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市第二人民医院杨澎: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工作

“她是病人心中的好护士!”提起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副护士长杨澎,这是与她朝夕相处的同事们,用最质朴的语句给出的评价。

尽管杨澎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也没有鲜花簇拥的殊荣,但她却在15年的护理工作道路上,以沥沥春雨般细心的呵护,让每一位患者的心灵感受到了春天般温暖,用平凡的双手托起患者生命的希望。

【讲述】市第二人民医院杨澎:平凡的岗位 不平凡的工作

杨澎在给患者做日常护理

无悔选择 既然选择就要热爱

身高1米6左右的杨澎,体重还不到90斤,但言谈举止间,尽显一个成熟护理人员的独特气质。“注意17床和25床的液体,关注几个特级护理病患,再梳理一遍备忘事项。”交班时,瘦弱的杨澎干脆利落地交代工作。

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是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科室收治的病人数和床位使用率长期处于高度饱和状态,杨澎所在的小组分管了30余个床位,每天3名责任护士在常规护理之外,还要完成10来个新入、手术、出院等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

2004年,从广元职工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的杨澎,进入医院工作,成为护理一线岗位上的一名护士。杨澎说,“我从小就崇拜白衣天使,毕业前那段时间,时常都梦到自己,已经穿上洁白的护士服,照顾每一名病患。”

工作之初,面对最多的问题就是“你身材那么娇小,咋能承担得起这么繁重的护理工作?”杨澎总是笑着回答,“白衣天使意味着责任与担当,既然选择就要热爱。”正是这份刚强与韧性,支撑着杨澎在护理岗位走过15个年头,从一名普通护士,一步步成长为专科护士、护理专业组长、副护士长,几乎年年被医院表彰为“优秀护理工作者”。

心路历程 把患者当亲人对待

2011年9月,市第二人民医院启动并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骨科一病区成为医院第二批试点病房。由于骨科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容易诱发功能障碍以及各种并发症,基础护理在患者康复中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杨澎一方面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任务;另一方面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将床位落实到责任人,与患者建立了一对一的服务关系,及时将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充分落实到位,使患者得到了精心周到的服务。

杨澎说,“大概是2012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科室收治了一位68岁的腰椎骨折的老年病人,患者是没有家属的流浪者,病人才送到科室门口,一股难闻的气味就扑鼻而来。病人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周身皮肤积着一层厚厚的污垢,情绪十分激动,挣扎着不配合治疗。”

作为当天的值班护士,杨澎轻言细语开解着老人,如对待自己的长辈一般,将老人劝服配合治疗。当她弯着腰为病人一遍又一遍地擦洗身体,更换了若干盆热水后,病人身上的皮肤终于显露出本色。接下来,累得直不起腰的杨澎又细致地给病人修剪了指甲,换上干净衣物。她的这些工作细节,恰好被正给她送饭的杨妈妈看到。

“见到从小衣食无忧、被视为掌上明珠的宝贝女儿做着这种又脏又累又委屈的工作,我妈心痛得眼泪直流,晚上我回家以后,妈妈坚决要求我放弃这份工作。”杨澎回忆说,“结果第二天妈妈再次来送饭时,看到科室别的护士也在给这名病人送饭、洗脸、处理大小便,妈妈被这彻底感动了,从此之后对我的工作很是理解和支持。”

守望初心 做好“简单”又平凡的护理工作

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杨澎从此没有了任何心理负担,把一门心思全投入到工作上。在认真干好护理工作的同时,杨澎还自觉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和护理技术的学习。在每天的工作中,她注重用自己的耐心、爱心、责任心去关心每一位患者,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

杨澎常跟新来的护士分享,“什么叫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千百次的做好,就是不简单。”成为骨科一病区副护士长后,杨澎带领团队的所有护理人员,就是这样千百次的做好了“简单”又平凡的护理工作。正是她们所做的那些重复的护理工作让病患恢复了健康,正是她们用自己平凡的双手托起了患者生命的希望。杨澎说,“我最近在整理自己的护理心得,结合专业进行组合,用更精的业务技能服务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