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丨葱的妙用

中医丨葱的妙用

葱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百合科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我国各地均有种植,以山东所产最多质量最佳,随时可采。采挖后,切去须根及叶,剥去外皮,即为葱白。

《神农本草经》中品: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 葱白辛能发散,温能解表,能发汗解表,但其发汗力较弱,治疗风寒感冒、发热恶寒轻症时可单独用,也可与淡豆豉同用。常用方剂:葱豉汤;

• 风寒感冒轻症,如发热、身体酸楚疼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可就地取材,用生姜、葱白、桂枝、红糖煮水,也有效果。

2.散寒通阳——阴盛格阳之证、寒在小腹

• 葱白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与外如腹痛、下利清谷、手足厥逆(冰凉抽搐)、脉微。扶阳救逆用附子、干姜再加葱白,即方剂:白通汤;

• 寒凝气阻导致腹部的冷痛,本品炒热外敷在肚脐,有一定散寒通阳功效;

• 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小便不通,如淋雨、受寒、贪图一时爽快,吃寒凉冷饮都可能导致小便不通或频数清长,可用葱白热敷,或葱白拌上粗盐热敷;

3. 解毒散结——一般外用,治疗痈疽疔毒

• 临床常见痈疽疔毒都可使用。一般单用,捣烂外敷即可取得一定效果。

• 对于阳毒导致的痈肿疔毒,因本品辛温,建议使用清热解毒药品外敷会更好。如热毒症状(红肿热痛)较重,可用葱白与蒲公英、地丁、芦荟等一起捣烂外敷,起到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功效,往往有很好效果;

• 若阴毒导致,痈疽一摸有些凉,不十分疼痛,无红肿热痛感觉,可用葱白单独使用。

用法用量:

煎汤内服3~10g。

外用把葱白捣烂用盐炒或直接炒热敷,或捣烂直接外敷。

注意事项:

1. 葱白辛温通阳,可发散风寒,表虚多汗者需要忌用或慎用;

2. 服用大葱期间,一般不要吃蜂蜜。大葱一般不与地黄、鳖甲一同使用;

经验方:

中医丨葱的妙用

风寒感冒流鼻涕、身冷,用葱白5~6段,生姜3~5片或切丝,煮开后2~3分钟,再加入红糖,趁热服用,再添衣加被,微微出汗,阳气一通、寒气一除,感冒症状就消失了。

中医丨葱的妙用中医丨葱的妙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