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聽花開 潤物無聲——記離石區永寧小學教師王海霞

她是離石區“名師工程系列”教學能手,小學一級教師。任教語文十餘年,曾榮獲區模範教師、呂梁市語文教學能手、山西省語文教學能手、山西省學科帶頭人等稱號,曾獲得“七彩語文杯”語文教師素養大賽山西賽區一等獎。三尺講臺上,她用青春、激情和汗水譜寫華章,她用愛心、責任、專注書寫教育事業,她就是永寧小學的王海霞老師。


靜聽花開 潤物無聲——記離石區永寧小學教師王海霞


離石區永寧小學教師王海霞 王燕華 攝

愛學生像愛自己的孩子

“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學生,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學生。”翻開海霞老師的教學日記本,扉頁上寫著這樣的話語,這是她從事教育的真實體悟。

海霞老師這樣說道:“我們對學生的愛,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講臺上有粉筆灰,她會輕輕抹掉;學生書本掉在地上,她會彎腰撿起:氣溫驟降時,急切地提醒學生多穿一件衣服;學生生病了,她噓寒問暖,照顧周到,直到家長來到……對於有困難學生,她不僅給予物質上的幫助,更以言行撫慰他們敏感的心靈。學生小璇因父母離異,無心學習,海霞老師沒有說一句話,上課提問她的次數多了,讓她當小組長拉她走進朋友中,日記本的評語中都是鼓勵讚賞,孩子的情緒漸漸好起來,當小璇有一次悄悄地往她手裡塞了一個寫著老師我愛你謝謝你的卡片時,當小璇積極舉手重新煥發求知慾望時,她笑了。曾經的“小調皮”宋傑雖早已畢業,但是他總會跟別人說起那次老師和他一起背課文的情景,老師耐心地講解,親切地交流,和他一字一句一起背誦。老師的陪伴他銘記於心,老師的教誨讓他一生受用。

海霞老師還為孩子們送上一片童心。她經常向學生“請教”問題,拜學生為師,和他們討論問題,結果是學生們大膽地質疑,熱烈的交流,豁然開朗的體悟;她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一起吟唱歌曲,一起進行實踐活動。事實上,她的學生們也一次次用積極健康的笑臉和優異的成績證明了她的魅力。

鑽研教材苦中樂 課堂教學探路子

十餘年,她一如既往的鑽研教材,不明底裡不罷休。她在備課過程中反覆推敲精當,準確語言文字的表情達意,通體把握,上下貫通,深入教材。當人們看到她的備課本時才明白她在課前已走過的路,所以海霞老師常常說:“鑽研的過程是快樂的!”

在講臺上徜徉的海霞老師常常把學到的新的理念和方法用到自己的課堂之上。她有自己的課題,針對離石區部分學生朗讀發音不標準的情況,她堅持在課堂上示範朗讀,清晰的吐字,鏗鏘的語調,帶給孩子們藝術的享受。同時,她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名家的朗讀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學生們近距離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家長們也聽得出來,幾年下來,孩子們讀書說話的方言味少了,拖腔拉調的讀法也改善了。

課堂中,她把各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閱讀教學中做到整體把握、突出重點、品味語言、領悟寫法為一體,實現師生、生生、生本之間的平等對話,她的課因學生個性的張揚而美麗,因教學理念的改變而精彩。數年以來,她在省、市、區公開課做課《可貴的沉默》、《翠鳥》《白鵝》《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小小竹排水中游》、《葡萄溝》、《盤古開天地》等課例均獲好評。《風娃娃》教案在中國教育教學研究會的基礎教育論文評選中榮獲二等獎。在江陰學習時,她在江陰市輔延小學陳導的指導下為大家授課《螞蟻和蟈蟈》,製作的課件了兩次榮獲呂梁市中小學多媒體教育軟件評選一等獎。

問渠哪的清如許何清,為有源頭活水來

浮光掠影千萬卷,蜻蜓點水聞書香,海霞老師期待著腹有詩書氣自華,為她的快樂語文課奠定基礎。她說:“我是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但一個語文教師應該有遠比語文更寬闊的視野。”特別是在學校倡導的讀書活動的引領下,她利用課餘時間充實自己,《史記》、《古文觀止》、《昭明文選》讓她豐富了歷史知識;《給教師的建議》、《陶行知全集》讓她見識到大教育家的風采;《小學語文教師》、《小學教學設計》、《十月》、《人民文學》讓她瞭解了前沿知識和文學;《兒童心理學》《教育詩》讓她更關注學生本身。

她平時再忙也堅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經過多角度的反思和留心自己的教學,不斷總結經驗,多年的反思,讓她撰寫論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並獲省級一等獎,在國家二級報紙發表了論文 《關於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的思考》。

她感謝命運的垂青,能讓她置身於離石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能讓她置身於永寧小學教育實踐研究的這個生機勃勃的園地裡,像種子紮根於肥沃的土壤,她獲得了養料,盡情地生長;她感謝太多的領導老師和同事們,他們關心她,幫助她,探討研磨。最後,她笑著說道“我要像蜜蜂一樣,釀最甜美的蜜,再奉獻給我所愛的孩子們。”(王燕華)

今日離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