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然教育”成為治癒“手機病”的一劑良方

有專家提出,自然教育是療愈孩子“手機病”的最好辦法,將孩子送到泥巴地裡、雞鴨柵欄邊、森林裡、草地上,送到陽光照耀雨水澆灌的自然界,不僅能治療孩子的“自然缺失症”,還能促進孩子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感的發展,使之擁有更加健康的人格、心靈,為未來發展蓄力。(11月11日 《半月談》)

當下,隨著網絡時代的浪花逐步湧入“尋常百姓家”,新一代兒童的成長越來越多的伴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一系列可以連接互聯網這個“美麗新世界”的電子產品。一項數據顯示,如今未成年人個人手機擁有率達到了73.1%,其中,城市地區的比例達到75.4%,農村達67.6%;小學生比例達到64.2%,初中生為71.3%,高中生則達到了86.9%。玩遊戲、看動漫、刷短視頻,可以說,當下孩子的成長與互聯網大潮此升彼漲,而手機等新媒體設備更是一度成為了他們身體的“一部分”。

然而,面對孩子們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出現的“低齡化”“娛樂化”和“沉迷度”日趨加深的現實情況,若沒有行之有效的手段予以糾正,假日時日,“手機病”的“病灶”必然會如井噴式爆發。專注力缺乏、耐心缺失、視聽障礙、動手傾聽探究創作能力弱只是“輕微病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認知偏差等心理疾病。而這一系列“頑症”的成因,正是由於孩子們被手機和互聯網所形成的網絡生態圈“圈養”了起來,從而導致了先天性的“自然缺失症”。

那麼,對症下藥、有的放矢才是治療“病根”的基礎所在,面對孩子們因“手機病”所引起的對大自然的“不敏感”,採取“自然教育”的“天然優勢”予以治療,不失為一劑“良方”。

自然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將孩子們從網絡世界和電子產品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走出虛幻的網絡,去觸碰、感受真實的自然氛圍。讓孩子去傾聽蟲鳴鳥唱、去觀察植物生長、去輕嗅馥郁芬芳、去感受四季更迭,置身於清新美好的自然世界中,從瞭解自然之美、生態規律開始,再到進一步理解生命的意義,孩子們的感覺力、觀察力、探究力、審美情趣以及自然情懷必然會被無限放大延伸,大自然更將用最質樸也最奇妙無窮的力量,將孩子們的“自然缺失症”無聲治癒。

當然,孩子們這堂學習“自然之美”的課程不能只是“選修選讀”,唯有形成教育常態,將自然美學的理念貫穿於整個教育始終,方能使“自然之力”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潤物無聲,久久為功。而這就對現階段各地區教育模式和課程設置中,如何真正重視“自然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毋庸置疑,在國家課程設置中重建自然科學的教育體系應該是上好這堂“自然課”的基礎。首先,從教育大綱編寫出發,設置明確的教育目標,合理、可操作的教育過程,可控、可見、可測評的教育結果,加深全面教學研發,是讓每個孩子都能“走進自然”的前提條件;其次,加大對中小學生“自然教育”課程上師資、教材、儀器硬件等方面的支持投入,改變過去自然學科教學改革進程遲緩,教材編寫、教師培養“慢半拍”的現狀,更是支撐自然教育發展最重要的“腳手架”。

最後,應建立“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作為身患“手機病”的孩子家長而言,不能一味的將帶領孩子們“走出網絡親近自然”的責任交託於學校教育,在家庭教育模式中,也應積極作為,鼓勵“孩子出門”歡迎“自然回家”,讓帶有“自然標籤”的親子互動,成為孩子們貼近自然,感受自然、熱愛自然過程中,最溫暖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