控制情緒特別實用的辦法,比如從1數到100,來一個深呼吸,或者讓自己在一個可以緩解情緒的房間裡待一會兒,都是不錯控制情緒的辦法。

父母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有可能解決孩子的問題。

2.父母要學會覺察自己內在的情緒感受

光靠控制自己的情緒還不夠,父母還要覺察到自己內在的的情緒。

美國著名親子教育專家羅娜.雷納在《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與父母合作》指出:吼叫也許能幫助你暫時釋放壓力和痛苦,但這樣卻會給你和孩子帶來其他不良後果,要想處理吼叫的問題,你要發現藏在憤怒之下的感受。

孩子憤怒時為什麼打媽媽?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內心實際上是充滿了憤怒、煩躁、焦慮等情緒。

我朋友前段時間說自己的3歲多的兒子特別愛哭,經常不知道什麼原因就噘著嘴不高興,而且還會莫名奇妙地哭,脾氣特別大,老師也反應孩子在幼兒園不願意與別的小朋友玩,

後來和朋友深入溝通,才知道她最近的壓力。原本孩子上幼兒園,她就打算上班了,可是公婆不願過來接送孩子,偏要讓她要二胎,前段時間居然意外有了,這讓她壓力倍增,特別焦慮,有時會以淚洗面。孩子一不乖她也沒耐心哄,有時候會衝著孩子吼,甚至還揍孩子。

而父母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也才能更好地疏導自己的情緒,更好地與孩子相處。

3.幫助孩子認識情緒,並表達情緒

父母有了穩定的情緒,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父母要幫助孩子認識情緒、定義情緒,比如說,“你臉紅了,握拳頭,這是生氣了”,幫助孩子慢慢了解自己這種情緒是生氣了,其它的情緒也一樣,幫助孩子學習用語言表達情緒,或者用合適的行為來表達。

孩子憤怒時為什麼打媽媽?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憤怒的情緒噴湧而來的時候,孩子很多時候是無措的。父母在生活中可以經常給孩子定義情緒,給情緒貼標籤,我們還可以和他們看一些介紹情緒的繪本。

孩子在看繪本時會認識到,哦,遇到這個情況,書中的小朋友是這個情緒,是這個表情啊,後來她不生氣了,她是怎麼排解掉的呢?通過這樣直觀的學習,也能幫助孩子學習和認識情緒,並且3歲多的孩子可以自如地使用語言了,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小朋友搶了你的皮球,所以你很生氣“......

孩子遇見某種情緒,他的感受可能是模糊的,當父母幫助他用語言描述的時候,他會明白,原來這個感受是有定義的。這樣他就知道情緒是有邊界的,是可以控制、處理的,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幫助孩子認識情緒這個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不要做任何評判,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都要讓孩子去感受,這對孩子的積極意義是:生氣、傷心了、鬱悶了也不要緊,關鍵是怎麼對待這些情緒。

4.讓孩子學會適合表達自己的情緒並學會管理

對人來說,情緒沒有好壞之分,但是表達情緒的行為卻有好壞之分。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一件事:不管你現在體驗的是正面的情緒還是負面的情緒,爸爸媽媽都能理解,也認同你的感受,你可以表達發洩自己的情緒,但這三個原則要遵守: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不損壞財物。

孩子憤怒時為什麼打媽媽?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這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引導。比如一歲半左右的寶寶發脾氣,我們需要抱抱他,安慰他,然後幫他訴說出來:“寶寶是害怕了嗎?”“寶寶是想媽媽了嗎?”“寶寶是不是生氣了?”

而不是說:那個地板惹你生氣了,打它。或者說:媽媽太壞了,打媽媽。

當孩子再大一點,攻擊人的時候,我們理解接受孩子的情緒時,也要設立界限,“媽媽理解你,但是打人是不對的。”引導孩子用一些沒有傷害性的方式宣洩情緒,比如給他一個出氣抱枕、讓孩子奔跑等都是不錯的主意。

在面對孩子負面情緒或者過分的行為時,父母在觀念上要從關注孩子的情緒轉變到關心情緒,並進一步學會幫助孩子疏導情緒,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學會表達和管理情緒,更有助於孩子面對以後更復雜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環境。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家庭育兒的定海神針,當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有足夠的瞭解時,在不同的情況下總能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當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緒可以表達、能夠被接納的時,他慢慢地就會懂得如何與自己的情緒相處了;當孩子學會了情緒管理能力,也就學會了和自己、和世界相處的能力,這比文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

高級育嬰師,兩孩媽媽,有多年母嬰護理經驗,是多平臺原創、簽約作者,養娃的同時跟媽媽們分享育兒經驗和科學知識,享受親子之樂,體驗生命之美

歡迎關注銀花育兒,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原創不易,看完受累點個贊再走吧,也歡迎分享您的育兒觀點和經驗,我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