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如同睡眠,但不祈祷也很重要,这是不是矛盾?

在《旧约》里,我们知道有些先知热情,爽直,善于言辞,而有些先知天生嘴比较笨,但是善于思考,甚至能够进行写作。而耶稣兼具思考和善言,跟别的先知一样,他喜欢在僻静的地方祈祷,这是更能渗入灵魂,接近天国,倾听来自上帝声音的方式。所以当他的门徒都疲惫不堪而进入睡眠时,耶稣就独自一人走开,在无比安静的地方进行祷告。

祷告对于耶稣来说,是如同睡眠一样的需求。

祈祷如同睡眠,但不祈祷也很重要,这是不是矛盾?

当人们看到耶稣身上类似神性的东西,人们也会渴望跟耶稣一样能够接触上帝,所以他们会询问耶稣是如何进行祈祷的,但是耶稣的回答却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不祈祷也是极其重要的。”耶稣说。

不祈祷,那要如何表达对上帝的虔诚呢?人们对神的敬仰总是需要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仪式化的东西,不然,好像无从表达自己。

祈祷如同睡眠,但不祈祷也很重要,这是不是矛盾?

耶稣却认为,去模仿身边的人的行为是无意义的。当一个人大声祈祷的时候,当一个人说自己的祈祷是为了他人的利益的时候,这种方式恰恰都不符合上帝的意思。因为他们在众人面前长篇大论的目的是吸引别人的注意,如果真的诚心面对上帝,那就应该独自一人前往一处,只有上帝才能听到你的声音。

耶稣这样说从心理学上解释也是对的,因为人一旦面对大众的时候,很多时候就会哗众取宠,而不会说真心话。毕竟人更加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好的一面,虚伪地展现大众乐意见到的那种样子。

祈祷如同睡眠,但不祈祷也很重要,这是不是矛盾?

但是如果真的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以虔诚之心面对全能的上帝,才会把真实的自己表达出来。所以“不祈祷也是极其重要的”的意思更多是不要形式化,不要以虚假的面孔获取关注,而遗忘了自己真实的内心需求。这才是耶稣真实的意思,而耶稣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喜欢独处,喜欢在僻静的地方祈祷。

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理解耶稣的话,可见长篇累牍,高谈阔论的祷告词是不必要的,因为陈词滥调并不容易理解,跟上帝祈祷要用朴实的真诚的语言。

祈祷如同睡眠,但不祈祷也很重要,这是不是矛盾?

那祈祷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祈祷要以赞颂天父开始,接着请求天父以及天国的尊荣永保于一切之上,最后才为自己的需求祈祷。

其次,不要忘记,如果自己不准备原谅别人,就不要希冀得到上帝的宽恕,上帝只有你真心爱别人和宽恕别人的时候才会听见你的祈祷并宽恕你的过错。

最后,不要怀疑上帝的存在。

这是耶稣教导人们靠近上帝的方式,从之前形式化的仪式里面脱离出来,更加注重内涵,依从心灵。

祈祷如同睡眠,但不祈祷也很重要,这是不是矛盾?

其实从摩西律法以来,都提倡要过言行一致的生活,而形式化的东西恰好就是把对上帝的仪式尊敬和实际的生活方式脱离了。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耶稣对信仰的理解趋于内在化的需求,而不是流于表面。

而信仰的本质也是人类内在化的心灵需求,形式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全部。

在听耶稣布道的人群中,法利赛人喜欢用长袍把自己包裹,让自己跟普通人区别开来。他们觉得自己更加优秀,比较自大,觉得上帝是喜欢自己的。法利赛人是犹太宗派,只从字面意义解释摩西律法,而不甚注重道理。

他们也避免跟他们认为有罪的人接触,甚至不会向这些人购买食物。

祈祷如同睡眠,但不祈祷也很重要,这是不是矛盾?

比如类似收税官这样的人,法利赛人一般都离收税官很远,并且大声祈祷,感激上帝没有让他成为一个税吏。而收税官一般羞愧地低下头,对上帝放声大哭,祈求上帝原谅他,可怜他,帮助他。

耶稣认为,像法利赛人那般自视过高的祈祷一般毫无所得,但是如果收税官能够谦恭地祈祷,也能得到上帝的帮助,所以收税官最终也会在上帝的帮助下走上正途。

耶稣把有罪的人纳入自己的信仰体系里,并且认为上帝会爱这样的人,这是跟旧约很大的不同。

这当然也是耶稣被严守戒律形式的犹太宗派仇视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