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要问华为哪个部门是任正非最关心的?

我猜是食堂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1994年的时候,有个名叫金森林的新人来到华为的车间工作。当时因为工具简陋,员工需要在车间睡觉,所以食堂的师傅们会为员工送饭。

有一天晚上,一个老头来送饭,金森林以为他就是食堂的大叔。不料一个月之后华为举办新员工大会,老总上台讲话时,金森林愣住了,原来那个食堂大叔就是华为总裁任正非。

别的老总都是派派红包分分股,年会上面跳跳舞。

只有任正非,精心假扮食堂大叔给员工送温暖。



2016年,一张72岁的任正非在华为食堂排队打饭的照片又一次刷爆了朋友圈,任总满脸笑意的端着餐盘落座,和员工共进午餐。

踏进食堂这片神圣的土地,就连老总都要亲自排队,也传为了一段佳话。

而就在这两天,任正非的名字又和华为食堂联系在一起了。

1

据媒体报道,有华为研发员工投诉华为食堂伙食差、定价高、服务不到位,甚至有干部“为民请命”。

对此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回复《告研发员工书》,表示:

“研发人员也不是天之骄子,不能要求别的部门对你过度的服务。”

当事干部“可以抽调去帮厨三个月,以去实践他的建议,直到实现再回到研发岗位”。

而听到个别员工胆敢对公司食堂发难,“食堂大叔”任正非也坐不住了,第一时间出面力挺《告研发员工书》。

“此文写得何等好啊!希望研发及海外代表处的员工学习一下。你们都是成人了,要学会自立、自理。我们是以客户为中心,怎么行政系统出来一个莫名其妙的员工满意度,谁发明的。员工他要不满意,你怎么办呢?现在满意,过两年标准又提高了,又不满意了,你又怎么办?满意的钱从什么地方来,他的信用卡交给你了吗。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多辛苦一些,让客户满意,有了以后的合同,就有了钱,我们就能活下去。员工应多贡献,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我们的一些干部处于幼稚状态,没有工作能力,习惯将矛盾转给公司,这些干部不成熟,应调整他们的岗位。海外伙食委员会不是民意机构,而是责任机构,要自己负起责任来的,而不是负起指责来。国内后勤部门要依照市场规律管理,放开价格,管制质量。全体员工不要把后勤服务作为宣泄的地方,确实不舒服要找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天涯网。

谁敢跟我老任苦心经营了多年的华为食堂对着干?那是不行滴!

其实像华为、BAT(百度、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食堂,从前一直是坊间盛传、人皆向往的奢华宝地。

每一张网爆的XX公司食堂照片,都让人垂涎欲滴同时感慨自己才疏学浅,悔恨上大学时打了4年游戏,于是这辈子也无法成为这些大企业的一员,享受不到这种种天之骄子的待遇。

不过现在也有很多人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们回头想想自己没有餐补、加班叫外卖也不报销的公司,心里就会恶狠狠的嘀咕一句:

“这样的公司,谁会给他好好干?!”

工作推诿、加班拖延、背地里讲领导坏话,甚至大言不惭的煽动周围的同事一起“争取权利”。他们的嘴边总是挂着“老子/老娘下个月就不干了!”,总觉得公司“对不起”自己,自己把青春浪费在这里,却丝毫得不到补偿。

扭捏委屈着哭闹“不公”,就像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等待着公司政策安慰、领导加薪挽留。

这可能吗?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2

之前南京一个95后刚进入职场的小伙子在网上发帖问:

“接客户该不该坐地铁?”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原来是这个小伙子被老板安排去接客户,等客户到机场后,小伙自作主张提出带客户去坐地铁。理由是“打车会堵车”。他没想到虽然把客户按时接回了公司,还是被老板骂了。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网上那些动不动就裸辞的霸气95后,大家都见识过了。

这个小伙子当然不服气,还晒出了和客户微信对话的截屏,表示自己事后和客户解释过了: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人家客户都没说什么,对我还很客气,我们领导凭啥骂我“不带脑子”?

没想到原本还是站在小伙子一边的很多90后、95后网友看了这条聊天记录,也忽然“倒戈”了:

“人家罗总对你一个职场小白的客气话听不出来?”

“你这样问客户,客户只能这样回答,难不成还能说自己不怎么愉快?”

“这个只能理解成大人不记小人过吧!还晒出来丢不丢人,这情商太低了吧!”

可见“今天又被老板骂了”,打这张同情牌已经不管用了。

不管你是刚毕业进入公司的年轻人,还是人到中年的老油条,做一个“职场巨婴”,只会招人厌烦。

不懂商务礼仪是个人素质有待提升,影响了生意的确是一个新人无法补偿的集体损失,这个95后小伙却只看到了“以后做事带点脑子”,自己就不高兴了,还要到网上发帖讨公道。公道没讨到,一记记来自社会的重锤,或许会砸得他有点恍惚:

在家我爸妈都不敢这么说我,老板怎么能这样“羞辱”我呢?

我是来打工赚钱的,不是来受窝囊气的!现在的网友都怎么了,竟然都站在“剥削者”的一边?

工作上还没做出什么像样的贡献,加个班、被领导说几句就已经怨声载道了。上司不在的时候还要把这种怨气传染给其它人。

“巨婴”们不知不觉,就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那种轻视集体利益,终日在耳边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用哭闹博取关注,只为了哪怕多一点点蝇头私利。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俗话说上班了“脸皮要厚一点,脑子要活一点”。

这样整天用来动歪脑筋的“低维大脑”,还真不如不带。

3

再说说创业。

总有血气方刚的创业者,对我们这些评论者带有蔑视和敌意。

“自己没创过业的人,没资格评论创业者!”

不,那是你成功之后。在你创业的道路上,任何人都可以对你品头论足。

就像至今还拖欠我199块押金的ofo小黄车,我可以大声骂

“你这个骗子!”

而即使你有一天成功如马云,我们还是有资格评论,只是不太敢了。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改革开放以来,别管是IT、金融哪个“朝代”,创业者几乎都是在一片骂声中成功的,毕竟把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不是什么值得歌颂的事。

所以现在很多创业者普遍信奉两句话“脸皮要比打工者更厚”,“莫以成败论英雄”。

不过脸皮真的厚到一定程度的“创业家”,恐怕很难以英雄自居了吧。

比如刚刚被法院“限制消费”的罗永浩。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罗永浩被戏称作“科技圈最会说相声的人”,和那些“最会演说的人”不同,罗永浩每一次公开发言的可信度似乎都不高,跟听相声似的,图一乐呵。

终于,烧光了几十亿,拖欠员工工资、供应商货款的罗永浩今日被爆出出现在丹阳市人民法院发布的限制消费令上。罗总出行时,不得选择飞机、列车软卧、以及轮船二等以上舱位的交通工具。

其实在国内,罗永浩的名气不输小米雷军,我问过几个女孩子,都多多少少知道他和他的锤子手机。曾几何时,他的名字还和“情怀”二字紧密连接。那时罗永浩总是强调自己做手机是本着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他的著作《我的奋斗》、同名主题演讲在全国高校大规模巡回,讲述了多少“草根逆袭”的故事,让多少人萌生了毕业之后独立创业的念头,这也让他的身份在科技创业者以及“公知”之间模糊不清。这期间,他砸西门子冰箱、质疑方舟子,顺利成为了又一个国产意见领袖、自媒体“大V”。

可是当我们仔细回顾罗永浩的“创业史”,好像并没有他说的那么精彩。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在创立锤子,手机销量连年惨淡之后,罗永浩又想涉足电子烟,结果又撞上了最严监管政策。

可以说罗总的创业选择、机会判断如果让行内人来评分的话,一定是“不及格”。

凭什么他能鼓吹引领“创业思维”近十年?

还不是脸皮太厚。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且不说“锤子手机”听上去就是个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业概念,“锤粉”又是如何把荒诞消费主义诠释到了极致。单单是看罗永浩的几篇“自白”文,就让人难以置信如此成熟的现代商业体系中,还会有他这样肤浅地自我标榜、喷云吐雾从来不打草稿的人。

就在11月3日晚上,罗总又一篇“自白”上线了!看完之后不得不感叹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家虚拟的澳门皇家赌场,而他自己就是那个在线发牌的性感荷官。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罗永浩说:

“会继续努力,在未来一段时期把债务全部还完,哪怕以‘卖艺’之类的方式。”

他坚信即使自己被限制消费了,还是会有忠实粉丝会听他的段子,买他的书,对他的巡演趋之若鹜,手机卖不出去,“卖艺”也能维生。

Oh sorry,手机也不是一定卖不出去了,换个贴牌咱照样卖。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不过最让我佩服的还是罗总在这篇心虚到极点“自白”里,依然能拽上俩名人自我标榜。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这也算是某种绝活儿了吧。

话说回来,我不觉得罗永浩在创业之初就是没有梦想和原则,咬定用“厚脸皮征服一切”的那种人。

但是连续几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堆积如山的谎言和无法兑现的承诺,无数个睡不着觉的夜晚,也许逐渐让罗永浩练就了一身皮糙肉厚的护甲。

他说,公开出丑可以克服自身各种心理障碍。

他说,有出息的男人,需要气氛悲壮一点。

他说,不被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去实现的。

一句句的“罗氏语录”,越来越像是失败者的托词。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他开始笃信创业是一种空口白牙的坚持,只要挺过一波“舆论”,又会有“傻子”送钱来。他和ofo戴威、乐视贾跃亭一起走进了那个干瘪的创业内核,一条四处碰壁的死胡同。

尽管他们都曾无数次的在公众面前为自己加油鼓劲,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看起来仍然喜欢这个“百折不挠”的自己。

可实际上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华为食堂遭“嫌弃”?打工创业,别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说到底。

打工者尽早敲碎自己那颗玻璃心,“让脸皮更厚一点”。

创业者少些油嘴滑舌,“让脸皮更薄一点”。

或许才能被自己,也被更多人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云音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