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亂髮脾氣,先別怒,《最強大腦》Dr.魏說:這是大好事喲

01孩子發脾氣,老母親發了火

晚上吃完飯,孩子開開心心的去彈鋼琴了,一邊讀五線譜,一邊彈,一副專注的樣子,老母親開心地拿出手機,準備記錄下她自主學習的過程。

凡是不要高興得太早,下一秒你不知道要發生什麼。

我正洋洋自得的錄像,突然畫風一轉,孩子哭喊著不會彈,發起了脾氣,她身體裡的小怪獸出來發威,把我的火也勾了出來。

這一鬧,打開了我的記憶開關。這樣的場景發生了很多次。

想自己去按電梯,夠不到,哭!

孩子亂髮脾氣,先別怒,《最強大腦》Dr.魏說:這是大好事喲

剛開始練字,橫寫不好,哭!

剛開始畫畫,畫不好弧線,哭!

那時候不明白,不會就不會,做不好就做不好,練習就好了,哭什麼呀?

心情好的時候,我會安慰孩子幾句:“做不好沒事!”可是時間一長,我就會失去耐心,甚至數落孩子:“有什麼好哭的!”

昨天,看到孩子因為彈鋼琴而哭鬧,我生氣的說:“有什麼好哭的,好好練就是了,找什麼事的!”然後在孩子後背上狠狠的打了一下,孩子傻愣愣看著我,哭得更兇了!

孩子亂髮脾氣,先別怒,《最強大腦》Dr.魏說:這是大好事喲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曾說:“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 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是的,接著發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習題不願意做,英語也不讀,面對每天最喜歡的閱讀書也嘟囔著嘴。後來我跟她道了歉,她才乖乖的跟著我洗洗睡了。

事後,我也反思,不管孩子怎麼樣,我不該發火,而是應該好好說。

02孩子發脾氣,我一點都不生氣

什麼,“孩子發脾氣,一點都不生氣”?最初看到《最強大腦》科學判官Dr.魏-魏坤琳的這句話時,我很詫異,孩子發脾氣,怎麼能不生氣,能忍住不發火就不錯了。可是我看到下面這段話時,突然就釋然了:

“每次孩子鬧情緒,我一點兒都不生氣,我看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大腦整合的機會。”

魏坤琳認為,

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是因為大腦的發育不均衡,他的情緒腦要比理智腦發育快得多。

孩子亂髮脾氣,先別怒,《最強大腦》Dr.魏說:這是大好事喲

科學家安東尼奧·達西馬奧曾指出:我們的理智腦做出的每一個決策,包括記憶、注意、權衡,都和我們的情緒息息相關。也就是說,理智腦需要情緒腦配合,才能夠理智起來。

很多家長關注培養孩子的記憶、邏輯、推理等能力,殊不知,這些能力都需要情緒腦的支持。

我們成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會用自己的理智來調節,但是孩子不會,他的理智腦要到20歲以後才能完全成熟。所以,當孩子的情緒上來時,他的理智腦管不住情緒腦,沒法跟自己的情緒腦講道理,也就容易發怒。

這時候,你怪孩子不講道理,就跟怪孩子一出生為什麼不會吃飯穿衣走路一樣,其實是你不講道理。

其實,在看到這些話之前,我自己也有一個體會,如果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抱抱哄哄孩子,表現出同理心,孩子很快就能過去。但是我不能保證,每次都能心平氣和。

這不,這次彈鋼琴事件,我又給搞砸了。

其實,我並不是孤軍奮戰。在大街上,商場裡,我經常能夠看到,家長對著發脾氣的孩子大聲訓斥,或是置之不理。有一次,我看到一個爸爸一掌又一掌的打著哭鬧的孩子,媽媽就在旁邊無動於衷的看著。別說是孩子,我看著都覺得疼,而更疼的是心。

孩子亂髮脾氣,先別怒,《最強大腦》Dr.魏說:這是大好事喲

心理學著作《身體從未忘記》裡說:人們受到威脅的時候身體內會產生壓力激素—腎上腺素,這會激活身體細胞做出“打”或者“逃”的準備。

正常的情況下,威脅消失以後腎上腺素就會消退到正常水平。但孩子被打的時候,只能老老實實的被打,他的身體裡的壓力激素無法自然消退。

長此以往,這個孩子就會變得比正常人易怒,應激水平比正常人高,甚至變成一點就著的炸藥桶!

想想我們身邊是不是有這樣的人?

那麼,面對發脾氣的孩子,我們家長該怎麼辦呢?

03三步走,教你搞定發脾氣的娃

魏坤琳說,要讓孩子掌控情緒,最需要做的是刺激孩子情緒腦和理智腦之間的聯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並且發展他們的理性。

具體分為以下三步:

第一步:引導他描述情緒

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你要問他:“你現在感受到了什麼?”“你生氣了嗎”“你為什麼生氣呢?”

當孩子用語言表述情緒的時候,就是對自己情緒進行定義,這時候大腦的思考和語言的使用,就能幫助他理解自己的情緒,有利於安撫他安靜下來。

魏坤琳舉了他女兒例子。

他的女兒找不到玩具熊,魏坤琳說:“你昨天不好好收拾房間,這下麻煩了。”看到了嗎?這裡又指責和嘲笑的意味。果然,女兒眼眶紅了,說話哆嗦,她發怒了。魏坤琳知道,這是女兒的一次學習機會。

為了讓女兒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他給女兒看了《頭腦特工隊》這部動畫電影,這部電影把人腦中快樂、難過、害怕、厭惡和生氣5種基本情緒,比喻成5個小人。女兒發脾氣的時候,魏坤琳就讓女兒用動畫中的小人來描述情緒。

孩子亂髮脾氣,先別怒,《最強大腦》Dr.魏說:這是大好事喲

女兒這次描述的是怒怒!

怒怒就是那個管理憤怒,生氣的小人。除了憤怒,女兒說她還有點害怕。這時,魏坤琳感覺到女兒已經平靜了許多。

這種對自己情緒觀察和描述,讓她的大腦在情緒和理智之間快速切換,既能讓孩子冷靜下來,也能促進理智腦和情緒腦的聯結。

第二步:引導他分析情緒

孩子描述完自己的情緒,下面就要引導他來分析情緒。分析情緒是哪裡來的,怎麼才能消除這樣的負面情緒。

還是剛才那個玩具熊的例子。女兒說魏坤琳冤枉了她,因為她明明收拾好了房間,可能是媽媽重新收拾了房間,並要求魏坤琳跟她道歉,魏坤琳只好乖乖向女兒道歉。

第三步:引導他反思情緒

幫助孩子反思整個發脾氣的過程。

魏坤琳對女兒說:“生氣不能幫你解決問題,對吧。而且你對爸爸發火,爸爸也很難受。”女兒點點頭,她已經在學習體會別人的感受了。

運用這三步,其實是對孩子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按摩,這也叫

認知行為療法。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情緒不是來自事件本身,而是來自你對這件事的看法。改變了看法,就改變了情緒。

總結一下,對付發脾氣的孩子,有三點:一是表示理解,幫她描述情緒;而是和他一起分析發怒的原因;三是引導他反思整個過程,指出發怒不能解決問題,溝通才能解決問題,並引導他體會他人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