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上窯村集體經濟發展闖出新路子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以前,我們村子裡的村民基本靠養牛養羊賺錢,每家每戶一兩隻(頭)牛羊,到頭來錢沒掙上,牛羊卻把山上的林子、草地啃壞了,有的人家把擠的牛奶釀成酸奶拿到城裡面賣,但賺不了大錢。”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斜溝鄉柏木溝景區停車場看守師傅說。

“確實,前些年,我們村由於地處腦山地區,受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信息閉塞等因素制約,村民靠天吃飯、收入單一,村上除了那點轉移支付和工作經費,賬面沒有一分錢,現在可不一樣了……”上窯村黨支部書記肖生玉說。

如今的上窯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村民收入與日俱增,村子裡和諧安詳、生機盎然,然而這一切的變化始終離不開村黨支部的核心引領。

為改變村容村貌,加快鄉村振興步伐,2017年,村“兩委”在鄉黨委、政府的指導下,確定了“自然資源+項目資金+集體經濟+脫貧致富”的發展思路,以上窯村扶貧產業園為村集體經濟基礎支柱,打造斜溝鄉柏木溝景區,帶動全村群眾搞好農家樂、種植養殖致富。村“兩委”也清楚地認識到,實現這個願望還是要靠大家,千萬不能單打獨鬥。

“一開始,大部分村民的發展意願很強烈,聽到要發展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共同致富,村民們都嚷著要種點啥養點啥,想法都比較單純,少部分群眾對於這個項目是懷疑的。窮山僻壤的怎能一下子變樣?甚至極個別群眾還持反對態度。”肖生玉說。

村黨支部以發動黨員為切入點,積極在群眾當中做好宣傳動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同時,村“兩委”積極落實為民代辦制、坐班制等進一步融洽黨群、幹群關係,支部發展思路得到村民充分支持,形成了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的發展局面。

村“兩委”積極爭取併合理使用1590萬元東西部扶貧資金,運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規劃建設,著力推動柏木溝景區項目和光伏產業項目,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打造“柏木溝景區”品牌。同時,村“兩委”組織村民代表對項目設計、資金來源、後續管理等事項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和討論協商,將項目實施地點、項目規模、資金來源情況、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建設情況等及時公示,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參與,讓群眾隨時掌握“把錢是否用在了刀刃上,把力是否使在了關鍵處”。

通過縣鄉村三級共同發力,2018年,上窯村致富帶頭人籌資成立的伊瑞旅遊有限公司對景區實行市場化運作,當年村集體收入達10萬元。2019年進一步擴大規模,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9.7萬元。另外,村黨支部將“村裡主導、村民主體,示範引領、產業帶動”理念貫穿於整個發展過程中,鼓勵村民開辦“農家樂”,以自助旅遊、民俗體驗等方式,增加群眾收入,已建成運營的“農家樂”12家,每年每戶增收達7萬元。同時由伊瑞旅遊有限公司承包耕地13.3萬平方米種植油菜,打造油菜花觀光基地項目,有效帶動農家樂、農副產品等多項增收項目,多元化發展模式使得集體經濟穩步提升。

如今的上窯村,群眾的口袋鼓了,村裡的賬面有錢了,組織建設和村民自治同步發展,生態保護和產業興旺協調推進,上窯村已然成為了基層黨組織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發展理念的一個生動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