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愛學習,但我是個好孩子”:別讓“叛逆期”毀掉孩子

01

最近,某教育平臺,接收了這樣一個案例。

張女士的女兒16歲,正讀高一。

然而近期成績退步,還經常和老師頂撞。並且在學校常因為頭髮不符合學校要求,受到批評。

如果哪個老師說了較嚴重的話,那這門課就乾脆睡覺,不聽講,作業不寫。

一系列行為讓張女士十分頭疼。

叛逆,正成為十幾歲青少年的主要特徵和代名詞,它意味著“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父母的監護。

由於年齡太小,心智和語言能力尚不成熟,孩子的前兩次叛逆,並不足以引發明顯的“破壞”。

而在12歲開始的這一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更加突顯,開始有意識地維護“自我”邊界,不再甘心當父母的“棋子”。

父母要想陪孩子平穩度過,就必須懂得這時期所特有的關鍵特點,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遺憾的是,很多父母只覺察到了孩子這一時期的叛逆,卻極易忽略他們成長的關鍵。

“我不愛學習,但我是個好孩子”:別讓“叛逆期”毀掉孩子

02

“叛逆期”,其實根本不是叛逆

叛逆期是孩子自我意識顯現的重要時期

《超級育兒師》有一位名叫李卓卿的女生,上初中之前非常乖巧,是爸爸媽媽的認可的“乖孩子”。自從初中後,變得十分任性。

首先,媽媽要看女兒作業,叫她“找出來看看”,李卓卿不僅一把奪走媽媽手裡的文件夾,還一臉不情願地說“不給你看”。

看電視時,也不再遵守“看十分鐘就關掉”,而是不停地“再看十分鐘”、“再看十分鐘”,以致氣得媽媽強行關電視時,還發生了肢體衝突。

嚴重的網癮,不想寫作業,一談作業就撕本子…李卓卿突然的變化,讓父母完全不能理解。

心理學稱孩子這一時期的表現為“自我同一性”,就是說,“我是誰”,“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成為孩子此時關注的重點。他們嘗試感受自己的需求、情緒、能力、目標,並試圖將它們整合統一。

這個時候,他們不再以父母的意志為自己的意志,不再以父母的感受為自己的感受。而是有意識地通過“唱反調”,將自己從父母的“母體”中分離出來。

榮偉玲老師稱此時為“孩子心理肌肉的養成期”。

“我不愛學習,但我是個好孩子”:別讓“叛逆期”毀掉孩子

叛逆期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重要時期。

文學家史蒂文森說:青年期完全是探索的大好時光。

認知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腦的杏仁核是影響青少年發展的主要區域之一。

杏仁核掌管情感部分,喜歡追求驚險,和刺激的體驗。

也就是說,青少年時期,孩子會本能擴展熟悉領域,不斷嘗試和發現陌生新區域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孩子會刻意嘗試各種跟以前不同的事物。

特別是那些他們沒有體驗過,沒有觸碰過的事物,在這一時期,會成為令他們著迷的“新寵”。

有個閨蜜A,從小學就是文靜的乖乖女,很符合老師父母的期待。

上了高中,她“畫風突變”。先是把規規矩矩的校服裁改成奇形怪狀的“潮服”,然後又在網上結識了一些“社會青年”。

每天放學後,跨上那群人的摩托車,隨風揚長而去。騎到離學校較遠的地方,大家就靠牆站成一排,單腳撐牆一邊抽菸一邊聊天。

A說那時候覺得自己“酷斃了”,現在想來覺得“沙雕爆了”。

“也不知道那時候怎麼想的,就覺得很新鮮,那會覺得上課都無聊死了”。

父母眼中“叛逆”的行為,很多時候正是孩子對未知領域不斷探索的過程。就像《紅樓夢》劉姥姥逛大觀園,對什麼都感到新鮮好奇,想摸摸看看。

這一時期孩子的行為並不能代表他們真正的喜好,因此嚴防死守式打壓,只會使他們“變本加厲”,更加逆反。

“我不愛學習,但我是個好孩子”:別讓“叛逆期”毀掉孩子

03

這樣陪伴,更能平順陪伴孩子度過叛逆期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全國上癮與物質濫用中心調查顯示,12至17歲的青少年之中,每週和父母共進晚餐次數超過5次的,比每週共進晚餐低於2次的孩子,接觸菸酒、毒品的概率低得多。

父母的陪伴,才是降低孩子“叛逆”的關鍵。

叛逆期的孩子,更像是一團打結的麻繩,看似複雜,但只要找出繩子的一端,順勢而為,就可化解。

第一、聽懂孩子的“話外音”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細心的父母可以發現孩子微妙的變化,弄清沒有明說的思想感情,這裡所需要的技巧是及時抓住孩子隱藏在內心的微小的線索。”

在魯道夫·德雷克斯的著作《孩子:挑戰》裡,有個男孩剛組裝成一個書架,媽媽鼓勵他“真棒”,他卻一把推了書架大喊“一點都不棒”。媽媽雖沒有說什麼,卻保持了難得的沉默,沒有責怪他“不懂事”。

因為這個男孩是一個對自己很嚴苛的人,很難對自己滿意,希望媽媽給予修改意見,讓自己做的更好。因此媽媽誇獎他時,他覺得是一種基於不瞭解他而產生的忽視。

如果他的母親不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或許會覺得他是一個脾氣乖張,性格古怪的孩子。

當孩子說“你煩不煩”,是在表達“我需要自己的空間”而不是真的討厭父母;當孩子說“你別嘮叨了”,是在向父母證明“我已有能力判別是非,不需要擔心”;當孩子說“你說的對,我錯了還不行嗎”,其實是在表達委屈:你就不能尊重一下我的想法?

沒有孩子會拒絕父母瞭解自己,他們拒絕的,只是裹著“瞭解”外衣的“掌控”。

那些看似懂事和倔強的臉龐之下,都躲著一顆等待父母去深究的含蓄的心。

“我不愛學習,但我是個好孩子”:別讓“叛逆期”毀掉孩子

第二、聰明的教育,是悄悄融進孩子的興趣裡

前段時間,網上一位父親面對女兒早戀時的做法火了。

準高三的女兒喜歡上班長,這位父親不僅沒有反對,還“出謀劃策”:

“現在的男孩子都喜歡苗條的,你要是瘦下來,他肯定會特別關注你”。

“你把古箏再拿起來練練,班長知道了,肯定對你刮目相看”。

“班長去清華,你是不是考到北京的學校,才有機會和他發展啊?”

最終,女兒不僅以639的高分去了傳媒大學,還成功減重30斤,同時又因晚會表演古箏被冠以“古典女神”的稱號。

至於有沒有拿下班長,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女兒重拾自信,而且身邊不乏追求者。

不難想象,如果這位父親上來就嚴詞指責女兒的不專心,或許會引得女兒“破罐破摔”,更加厭學。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孩子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

如果教師誘導孩子學習好榜樣,鼓勵仿效一切好的行為,孩子身上的所有缺點就會沒有痛苦和創傷地不覺得難受地逐漸消失。

知乎有個網友在初中時期,迷上了單機遊戲。當時沒有漢化版本,網友玩的很吃力。

媽媽見狀,不僅沒有阻止,還“旁敲側擊”:多背背單詞呀,單詞多了還愁遊戲玩不溜嗎。

於是,他開始每天背單詞。隨著掌握的單詞越來越多,網友打遊戲的時間,慢慢被看英文小說所替代。

後來網友回憶起這段經歷,至今都感謝媽媽沒有強行阻攔,而是順著他,見縫插針將學習和他當時的興趣點相結合。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找出孩子的目標和自己對孩子目標之間的共同點,順著孩子心意的同時,悄悄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我不愛學習,但我是個好孩子”:別讓“叛逆期”毀掉孩子

第三、儘量不壓抑孩子的需求

索福克勒斯在《殘篇集》中說過:絕大多數人活在世上,就是因為世上存在著希望。

同理,總是抱著“為孩子好”,卻動輒否定孩子需求的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壓制了他們的希望,使他們更加逆反。

北大心理學教授徐凱文,曾經做過這樣一個針對年輕人

“自殺干預”的實驗

通過研究,他發現大多數有自殺傾向並準備實施的年輕人,與父母的關係極為壓抑,通常都是父母說一不二,沒有反駁的餘地。

於是,每當有大學生準備跳樓時,徐凱文教授的“自殺干預”小組會迅速通知其父母來到現場,並被告知無論當事人向父母抱怨什麼,父母都要一併接納,並且向當事人承認“是我們的錯”。

不出意料地,在每個當事人的需求被表達和允許後,情緒開始變得緩和,不再一心尋死,想要自殺的念頭臨時得到了控制。然後再被送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疏導。

有時,父母總認為孩子“不聽話”、“叛逆”是個很複雜的大問題,需要非常正規專業的手段來解決。卻不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解藥,合理範圍內,儘量少壓抑他們的需求,就能化問題於無形。

比如,早上孩子不想吃的營養品,那就不吃;孩子放學不想回家,要去同學家一起寫作業,那就去寫;孩子想學跳舞,不想學鋼琴,那就去跳……

每一個父母,都應該學會容忍孩子的弱點。

“我不愛學習,但我是個好孩子”:別讓“叛逆期”毀掉孩子

04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最大的動力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則暖心的新聞:

美國有個網紅法官,審案依據的不是冰冷的法律,而是溫暖的人情。

一位西班牙移民過來的媽媽,因超速被審判,由於不會講英語,帶著兩個孩子來庭審,其中一個小男孩才8歲。看著這一家三口,網紅法官做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把小男孩叫上來,跟他閒聊起來。

網紅法官問小男孩知不知道媽媽超速的情況,小男孩說媽媽並不知道自己超速了,他當時在車上,也不記得警察讓媽媽靠邊停車的事。

由於事先了解了事實真相,我們都知道小男孩說了謊,本以為網紅法官會直接戳破小男孩的謊話,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卻問小男孩是不是記錯了日期。

小男孩大概也知道說謊並不對,網紅法官給他遞了個臺階,他猶豫了一會兒,就承認了錯誤,並道出說謊的原因是媽媽付不起罰款。

多懂事的孩子,小小年紀就知道媽媽的不容易。網紅法官聽了他的話後,鄭重其事地站起來,像對待同輩一樣,跟小男孩握了手,誇他很懂事,長大以後,肯定能成為了不起的人。

網紅法官取消了對這位媽媽的判罰,小男孩高興地回到媽媽身邊。

看完這則新聞,我忍不住為網紅法官點贊。道理可以講給人聽,但要讓人真正明白,還需要他自己去體悟。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在激勵中一點點變得比過去的自己更好。用孩子的過去定義未來,是父母最大的狹隘。

好的教育,就是不輕易下結論。孩子永遠擁有很多可能性,我們不能因為他們暫時的問題,就否定他們的一生,因為無論多麼叛逆的孩子其實都很聽話,他們會無條件地接受你的一切評價,再用一生替你去證明。

只有父母不把孩子這時期奇怪的溝通方式當成叛逆,而是給予平等的姿態、適度的距離、溫和的關愛,沒有哪一個孩子遇到問題時不想跟父母交流的。

教育,是一場雙向成長,叛逆期更是一次孩子教父母用質疑態度看待生活的過程。

其實只要父母多問幾次“為什麼”,多想孩子背後的真實意圖,叛逆期並不是“頭疼期”,而是秒變父母與孩子情感加深的催化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