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銅瓦廂改道:晚清官場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怎奈我們的母親雖生養了我們,但脾氣也太暴躁了。

據記載,從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間,黃河下游共決口1590次,而大規模的改道有7次,而每次改道都會造成沿岸大量百姓流離失所。尤其明清以來,為保證漕運的暢通,黃河的河務遂被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明清歷代帝王都很重視河務,不僅每年都從國庫中撥付大量資金用於治河,而且還設置了專門負責河務的官員,即河道總督。恐怕也只有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家,才會專門給一條河流設置總督一級的高官。

黃河銅瓦廂改道:晚清官場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可見,黃河在中國不僅僅是一條“自然之河”,更是一條“政治之河”。

黃河的一喜一怒,不僅牽動著民生,更是足以影響國家朝局的政治事件。以黃河問題為切入點,我們甚至能夠窺見廟堂之上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比如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銅瓦廂改道,就在清政府內部引發了一場長達30多年的爭論。

銅瓦廂改道前的清朝河務

清朝黃河的走向基本沿襲了明後期潘季馴治河後的流向,即延開封、蘭考、商丘、徐州、宿遷、淮陰一線入海,即所謂的“明清故道”。

清初康熙帝曾手書“三藩”、“漕運”和“河工”,立志要完成這三件大事,可見其對河務的重視。而搞好河務不僅僅有利於黃河本身,更能促進漕運的暢通。由此,清初針對河務和漕運,進行了一系列官制上的改革。

黃河銅瓦廂改道:晚清官場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清初曾設河道總督一職,治所在山東濟寧。但考慮到淮安是黃河、淮河及運河的交匯處,是治河的最重要處,而濟寧距此處又較遠,不易一攬子處理,故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將河道總督治所遷至淮安城西北的清江浦。

但由於當時黃河下游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而此地區恰好又河道密佈,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水災,加之大運河的漕運又牽動著國家的經濟命脈,一個河道總督顯然無法勝任。於是,在雍正年間進行了河政上的重大官制改革。這一期間,雍正帝先後設置了南河河道總督(即南河總督)和河南、山東河道總督(即東河總督),前者負責黃河安徽、江蘇段,後者負責黃河河南、山東段,其治所分別設在江蘇清江浦和山東濟寧。一旦遇事,二位河督可會同上奏,相互知會,協商處理。

黃河銅瓦廂改道:晚清官場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除此之外,清朝還設置了主管漕運的漕運總督,以及主管運河、海河流域的直隸河道總督(即北河總督),後由直隸總督兼任。

至此,清朝河務加漕運的“四督”體系形成。

銅瓦廂改道初期的派系分化

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儀銅瓦廂出現決口,之後朝東北方向進入山東,穿過運河,奪大清河入渤海,形成中國歷史上黃河的第6次大規模改道。

此次改道之後,造成了兩大後果:

第一,銅瓦廂以下的山東境內,黃河勢如脫韁野馬,形成了大量黃泛區,危害民生,還影響了山東段的漕運,甚至威脅京畿。

第二,曾經的黃河安徽、江蘇段河道基本斷流,沿線水災危險頓減。

黃河銅瓦廂改道:晚清官場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而針對這兩大後果,清廷內部第一時間展開了激烈爭論,並由此開始形成了兩大對立的派系,即“改道派”和“復故派”。

顧名思義,改道派主張應因勢利導,設法疏浚,引黃河從大清河入海。

最初提出改道的是奉命勘河的張亮基,他認為河道“既改而東,勢不能復挽使南”。他是江蘇人,年輕時也曾被派去治河,考慮到黃河流經江蘇有可能帶來的水災威脅,支持改道顯然是人之常情。此外,曾擔任過南河總督、漕運總督,時任安徽巡撫的福濟也支持改道,因為安徽此前曾飽受黃災之苦,此番引發改道,從自身利益考慮是好事。

而復故派則相反,他們主張應立即堵住決口,將黃河挽歸於安徽、江蘇的明清故道。

主張復歸故道的有禮部右侍郎杜喬,他認為如堵住決口,並將黃河挽歸故道,則山東百姓生計無著,久而久之還會激起民變。而考究杜喬的身份,會發現他是咸豐帝師杜受田次子,祖籍山東,他能提出復歸故道的主張,多半也是出於地域上的考慮。此外,大力鼓吹復歸故道的還有時任山東巡撫崇恩,他在奏摺中極言山東災情之重,並駁斥張亮基“自然而治”的主張,這自然也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

由此可見,無論是改道派,還是復故派,基本上還是出於地域之見和自身利益而提出相應觀點,這也奠定了綿延30餘年之久的銅瓦廂改道之爭的利益爭奪點。

黃河銅瓦廂改道:晚清官場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但對於清政府和咸豐帝來說,咸豐五年是極為艱難的一年。軍事上,太平天國如火如荼;財政上,國庫存銀僅維持在10萬兩上下,為維持軍費開支,只得下令地方官員就地籌款,同時大量舉借外債,才能勉力支撐。

在此內憂外患之際,想要擠出銀子治河,令黃河復歸故道,簡直是天方夜譚。故咸豐帝暫時支持改道派的觀點,並做出了河務讓位於軍務的決策:

現值軍務未平,餉糈不繼,一時斷難興築。若能因勢利導,設法疏消,使橫流有所歸宿,通暢入海,不至旁趨無定,則附近民田廬舍,尚可保衛。所有蘭陽漫口,即可暫行緩堵。

不久,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加之鎮壓太平軍,清廷為此承擔了更沉重的軍費開支,作為國家財政最高機構的戶部自然心知肚明。於是在咸豐十年(1860年),戶部尚書沈兆霖提出,由於黃河改道,造成江蘇故道斷流,南河機構實際上已經閒置,加之目前財政拮据,故應裁撤南河總督及其相應機構,用以籌集軍費。此舉正中清廷下懷,隨後發佈詔諭,決定裁撤南河機構。

可見,此時清廷已經認可了黃河改道的局面,似乎也不打算再將黃河挽歸故道,否則南河機構又怎麼會說撤就撤呢?

由此,兩派爭論對峙的局面暫時緩和下來。

同治年間爭論再起

正當黃河改道幾乎就要成為定論時,意外還是發生了。

同治七年(1868年),黃河在河南滎澤一帶決口再次決口,河水南流,進入安徽,幾成一片澤國。由於淮揚地區乃是清朝財賦重地,清廷遂下令立即堵住決口,阻止災情進一步蔓延。

但自黃河改道以後,山東境內的新河道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這讓山東的士紳百姓始終處在水災的威脅之下。而作為山東地區最高長官的山東巡撫,也一直視河務為燙手山芋,恨不得立即將這喜怒無常的母親河挽歸故道。

而此次黃河決口南流,給了他們一個契機。

既然當年銅瓦廂決口流向東北,可以放任自流,那此次黃河又南流了,為何不趁此機會令其復歸江蘇故道呢?

黃河銅瓦廂改道:晚清官場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據此,山東巡撫丁寶楨上奏道:

軍事初平,餉源漸裕,願蓄數年之力,一圖大舉,使河復歸淮徐故道。

簡單說就是,現在內憂外患沒了,兜裡也有錢了,也該把黃河請出我們山東了,讓它回老家接著折騰。

丁寶楨舊事重提,而且理由充分,讓人很難反駁。

結果呢?奏摺扔出去,石沉大海了。

反倒是兵部左侍郎胡家玉的另一封奏摺打動了清廷高層,他認為自黃河改道山東後,大運河上的漕運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由於漕運事關國家財政和糧食安全,故應該讓黃河復歸故道,以恢復漕運暢通。

於是,清廷令曾國藩、李鴻章、馬新貽、張之萬、蘇廷魁、丁日昌、李鶴年、丁寶楨、吳坤修等9人就胡家玉的奏摺進行商討。而在這9人之中,除代表山東利益的丁寶楨支持復歸故道外,其餘人均支持改道。

而且,滎澤的決口很快就被堵住了。

在決口即將合龍之際,張之萬、李鴻章、曾國藩、馬新貽、蘇廷魁5人聯名上奏,一致認為令黃河復歸故道是很難的。他們給出了三個理由:第一,疏浚南河費錢太多,難以籌款;第二,堵滎澤和堵蘭陽並舉,工程太浩大;第三,復歸故道就要招募大量勞工,一旦控制不利,就會挑起事端。

黃河銅瓦廂改道:晚清官場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但事隔不久,同治十年(1871年),黃河在山東侯家林又一次決口,河水順勢南下,不僅造成江蘇大面積受災,而且還灌入運河,形成了淤阻,嚴重影響了漕運。

山東巡撫丁寶楨遂舊事重提,即一舉令黃河復歸故道,而站出來反對他的是河道總督喬松年。

喬松年認為,治河不外乎改道、複道兩個辦法,兩相比較,權衡輕重,不如就地在山東築堤束黃,這樣做既節約經費,又事倍功半。但丁寶楨順勢反擊道,復歸故道有舊制可循,改道山東還得另起爐灶。

二人爭執不下,同治帝遂令丁寶楨與漕運總督文彬商議妥當後再奏。在上諭中,同治帝特地叮囑二人不得固執己見,可見同治帝本人也傾向於改道。

不久,丁寶楨與文彬會同上奏,力主黃河復歸故道,其理由有四:

第一,復歸故道,原河道是現成的,有舊制可循;

第二,原河道的堤壩大多還在,修補即可,不須再行創築;

第三,之前的南河機構剛裁撤不久,制度可考,人才還在,方便重新組織起來;

第四,漕運也可由此恢復正常。

丁寶楨與文彬的奏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同治帝遂決定讓軍機大臣會同六部九卿共商此事,爭論遂進一步升級。以恭親王奕訢為代表的洋務派大臣,主張派人前往南北河實地勘察,但負責勘察的人選卻選擇了一直支持改道的李鴻章。

黃河銅瓦廂改道:晚清官場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同治七年時,李鴻章就站在了改道派一邊,因為李鴻章曾署理兩江總督,並在兩江總督任上建立了江南機器製造局、金陵機器局等重要的洋務企業。從洋務派的角度考慮,他自然希望黃河改道山東,這樣就可將這塊燙手山芋扔出去,江蘇的地方督撫也可騰出時間、精力和資金去經營洋務。而且黃河復歸故道也需要大量資金,他當然傾向於把資金用於興辦洋務。此外,李鴻章一直主張通過漕糧海運去解決漕運問題,黃河改道影響漕運在他這裡根本不是問題。

此番派李鴻章前往勘察,結果不言自明。他轉了一圈之後,呈上一份雄文,對前述丁寶楨的四點理由進行了一一駁斥:

第一,原河道雖是現成的,但故道卻是地上河,河身高於地面兩三丈,復歸故道太過危險;而且疏浚故道所需費用遠遠高於治理新河道的費用;

第二,原河道的堤壩雖然還在,但已遭到嚴重破壞,重新興修既費時又費力;

第三,南河機構既已裁撤,時過境遷,即使恢復,也難以發揮效能;

第四,漕運應因時而異,改走海路。

由此可見,進入同治年間,洋務派官員如奕訢、曾國藩、李鴻章等已在清廷佔據主流,而安徽、江蘇等地也逐漸成為洋務派在地方的大本營。也就是說,在黃河改道的問題上,洋務派的自身利益與安徽、江蘇的地方利益逐漸合流,形成這一時期改道派的基礎。他們認為,中原軍務初平,國庫本就空虛,有限的資金應該應用於興辦洋務,自強求富,而不是花巨資讓黃河復歸故道。

結果也確實如此。

同治帝在看到李鴻章的奏摺後,頗為認可,遂發佈上諭,令黃河改走新河道,爭議也又一次被平息。

光緒年間爭論的擴大及終結

就這樣,山東新河道維持了十餘年,直到光緒九年(1883年)前後。

當時,黃河泥沙嚴重淤積,兩岸堤壩日益低矮,漫溢決口乃至於爆發洪水已是家常便飯,山東官民苦不堪言。如何減輕因黃河而給山東地區帶來的水患,成為清廷要考慮的重中之重。

於是,苦不堪言的山東巡撫陳士傑在光緒九年提出一條折衷方案,即開馬頰河以分減黃流,減輕山東地區防洪的壓力,直隸總督李鴻章以地勢和民情不宜為由極力抵制,此事遂暫時作罷。

不久,光緒十二年(1886年),山東巡撫張曜再次提出利用黃河故道分流,以減輕黃河水患:

全河挽歸故道勢實難行,減水分入南河,事尚可辦。綜計南河上下游形勢,若分流十分之三足以容納。

黃河銅瓦廂改道:晚清官場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但這卻引來了江南官僚集團極大的反彈,兩江總督曾國荃、江蘇巡撫嵩駿、漕運總督盧士傑三人聯名上奏反對張曜。他們認為,南河狀況本身就不宜分流,說是分水三分,萬一處置不當,全河奔騰而下,區區閘壩,勢難抵擋,又會引發新的水災。

面對江南地方官員的強勢,張曜亦針鋒相對,不僅對上述觀點一一駁斥,還指出山東水患日益嚴重,實則直接威脅直隸及京師:

臣恐東省河淤日高,水勢就下。非北趨直隸,則南循故道,為害何可勝言。修理南河一事,不但為山東計,兼為江豫計,尤為畿輔計也。

在此,張曜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問題的關鍵,即江南官員只考慮自己的地方利益,卻有意忽視了山東的利益,更是把中央的利益不放在眼裡。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無奈之下,光緒帝只好效仿同治年間的做法,令醇親王奕譞會同軍機大臣及戶部共同商議,最終決定中和改道派與復故派的觀點,以分減南河的方式減輕山東水患。

可就在這時,意外又一次發生了。

光緒十三年(1887年),黃河在銅瓦廂以上的鄭州決口,河水奔向東南,危及安徽、江蘇等省,其勢更甚於銅瓦廂決口。

事件發生後,清廷除第一時間令地方堵住決口外,還急忙向朝野訪求治河方略。之前一直主張分減南河的張曜,這次終於抓住機會,向朝廷奏請引河南行,復歸故道。值得一提的是,此舉也得到了晚清重臣李鴻藻的大力支持。李鴻藻被光緒帝派去河南督辦河務,並進行實地勘察。在經過勘察後,他認為黃河宜趁機復歸故道。

黃河銅瓦廂改道:晚清官場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但張曜和李鴻藻的說法卻遭到江南官僚集團的反對,不久光緒帝又派曾國荃、盧世傑去進行勘察。此二人一直都是改道派的大將,他們認為改道和復故不可等量齊觀,改道於國計無損,而復故則會影響東南財賦;從經費來看,復歸故道所需甚巨,而維持改道局面只需加固河道堤壩即可。

除此之外,江南官僚集團還聯合江南同鄉友好、門生故吏,屢次致函光緒帝師、戶部尚書翁同龢以及工部尚書潘祖蔭,請其密切關注黃河問題。此二人皆是江蘇人,自然是江蘇地方利益在中央的代表人,他們聯合草擬了《請籌堵鄭州決口並設法補救疏》,上奏慈禧太后和光緒帝,歷數黃河復歸故道的“二大患”和“五可慮”,總之是在圍繞著江南地方利益對全局利益的影響來做文章。

作為帝師,翁同龢的奏摺對光緒帝的決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光緒帝隨即頒佈上諭:

黃河籌復故道,迭經臣工條奏。但費巨工繁,又當鄭州決口,部庫驟去數百萬之現款。此後籌撥,甚形竭蹶,斷難於漫口未堵之先,同時並舉,剋期集事。該尚書等此奏,於故道之宜復,但止空論其理,語義意疏,其一切利害之重輕,地勢之高下,公用之浩大,時日之迫促,並未全局通籌,縷時奏覆。如此大事,朝廷安能據此寥寥數語,定計決疑? 此時萬分吃緊,惟在鄭工之速求堵合。故河道一議,只可暫作緩圖。

至此,從咸豐年間銅瓦廂決口而引發的長達30多年的爭論方才告終。

黃河銅瓦廂改道:晚清官場政治博弈的眾生相

由此可見,晚清國家內憂外患,朝廷的重點國策是興辦洋務,尋求富強,財政上的支出也更多移作富國強兵之用,而對於傳統社會下最重要的河務就不怎麼重要了。更何況隨著晚清中央權力逐漸下沉到地方督撫手中,河務也基本上轉由地方督撫來承擔。所以,昔日河務這個香餑餑已經淪為燙手山芋,地方官僚集團出於各自地方利益的考慮,對於河務唯恐避之不及,就連試圖在太平天國起義後逐步收回權力的清廷,也有意放棄河務的主導權。尤其是江南官僚集團,仗著自己在晚清政壇上的顯赫地位,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對黃河復歸故道,維護自身利益,無視山東地區為黃河問題所作出的犧牲,甚至無視中央利益和國家利益。

但無論如何,專制制度下的朝廷與官僚,考慮的永遠是自己的利益與權力,而對於肆虐黃患下如螻蟻一般脆弱的百姓,卻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