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會不會虧損?需要面臨哪些風險?

銀行理財會不會虧損?需要面臨哪些風險?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覺得安全無風險,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有沒有風險呢?會不會虧損呢?今天我們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要強調的是,任何投資理財都是有風險的, 銀行理財產品也不例外。

以下就為您盤點了銀行理財產品可能面臨的風險:

1,信用風險

理財產品的投資如果與某個企業或機構的信用相關,比如購買企業發行的債券、投資企業信託貸款等,理財產品就需要承擔企業相應的信用風險,如果這個企業發生違約、破產等情況,理財產品投資會蒙受損失。

2,市場風險

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將由商業銀行投入相關金融市場中去,金融市場波動將會影響理財產品本金及收益。造成 金融市場價格波動的因素很複雜,價格波動大,投資者所購買的理財產品面臨的市場風險也大。

3,不可抗力風險

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將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可能影響理財產品的受理、投資、償還等的正常進行,甚至導致理財產品收益降低甚至本金損失。

3,“安全產品”並不安全

銀行理財產品如果簡單分類的話,可以分為保本類和非保本類。保本類理財產品虧損本金的風險是由銀行承擔,非保本類理財產品的風險則是由客戶承擔。

4,預期收益達不到

銀行中大多數理財產品幾乎都承諾的是預期收益,所謂的預期收益就像是水中月鏡中花,只是一個美麗的幻想,至於真正到期後的收益怎樣那就不得而知了。大家可以仔細看看購買理財的產品說明書,預期收益率是不會寫上去的,這樣銀行是不保證完全達到預期收益的。

5,飛單

所謂的飛單銷售就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銷售外部的理財產品以獲得高額提成,簡單來說就是掛羊頭賣狗肉,你以為買的是銀行產品,但實際上很可能是不知道什麼野雞公司的高風險產品。

6,代銷產品銀行不兜底

銀行代銷產品和飛單最大的區別就是,銀行代銷產品是經銀行批准的外部產品。這類產品大多是保險、基金等產品,風險根據產品不同也不一樣。

綜上所述,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有一定風險性,提醒大家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是需要確認這個理財產品是銀行自銷型的(蓋有銀行內部公章),二是確定是保本型或者低風險非保本型,儘量選擇產品經驗豐富的大型銀行,只要選對銀行理財產品,風險還是相對很小的。

聲明:本文內容僅為交流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