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變法徹底失敗,為何在教科書中,人們卻對王安石評價很高?

其實,“三冗”問題是林大欽指出的。話說,在嘉靖十一年二月,林大欽赴京參加會試,被錄為第十二名進士,是年三月參加廷試。《廷試策》中直指時弊,指出“昏混衰世之政”可概括為“三冗”,即冗員、冗兵、冗費。也就是:多餘的官員,多餘的官兵,多餘的經費。

王安石變法徹底失敗,為何在教科書中,人們卻對王安石評價很高?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宋朝時的王安石變法,但是,卻沒有深入瞭解過這個變法到底是怎麼樣的,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它。

由“三冗危機”引起的財政虧空,迫使政府不斷增加賦稅,除繳納名正言順的“兩稅”之外,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給民眾造成沉重負擔,加之連年戰事和頻繁的自然災害,百姓苦難,怨聲不斷。1069年,王安石大力興起變法運動。

王安石變法徹底失敗,為何在教科書中,人們卻對王安石評價很高?

他的變法主要分為了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關於理財方面的。俗話說得好:“民不加賦而國用饒。”如果,不加重對老百姓的賦稅,而想增加財政收入的話,那麼,就必須要從有錢人身上下手。所以,王安石在理財這一方面的改革中,主要是調整階級關係和統治階級內部之間的關係。

在這一部分裡,王安石主要採用了三種方法。

首先是青苗法,在每年青黃不接的時候,由官府出面,借一些錢給農民應急,並收取百分之二十的利息,以此,達到讓農民免受地主的剝削,增加財政收入的目的。如果,放在現在來看的話,王安石所提出的利率很高,因為,現在我們借錢的利率一般都是千分之多少。

如果,農民覺得政府的利息太高,可以選擇不借。但是,一般來說,他們不跟政府借錢的話,就得跟地主或者高利貸借錢週轉了,他們的利息收取更高,是本金的百分之兩百。所以說,王安石出臺了這個措施,把地主和高利貸等人弄得可慘了,他們沒辦法再盤削人民了。

王安石變法徹底失敗,為何在教科書中,人們卻對王安石評價很高?

其次,是募役法,政府向那些應該盡義務服兵役但卻不想服役的人,收取一定的免役錢,以此,減輕農民身上的負擔,保證農民的農作生產時間。接著是方田均稅法,政府按照每戶土地的肥沃程度收稅,肥沃的土地收多點稅,貧瘠的土地則少收一點,官僚和地主都不例外。

最後,是市易法,政府設置一個叫做市易務的部門,專門負責收購市面上商家囤積在貨倉裡賣不出去的產品,然後,等到市場增加對這種產品的需求量了,再轉手賣出去。王安石這一做法,不僅大大避免了大商人壟斷市場的情況出現,還穩定了物價和促進了商品的流通。

王安石變法徹底失敗,為何在教科書中,人們卻對王安石評價很高?

第二個部分是軍事上的調整。在這個部分中,王安石主要作出了兩方面的調整:

第一個方法是保甲法,這個方法就是政府組織農村裡的住戶,每十家(後來改為了五家)住戶為一個保,五個保為一個大保,十個大保為一個都保。如果,住戶家裡有兩個青壯年男人的話,那麼,就選出一個人為保丁,並讓他們在閒暇的時候練兵。

平日裡幹農活,到了戰爭的時候,則收編進軍隊裡,抵禦遼軍的侵略,以此,減少朝廷軍費的開支。這種士兵也叫作民兵,他們是專門負責保衛自己家鄉的。有人說,中國人對於家國概念不大,鄉土情結深重,所以,最適合訓練這樣的軍隊了。

王安石變法徹底失敗,為何在教科書中,人們卻對王安石評價很高?

第二個方法則是將兵法,朝廷把禁軍的駐紮地固定在一個地方,然後,制定出訓練的時間和日程,對士兵們進行操練,以此,充實邊防力量,防止外敵入侵。

第三個方面則是在教育上的改動,王安石大力改革科舉制,廢除只需要死記硬背的明經,改為考察明法;整頓太學,把學校變成一個為變法造勢,培養人才的地方。

儘管,王安石的變法看起來是那麼的美好,貌似帶領著人民朝著幸福的莊康大道走去,但是,可惜沒過多久以後,他的變法就宣告失敗了。他失敗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為,他的改革沒有在先祖們的規矩基礎上進行,導致其脫離了理論基礎,對百姓產生了危害。

王安石變法徹底失敗,為何在教科書中,人們卻對王安石評價很高?

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他的變法觸及到了地主們的根本利益。所以,在司馬光掌握政權以後,王安石的一系列變法措施就被廢除了。

在歷史上,史學家們對於王安石的變法評價並不高。有的一些的史書,甚至,把王安石當成奸臣來寫的。因為,原本宋朝的社會矛盾並沒有那麼嚴重和激烈,但經過王安石的一番變法以後,不僅各種矛盾一下就被激化升級了,還使得朝廷上的大臣割裂成了兩個黨派,紛爭不斷。

所以,才會有人說:北宋之所以會滅亡,都是因為王安石的變法搞出來的。

王安石變法徹底失敗,為何在教科書中,人們卻對王安石評價很高?

但是,在教科書裡,人們卻對王安石的評價很高,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原因都是因為我們誤讀了列寧的選集。當年,列寧為了向俄國人介紹王安石,說明王安石的身份,就在書中用括號說他是“中國十一世紀時最偉大的改革家”,但其實,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們,並沒有給過王安石這麼高的評價。

【《宋史》、《北宋的“三冗危機”》、《王安石變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