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楚最無罪”,司馬遷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這番話是范增對項羽說的,那麼他說的有無道理?

“秦滅六國,楚最無罪”,司馬遷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從當時的環境來看,這應該只能算是一種說辭和出兵藉口,但從春秋戰國五百年的歷史來看,楚國確實是最冤的嗎?

人們支持和同情楚國,其實是因為楚國在最後滅國之戰中頑強和慘烈。戰國末期其實只有趙國和楚國還能對秦國構成威脅,不同於趙國的自毀長城,楚國即使在最後關頭仍然君臣團結上下一心,楚王熊負芻被俘後,曾在秦國為相的昌平君仍然在淮南一帶堅持抗秦直至戰死,可見楚人抗戰之慘烈。

楚國最冤之處,首先因為楚國是絕不比秦國差的強國,除了秦國,魏齊等國均與楚國互有勝負。蘇秦曾描述楚國“楚,天下之強國也......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可見無論是領土、人口還是資源,楚國的家底最為雄厚。這樣一個大國,最終以極其慘烈的方式結束自己的存在,當然令天下人扼腕。

“秦滅六國,楚最無罪”,司馬遷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更重要的是,楚國的敗不是在公平較量中輸給秦國的。秦國數次欺騙楚國,如公元前312年張儀騙楚懷王,以與齊國斷交為條件,交換秦國商於六百里,楚懷王中計,與齊國斷交只得到六里土地。雖說兵不厭詐,但這種直接欺騙王者的行為自然不那麼光彩。

更為人不齒的是,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約楚懷王武關會盟,商議兩國修好大計,結果楚懷王一到武關就被扣留,堪稱現實版的“農夫與蛇”。楚懷王最終客死秦國,實在是難看。

實際上楚懷王自己也稱得上悲劇,公元前312年第一次被張儀欺騙後,楚懷王發動丹陽之戰結果戰敗,不久後又“悉國兵復襲秦”發動藍田之戰,也就是說楚懷王集中舉國精銳孤注一擲,前期進展順利,楚軍不僅收復漢中,還攻克武關,達到了距咸陽不過百里的藍田。

“秦滅六國,楚最無罪”,司馬遷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如果楚國能繼續打下去,即使不能滅秦也能使秦國元氣大傷,可就在此時韓魏聯手陰了楚國一把,楚國腹背受敵,藍田之戰被秦軍反推一波,損失慘重,不過對於這樣的失敗,楚國人自然不服氣。

秦國兩次以國家名譽為代價,雖然戰勝了楚國,卻為楚國乃至天下人鄙夷,也為後來楚人起義埋下伏筆。

“秦滅六國,楚最無罪”,司馬遷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不過范增向項羽強調這一點,不過是楚國人增加自己的悲劇情節,併為哀兵之計,六國中真正無辜的,其實是一向與秦國交好卻不與五國聯合的齊國,就這樣依然逃不過被滅國的命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齊國咎由自取,並不值得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