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蹄腐烂,蹄壳变形脱落,卧地不爱站、不爱吃料是怎么回事?

养殖户咨询:我家的成年牛蹄部腐烂,严重的蹄壳变形或脱落,经常卧地,不爱站起来,走路一瘸一拐的,不爱吃料,这是怎么回事呢?

解答:根据上述病情,结合疾病发生特征来看,出现上述情况,你家的牛可能是患了腐蹄病

牛蹄腐烂,蹄壳变形脱落,卧地不爱站、不爱吃料是怎么回事?

病因分析

牛腐蹄病是牛蹄部趾间的腐败性皮肤炎症。牛腐蹄病全年都有发生,以7-9月最多。该病多发于成年牛身上,一般舍饲牛和乳牛发病较多。

当饲养管理不良,牛舍阴暗潮湿、泥泞不洁,积粪、积尿不及时清除时;运动场高低不平,砖、碎玻璃、炉渣等尖锐物容易刺伤牛蹄时;或牛蹄角质变软,蹄冠和蹄壁有裂缝时,牛都可能被各种腐败菌侵入感染而发病。同时,牛的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锌、维生素A和D缺乏时,也容易造成牛营养不良,促发该病。另外,节瘤拟杆菌感染时也可引起牛腐蹄病的发生。

牛蹄腐烂,蹄壳变形脱落,卧地不爱站、不爱吃料是怎么回事?

该病菌通常寄生在牲畜的身体组织中,长期存在会给牲畜的蹄部造成炎症,消化角质,使蹄的表面及基层易受侵害。当与坏死梭杆菌共同作用时,该疾病就会发生。

发病牛初期蹄间肿胀,后逐渐向上蔓延至蹄冠,病牛频频提举病蹄,以蹄尖着地,喜卧,不愿站立,患部皮肤潮红、肿胀,行走有痛感,跛行。严重时,蹄球、蹄冠会化脓、腐烂,流出脓性液体,恶臭,蹄底受脓汁的浸渍,出现表面发黑且比较深的小洞。出现全身感染时,病牛体温将升高至40℃-41℃,此时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奶牛产乳量下降,蹄壳脱落或腐烂变形。若不及时治疗,患牛将卧地不起,最后衰弱死亡。

该病治疗的原则是消炎止痛,防止败血症的发生。首先除去患牛蹄部腐烂坏死组织,修削坏蹄,扩大蹄底腐败孔,排尽孔内渗出液,彻底挖除腐败坏死组织,需挖到流出鲜血为止。然后应用饱和硫酸铜或5%碘酊消毒,再撒布高锰酸钾粉、硫酸铜粉末,还可撒布青霉素鱼肝油乳剂或磺胺粉。深部腐烂者,在彻底挖除坏死组织后,可用松馏油纱布堵塞,外系蹄绷带,1-2周更换绷带一次,直到孔口愈合。病情严重者,可结合全身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及用药请咨询当地兽医。

牛蹄腐烂,蹄壳变形脱落,卧地不爱站、不爱吃料是怎么回事?

预防方法

加强牛群科学饲养管理,满足矿物质的需要,合理搭配钙磷比例。平时要注意牛蹄部的护理和修整,保持牛舍、运动场的清洁干燥,清除牛舍和运动场内的各种尖锐物,避免造成蹄部、皮肤和黏膜损伤。一旦出现外伤应及时消毒,必要时可设消毒槽,槽中放入1%-3%硫酸铜溶液。对病牛隔离饲养,彻底消毒污染场所,可有效减少发病。此外,可加强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牛蹄质量,提高牛的抵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