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鄂州之遠去的樊湖硪歌

遠去的樊湖硪歌


詩詞鄂州之遠去的樊湖硪歌


硪歌,就是勞動號子。曾流行於鄂州的樊湖硪歌有其獨特魅力。

樊湖硪歌是在特殊歷史背景和地理環境下產生的一種民間曲種。鄂州素稱百湖之市,數百年來屢遭水患,民眾為了生計,經常與洪水搏鬥,修堤築壩,在艱苦的勞動中形成了抬硪固基。同時,也創作了無數打硪號子,硪歌因此應運而生。

據《武昌縣誌》載,道光15年(公元1835年)前樊口粑鋪大堤就有防洪,粑鋪大堤肇基於明代中頁(距今大約500年),竣工於明末清初,從那時起打硪盛行,硪歌便流傳於世。現在,樊湖硪歌已被列入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樊湖硪歌大體有3種形式:第一種是石磙硪。是農家在稻場上碾穀子用的石磙,綁上4根木棍,由8人提打;第二種是片硪,又稱方石硪或飛硪。是由一塊重100公斤的大方石,四角鑿圓孔繫繩,由8人持繩拋打,時高時低,起落如飛,場面壯觀;第三種是木硪。是一種圓柱形的木樁,只需要1個人或2個人提打。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樊湖硪歌的歌詞多為即興創作,也有唱歷史故事的,曲調常吸取鄂州民間小調,演唱形式為一唱眾合,領唱者有唱詞,合唱者起襯托作用,沒有實際內容,只唱一些感嘆詞,如喲、嗬、嗨等。領唱者都是喊號子的高手,聲音洪亮,聽到的人如雷貫耳,精神為之一振。

硪歌內容十分廣泛,有取材於歷史故事、民間傳說,也有通俗唱詞,更多的是來自鄂州當地楚戲唱本,如《勸姑》《吵嫁》《白扇記》等。還有一種更考驗領唱水平,完全是即興創作,隨唱隨編,看到什麼就唱什麼,想到哪就唱到哪,語言樸實搞笑,生活氣息濃郁。

曲調多種,最普遍的是“四平調”。

筆者本是一石頭來自山上,筆者姓石叫石磙家住稻場。

多虧了巧石匠將筆者鑿上,一頭大一頭小又圓又光。

農友們收割時把筆者用上,架磙盤用牛拖幫忙碾米。

忙完了季節活把筆者閒放,還說筆者不如磨愚蠢非常。

昨夜晚睡稻場耳聽人講,說政府防水災要筆者出山。

又說是片硪輕難保質量,趕不上筆者石磙身強力壯。

次日裡硪工們綁上轎槓,八個人抬起筆者像抬新娘。

抬到了工地上開口就唱,他一唱筆者一蹦不慌不忙。

論深度打到了八寸以上,把堤壩築成了銅牆鐵壁。

哪怕它洪水大能夠抵擋,修好堤築好壩增收棉糧。

……

這便是一段有趣的石磙硪唱詞。隨著時代進步,如今修堤築壩都用機械代替了,優美動聽的硪歌隨之遠去,再也聽不到了。然而,樊湖硪歌作為一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永遠儲藏在鄂州民間藝術寶庫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