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第一女將,清軍眼中的女魔頭,沒想到卻成為內鬥的犧牲品

《蘇三娘行》:東家西家走且僵,路人爭看蘇三娘。靈山女兒好身手,十載賊中稱健婦。猩紅當眾受官緋,縞素為夫斷仇首。

這是一首記錄蘇三娘“為夫報仇”的古詩,是一位叫龍啟瑞寫的。當時龍啟瑞是朝廷命官,他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為一個天地會、太平天國的人物,寫一首詩進行歌頌,足見蘇三孃的事蹟在當時廣為流傳。那麼蘇三娘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她和天地會又有什麼關係,最後為何又加入太平天國呢?

太平天國第一女將,清軍眼中的女魔頭,沒想到卻成為內鬥的犧牲品

蘇三娘,廣西欽州靈山縣人,出生於武術世家,從小就跟父親學習刀槍拳棍,擅長使用雙刀。有一天,蘇三娘和父親在橫州百合圩街頭賣藝時,被當地的地痞流氓調戲,蘇三見義勇為,挺身而出驅散地痞流氓。蘇三孃的父親覺得蘇三是個可以託福終身的人,於是就把女兒許配給蘇三。

1850年,在太平天國起義前夕,兩廣地區天地會形勢非常嚴峻,蘇三不堪官紳的欺凌壓迫,加入天地會。後來蘇三和張嘉祥、李士昌在百合圩秘密建立廣義堂,打著“劫富濟貧”的旗號,一時名聲大振,聚集了幾千會眾。後來蘇三率領會眾進攻靈山和合浦,但都失敗了,李士昌戰死,就在這時張嘉祥背叛廣義堂投降了清軍,蘇三也被當地團練設計捕殺。

蘇三娘得知丈夫遇害後,悲傷不已。她立即召集會眾,親自率領大部隊,手提大刀,赴團練駐地為夫報仇。《靈山縣誌》記載到:

“土匪蘇三被團擊斃後,其妻率黨報仇,與練丁相遇於老虎頭嶺下,為匪所敗。”

虎頭嶺之役,蘇三娘為夫報仇成功後,當地的官兵聞訊,糾集大部隊向蘇三娘進攻,蘇三娘其戰且退,逐漸不支。適逢“拜上帝教”教主洪秀全在金田村發出團營號令,準備起義。洪秀全非常歡迎天地會等其他勢力加入,相約共同舉事。蘇三娘聞訊,對部下說:“這正是我們多年來追求的目的,我們要趕快前去參加”。於是帶領剩下的兩千餘會眾開赴金田村,加入太平天國起義。

洪秀全得知有不少天地會兄弟有意共同舉事,特地派蕭朝貴負責接洽適宜。當時除了蘇三娘之外,還有羅大綱、張釗、田芳、邱二嫂等其他地方的天地會勢力也來到金田村,都表示願意加入太平軍。

太平天國第一女將,清軍眼中的女魔頭,沒想到卻成為內鬥的犧牲品

但是這些天地會勢力剛加入太平軍不久,隨機發生分化。張釗、田芳藉口太平軍紀律太嚴,無法遵從,退出了太平軍,後來張釗還投降清軍,成為他們的爪牙。邱二嫂則因為信仰問題,不認同“拜上帝教”宣揚的基督教義,也退出了太平軍返回貴縣,當年八月邱二嫂在清軍的圍剿中不幸犧牲。最後只有蘇三娘和羅大綱選擇留在太平軍,在他們看來,太平軍軍紀嚴格,對百姓秋毫無犯,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規定,也是和清軍最大的區別。除此之外,“拜上帝教”宣揚的“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主張男女平等的思想,也深得他們認同,因此他們選擇留在太平軍,繼續革命事業。

太平天國第一女將,清軍眼中的女魔頭,沒想到卻成為內鬥的犧牲品

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宣佈起義。太平軍當時分為男營、女營,洪秀全讓蘇三娘負責統率女營,成為女營主將。女營士兵基本都是農村勞動婦女,平時挑擔犁田,十分強壯。清方記載太平軍女兵:

“當腰橫長刀,窄袖短衣服,騎馬能怒馳,黃巾赤其足,勇健過於男子,臨陳皆持械接伏。”

太平軍永安突圍之戰,天王洪秀全詔令全軍“男將女將盡持刀,同心放膽同殺妖。”這一場突圍大戰,女營立下大功。她們一路與男營並肩作戰,擊殺無數清兵,突破清軍層層封鎖,一直打到南京,為太平天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在太平天國頒佈的《天情道理書》裡,有一首專門褒獎女營的詩:

我們弟妹果然忠,勝比常山趙子龍;

起義破關千百萬,直到天京最英雄。

1853年,洪秀全宣佈定都天京,蘇三娘被授予女營指揮官,統轄上千女兵。當時女營士兵在天京擔任的主要工作是:防守,築城、運輸和建築。兵力不足時,平時每夜上城打更巡夜,敵軍攻城時就充當牌刀手,擔負起保衛天京的任務。除此之外,來自廣西的女營,任務更加繁重,有時還擔任衝鋒陷陣的任務。比如救揚州,楊秀清就調廣西女營參與救援。

太平天國第一女將,清軍眼中的女魔頭,沒想到卻成為內鬥的犧牲品

太平軍攻下南京後,楊秀清派羅大綱、蘇三娘分別率領男、女營攻佔鎮江。蘇三娘統率女營士兵身先士卒,勇往直前,率先登上鎮江城牆。蘇三娘率領的女兵,個個英姿颯爽,這一幕讓當時江南人士無不驚訝萬分:

綠旗黃幰女元戎,珠帽盤龍結束工;

八百女兵都赤腳,蠻衿扎褲走如風。

太平軍攻佔鎮江不久,清軍展開瘋狂反撲。當時保衛鎮江的軍隊以女營為主力,蘇三娘率領她們給攻城的敵人以迎頭痛擊,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清軍一次又一次地狼狽敗退,不管清軍如何進攻,鎮江依舊屹立不倒。對於蘇三娘,清軍既恐懼又佩服,一方面詛咒她“女魔竟解攖城守”,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她“矯健絕倫,屢挫兵鋒”。

太平天國第一女將,清軍眼中的女魔頭,沒想到卻成為內鬥的犧牲品

蘇三娘從一個單純“為夫報仇”的天地會豪傑,投入到太平天國的正義之師中。在其他天地會勢力相繼退出太平天國,身邊的兄弟姐妹不斷犧牲罹難的情況下,依舊無法動搖她全身心投入反封建革命中的信念。而且每一次戰鬥,蘇三娘都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屢建奇功。她不愧為女中豪傑,巾幗英雄。

可惜的是,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天京內訌後不再見到有關蘇三孃的記載。很有可能,蘇三娘也成為這場太平天國內鬥的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