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之前的國慶節期間,德州儀器(TI)的主要分銷商安富利在公司公告中表示,TI於2019年10月1日通知安富利,其計劃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終止與安富利的分銷關係。TI還決定在2020年底前結束與另外兩家亞洲分銷商(大聯大和文曄)的合作關係。

TI在公司公告中將此次調整描述為其分銷網絡的演進與發展,目的是更加符合其與客戶建立更緊密、更直接關係的策略。

TI歷來擁有大量分銷商。其中分銷商包括Arrow、安富利、得捷電子和貿澤電子。大聯大和文曄是TI在亞洲的主要分銷商。

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2018年,安富利、大聯大和文曄分別向TI貢獻了22.8億美元、20億美元、18.2億美元的收入,合計佔TI銷售收入總額的39%。根據TI的數據,來自分銷渠道的收入貢獻在過去幾年中有所增加,從2014年的60%升至2018年的65%,表明分銷商在其業務經營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從某個角度來看,TI縮減分銷商網絡的行為似乎有悖常理。TI在2017年還取消了“分銷商需求創造”計劃。這項計劃為帶來更多訂單的分銷商提供更多利潤獎勵。TI解釋說,此次分銷商調整是為了擴大其全球客戶直銷和項目支持網絡,將合同製造商、OEM、ODM及EMS廠商納入其網絡。

不過值得注意的地方是,TI與中國中小客戶的大部分業務是通過分銷商進行的,而此次分銷商調整似乎表明,中小客戶市場不再是TI的重點領域,這有可能為中國國內廠商帶來長期結構性機會

而在2020年底前,那些被TI終止合作的分銷商們自然會加大力度向客戶推廣其他公司產品,以減輕失去TI分銷權帶來的衝擊。中小客戶對此次調整可能比較能接受,因為大家擔心失去此前來自TI的產品供應渠道和服務支持,轉向可以提供相似服務的其他廠商則可以緩解這方面的壓力。

如今很多人擔心的問題就是,TI分銷商名單上的分銷商們是否有足夠的額外資源(分銷渠道所需現金流和物流及售後人員),來為目前由安富利、大聯大和文曄對接的所有TI客戶提供所需服務。

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不過,TI強調了,短期內客戶與其開展業務的方式不會立即改變,因為公司結束這幾家分銷商合作關係的時間是2020年底前。從長遠來看,客戶還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繼續與TI開展業務:

  • 直接與TI開展業務。
  • 通過TI在全球(日本除外)的授權分銷商Arrow進行。
  • 在日本,通過Macnica或TED進行。
  • 通過TI門店、得捷電子或貿澤電子進行在線訂購。

由此可見,未來客戶和TI開展業務的渠道將大幅減少,鑑於TI當前在中國內地以及相關地區的大量客戶,很可能有部分客戶選擇轉向其他廠商,從而為國內廠商帶來機會,中國廠商國產化空間廣闊,尤其是對那些擁有清晰技術路線圖、財務/技術實力雄厚的廠商來說更是如此。

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模擬芯片重點:電源管理 IC

模擬芯片根據功能不同可以分為三大類:電源管理 IC、信號鏈 IC 和數模轉換器。在電子系統中,模擬芯片的功能非常多,如信號接收、信號放大、數模信號轉換、穩壓、比較等功能。常見的模擬芯片有運算放大器、數模轉換器、鎖相環、電源管理芯片、比較器等。

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電源管理芯片是在電子設備系統中擔負起對電能的變換、分配、檢測及其他電能管理的職責的芯片,芯片將電源從某一種形式高效且穩定地轉換為另一種形式,例如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將低電壓輸入轉換為高的電壓輸出。

電源芯片主要分為:1. AC-DC 交直流轉換,也就是俗稱的電源管理芯片;2. DC-DC 直流和直流電壓值的轉變,適用於大壓差;3. 電壓調節器:直流和直流電壓值的轉換,適用於小壓差;4. 精密穩壓源:是能為負載提供穩定的交流電或直流電的電子裝置,包括交流穩壓電源和直流穩壓電源兩大類。

電源管理芯片在電子產品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以手機為例,由於每個模塊需要的工作電壓不同,電池直接供電的電壓無法滿足各個模塊的需求,所以採用電源管理芯片調節電 壓是非常必要的,這對於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電源管理芯片存在於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和設備中,應用廣泛。電源管理芯片主要應用於計算機、網絡通信、消費電子和工業控制等領域。此外,汽車電子領域雖然所佔市場份額較小,但是近年來發展迅速。

正是由於應用的廣泛,所以電源管理芯片出貨量在所有類別芯片中排名第一。根據 IC Insights的數據,以出貨量計算的話,預計前五大 IC 類別有四個是模擬器件。而且模擬器件總數將佔 2019 年預計發貨的 3017 億個 IC 總數的 55%。

電源管理模擬器件預計將佔 IC 總量的 21%,出貨量預計為 639.69 億顆,預計將超過排名第二和第三名類別出貨量的總和。

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技術方面,更高的集成度、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強的耐壓、耐流能力以及更高的能效等方面一直是電源管理芯片的發展方向,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也將是推動電源管理芯片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國內領先電源管理IC企業之聖邦股份

聖邦股份自200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模擬芯片的研發和銷售,是國內目前在高性能模擬芯片領域掌握自主核心技術且產品線覆蓋面相對較廣的芯片設計企業。

1、專注設計與銷售

聖邦股份是A股中唯一純模擬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稀缺性高,在產業中處於中上游地位。

公司採用Fabless模式(無晶圓生產線集成電路設計模式)只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和銷售,其餘環節分別委託給專業的晶圓代工廠、封裝測試廠完成。。

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2、產品豐富

聖邦股份業務涵蓋信號鏈和電源管理兩大領域,涵蓋運算放大器、比較器、音/視頻放大器、模擬開關、電平轉換及接口電路、負載開關、LED驅動器、微處理器電源監控電路、馬達驅動及電池管理芯片等1200多款產品。

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3、客戶資源廣質量優

聖邦股份採用“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方式,與北高智、茂晶、豐寶、棋港、新得利、賽博聯等資深電子元器件經銷商形成了長期的合作關係,通過經銷商豐富終端客戶資源實現大規模銷售。

同時,公司和中興、聯想以及長虹等大型終端客戶保持緊密聯繫,實現直接大規模銷售,培育了較大的終端客戶群。

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4、業績重回高增長

大環境尚未全面復甦,由於聖邦股份規模尚小,市場佔有率較低,目前仍然處在自身的發展通道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6億元,同比增長3.99%;實現歸母淨利潤為0.6億元,同比增長47.19%。

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今年公司的中報可以說非常亮眼,尤其是二季度公司收入利潤拐點皆出現。一方面是得益於公司之前的佈局。公司目前有1200多款在銷售產品,廣泛應用在通訊設備、消費類電子、工業控制、醫療儀器及汽車電子領域,當部分行業出現回暖跡象時,公司能夠及時捕捉到機會。

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下,國內終端廠商開始將供應鏈向國內轉移,發揮出下游帶動上游發展的作用,半導體國產替代加速進行。在特殊歷史機遇下,公司在半導體行業下行週期中實現了逆勢增長。

國內優質電源管理IC企業之矽力傑

矽力傑成立於2008年4月,總部坐落於杭州市濱江區聯慧6號矽力傑大廈,公司專注於高性能模擬集成電路的技術開發與產品銷售,提供高效率、高密度的電能轉換技術支持與服務。現已在美國、英國、日本、韓國、臺灣地區以及深圳、廈門、南京、上海、西安、北京、成都等區域成立公司或辦事處。

目前,主要產品:DCDC,ACDC,SSD,LED照明/背光/閃光,PMU,馬達驅動,智能功放,ESD,電池充電,光傳感器等。矽力傑產品由於在高效率和小體積等方面技術領先全球,被廣泛應用於國內外著名終端廠商產品。

矽力傑在全球的筆記本電腦,機頂盒,固態存儲器等領域電源芯片市場份額處於領先地位。於業內率先採用虛擬IDM模式,擁有晶圓製程、IC設計、系統架構與封裝4大自主核心半導體技術,目前已擁有國內外發明授權專利1000餘項(專利申請總量1300餘項)。

TI策略調整,背後是電源IC國產化進程加快

矽力傑憑藉全球市場渠道以及領先的自主技術,已成長為亞洲最大的獨立模擬芯片設計企業。

矽力傑2Q19業績超市場一致預期。2Q19公司營業收入25.2億新臺幣,同比增長4.0%,環比反彈22.8%,高於市場一致預期24.3億新臺幣,主要得益於2Q下游需求環比復甦,淨利潤6.9億新臺幣,同比增長44.4%,環比增長89.2%,超出市場一致預期4.6億新臺幣,主要源於營收增長及投資收益大幅提升。


矽力傑認為今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的加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內終端廠商對供應鏈安全的評估標準,加速了半導體國產替代的進程,矽力傑作為國產模擬芯片的龍頭廠商,在短期內有望率先受益。

此外,5G通信設備對電源管理芯片的功率等級、精度以及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源管理芯片需要在技術及製程上實現迭代升級,催生成長機會。矽力傑將針對不同的通信設備方案搭建更為豐富、完整的產品線,展望未來,矽力傑通信類產品的營收佔比將以20%為成長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