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文物古迹追踪系列之九《淳佑故城遗址》

南充市文物古迹追踪系列之九《淳佑故城遗址》

南充市文物古迹追踪系列之九《淳佑故城遗址》

南充市文物古迹追踪系列之九《淳佑故城遗址》

淳佑故城遗址位于高坪区城南15公里青居镇的烟山上。此地大江天堑设于前,群峰岩壁立于后,雄险天成,为南宋末“防蒙八柱”之一。淳佑(宋理宗赵昀的年号)三年(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介在青居山顶筑城,淳佑九(1249年),顺庆府治移至青居山石头城,以抗击蒙古军南侵。淳佑故城在抗元战争中与合川钓鱼城互为犄角,占有重要地位。1994年12月15日,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南宋末期,蒙古军南下进攻四川,四川制置使余王介,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隐土冉琎冉璞兄弟俩“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徒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胜于十万师远矣”的建议,采取“守点不守线,连点而成线”的战略方针,发动群众依山筑城。他在“重庆为保蜀之根本,嘉定(今乐山)为镇西之根本,夔门为避吴之根本”思想的指导下,从淳祐三年至十一年(1243~1251年)的九年时间里,有计划、有步骤地以重庆为中心,在长江、嘉陵江、沱江、涪江和渠江沿岸的山峰上,先后加固和新筑了重庆、嘉定、钓鱼、云顶、大获、运山等山城20座。青居城是从淳祐九年至十一年(1249~1251年)筑成的。因青居城筑于淳祐年间,故人们称为“淳祐城”或“抗蒙固堡”。淳祐九年(1249年)余王介徙顺庆府治及南充县治于青居城,并将沔州(今陕西勉县)军队调集于此,与钓鱼、大良、运山等城成为犄角之势,成为“防蒙八柱”中之坚城。但是,在宝祐六年(1258年)蒙哥率军大举入蜀,云顶、鹅顶堡、大获、运山等城相继陷降,蒙军攻至青居时,裨将刘渊杀主将段元鉴以城降。蒙军攻占青居城后,以青居为基地进攻钓鱼城,忽必烈于中统元年(宋景定元年,1260年)建征南都元帅府于青居,把蒙军进攻南宋的军事总指挥部搬到了青居城。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是年南宋灭亡),元政府才将顺庆府治及南充县治徙还旧治。灵迹寺及唐开元八年(720年)凿造的三尊摩崖大佛,均毁于“文化大革命”中,80年代后已作修复。淳佑故城至今仍为高坪区青居镇政府驻地。过去,青居山上苍松翠柏,常年烟云缭绕,素有“

青居烟树”之称,旧为南充八景之一。1994年12月15日,淳祐故城遗址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南充市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