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IS 2019丨張洪忠:人工智能技術在我國傳媒業中的應用及問題

10月26日-27日,由陝西省委網信辦、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陝西省科學技術廳指導,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西安市委網信辦、西安市科學技術局、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京東雲共同承辦的2019第九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在“硬科技之都”--西安舉辦。在27日舉辦的智媒時代的媒介倫理專題論壇上,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洪忠為我們帶來了題為“人工智能技術在我國傳媒業中的應用及問題”的精彩演講。

CIIS 2019丨張洪忠:人工智能技術在我國傳媒業中的應用及問題

張洪忠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

以下是張洪忠的演講實錄: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人工智能在傳媒業中的運用與問題》。當前人工智能在傳媒當中的應用很廣泛,一家媒體不提人工智能都不好意思說是現代傳媒。人工智能既是一個工程,又是一個科學,它與軟件的區別是有可自我學習的能力,這是人工智能最大的特點。

人工智能在傳媒業裡面的應用,第一改變了我們什麼?第二當前傳媒業應用到什麼程度?第三怎麼來看人工智能對我們的影響。

第一個問題是人工智能對傳媒業的影響,從內容生產到傳播是很寬泛的,我講三點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對內容生產的顛覆。

1. 內容生產流程的顛覆,我們之前的生產流程是什麼?我們記者去調研,去採訪,然後寫稿,編輯來編輯,最後形成報紙、廣播和電視新聞報道,是人來完成的。但在人工智能時代是機器抓線索,機器處理,然後形成產品,整個流程已經不一樣了。

比如Give MeSprot,先預定關鍵詞,每秒來掃Twitter,機器分析和篩選內容形成報道。而傳統媒體進行體育新聞採訪時,派記者到現場採寫東西,一家媒體最多派幾個記者採訪。但現在是所有人都是它的記者,馬上抓取信息,過濾驗證可行性,馬上形成報道,以秒的速度生產源源不斷的內容。比如你是曼聯球迷,你看到球員在菜市場買菜,馬上就可以拍一張照片發一個Twitter帖子。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流程已經變了,每個人都變成了信源,都成一個傳感器。

Authors.me閱讀報告,機器分析,把關鍵詞抓出來,需要什麼樣的關鍵詞是最有效的,能夠流行的情感曲線是怎麼變化的?等等,用這種方法來判斷商業價值,這是之前靠編輯和個人來做是不一樣的。

《紐約時報》在特朗普總統就職典禮時用人臉識別技術,把名字和人臉進行連接,一點名字就可以把人臉找出來,或者一點臉直接出名字。

2.內容生產效率呈指數級提升。經典的美聯社機器人與人的比對數據,機器寫稿子2分鐘,人需要7分鐘,機器勝。機器獲得了912名讀者的認可,人獲得了9916名讀者認可,人類獲勝。但我們需要思考一點,人類100年前高水平新聞作品到今天還是高水平的,我們人類寫作有天花板效應,但是機器沒有天花板效應,它才剛開始。你們看《今日頭條》、騰訊等平臺從財經報道,機器寫的比重是很高的。

我這裡做一個例子,我們團隊前年跟微軟合作的機器寫作的案例。我們做了一個線上測試,同時開了三個微信號,有兩個號專門發佈機器寫稿,有一個是網上找的同題人類記者稿件,我們不停的測試,看哪個微信號推廣最快。我這裡選兩篇,大家覺得哪一篇是機器寫的,哪一篇是人寫的?

電影預告片,之前需要10到30天,大家AI只要10個小時,20個小時,現在用了很多。還有全追蹤體育賽事,我們只需要一個全景鏡頭+智能編程,可以追蹤一個賽事,不需要這麼多切換,不需要這麼多鏡頭。最後形成足球比賽的視頻,這是很快的。

3.把關人規則的改變。從技術來說,傳統傳媒內容生產是人來把關,是一個人、兩個人或者幾個人的把關,每個人有自己的認知框架。但人工智能是大數據把關,也就是說背後是無數人幫你把關,是動態把關,無數人都在發信息到線上。人工智能的把關是超越個體的,我們用群體的視角來超越個體認知框架侷限。

第二個問題講講國內人工智能在傳媒裡面的應用。每年我們國家最集中傳媒技術應用的場所是兩會,從2019年的兩會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可以反映我國媒體的發展水平。從新聞採集、新聞報道和平臺建設三個方面來看在新聞採集方面,搜狗公司的錄音筆可以自動轉寫,現場錄音轉文字,同聲傳譯。光明網的節目快速實現影像識別和內容生產。在新聞報道方面,新華網推出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站的方式變成坐的方式,央視和《光明日報》也都推出了AI主播“小白”和“小度”等。在平臺建設方面,新華社做的“媒體大腦推了一批作品出來。今年兩會是5G+VR、AR、MR+4K技術,新華社在兩會期間進行首次5G全鏈條直播報道由5G手機拍攝,藉助5G網絡傳輸、5G手機即時呈現。黑龍江電視臺也做,省級電視臺也做,江蘇廣電都在探索5G+VR的技術。新華社用的AR直播眼睛“智慧眼”,封面傳媒推出了MR的技術。

從兩會幾個特點:第一今年新的技術跟2017年相比,今年VR技術真正落到實處。第二5G進入到兩會里面。第三中央媒體探索多於地方媒體。第四個別媒體在呈現突出特色。但我們在新媒體開發和運用上,主題媒體與BAT這些商業媒體之間還有很大差距的

第三個是我們怎麼來看待人工智能,這裡我特別說幾點。

一是人工智能應用中遇到質疑主要集中在法律、傳播和哲學。在法律上如隱私、安全等,在傳播上有繭房效應的擔憂等,在哲學是是對人的地位挑戰的擔憂。

二是人工智能技術對傳媒業而言是生產力的提升,我們不要把它妖魔化。以前是編輯寫稿,後來電腦寫稿,現在是機器輔助寫作,都是一種輔助的工具,它是生產力的提升。它只是一種工具,它不是取代人,因為我們都知道,人工智能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專門化的人工智能,比如機器寫作,自然語言技術裡面的應用,人臉識別技術。第二階段是複合型的人工智能技術。第三階段是有情感的人工智能。我們現在只是處於第一個階段,單一的人工智能時代,也才剛剛入門,而且最近至少五六年人工智能技術並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技術幾乎都只是在應用裡面有一些突破,在基礎技術上其實沒有突破的,我們突破一點點是很難的。從技術上來說,我們遠沒有到第二個階段。

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說不可能到第三階段人的階段,我們首先要把人研究清楚,我們大腦有100多億個細胞,現在研究清楚的零頭都沒有,我們連大腦都搞不清楚,我們怎麼能造一個像人一樣的機器人出來?人工智能就是一個技術工具,就像電腦一樣,只是我們不瞭解而對它恐慌。

三是我特別想講的一點,我們要規避好萊塢的想象,在社會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好萊塢的想象,什麼叫好萊塢的想象?人文學者研究新技術的時候,不是依據技術邏輯來研究,而是容易是基於好萊塢電影來想象的。而基於好萊塢電影想象的研究就很離譜,或者危言聳聽。我們應該從技術邏輯上理解這個技術,而發出建設性的建議。

最後,再強調一下:第一人工智能就是一個技術工具,永遠達不到人的智力,我們不要恐慌,就像火車進入中國一樣,我們怕把中國龍脈衝壞了;第二要給予技術邏輯進行規範,而不是為了批判而批判。

(本報告根據速記整理)

轉發請註明轉自中國人工智能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