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很猖狂 咋防範

騙子們很猖狂,有些還有“很專業”的“話術”,不少缺乏警惕性的人會屢屢上當。11月12日,西安市反詐中心梳理出今年以來西安市發生的十類高發電信詐騙案件,請廣大民眾提高警惕,謹防受騙。

電信詐騙很猖狂 咋防範

配圖來源網絡

一、冒充公檢法類詐騙

案例:楊某住在西安城西,2019年9月23日,他接到一陌生電話,對方向其核對個人信息後,稱其手機號傳播了涉黃毒的信息被人舉報了,並牽連一起刑事案件,要求其到上海市某分局去一趟,後對方打來電話自稱是上海市某公安分局的張姓警官,交談中以受害人身份涉嫌一起特大經濟犯罪案件為由,騙取事主人民幣共計15.4萬元。

詐騙手段:不法分子冒充公安局警官,以受害人電話欠費(包裹發現違禁物品)、被他人盜用身份涉嫌犯罪、手機號傳播不良信息,並以沒收受害人銀行存款進行威脅恐嚇,騙取受害人通過銀行ATM機或網銀轉賬將存款轉入“安全賬戶”內進行詐騙。

警方提示:凡是通過電話、短信等要求進行轉賬、匯款、資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詐騙,遇到此類情況直接掛斷或求助110。

二、辦理信用卡、提額、低息無抵押貸款類詐騙

案例:家住康復路的李某是一位店鋪老闆,一段時間手頭資金短缺。2019年9月24日接到電話,對方自稱網絡貸款公司工作人員,李某添加對方社交賬號,對方以辦理貸款需要保證金、風險金為由騙取事主人民幣共計6.5萬元。

詐騙手段:往往要求借款人預先轉賬支付保證金、手續費、首月利息等名頭的款項,等到借款人打款後再與之聯繫,對方則早已“開溜”,無法再取得聯繫。這類“貸款”行為通常在轉賬之前沒有簽訂任何合法、正規的合同,僅僅憑藉網絡上隻字片語的聊天,便要求借款人先支付一定費用。

警方提示:正規借貸公司決不會在貸款發放前以各種名義要求先支付所謂的“保證金”或“利息”,做銀行卡流水來證明還款能力。對網貸公司要認真核實,不要輕信“無須抵押”等誘人的貸款信息。

三、冒充電商、快遞客服退款類詐騙

案例:未央區一小區的張某通過某電商平臺購買了化妝品,過了大概有2天的時間,張某接到一個自稱是某電商平臺的客服電話,對方稱張某在其電商平臺買的化妝品有質量問題,現在對其進行退款處理,後按照對方的提示操作,卻發現銀行卡里的8.3萬元人民幣被轉走。

警方提示:接到陌生電話不要輕易相信,應及時撥打官網電話查詢確認;不要隨意登錄不明鏈接,銀行賬戶、密碼特別是手機驗證碼不得外洩。

四、網絡婚戀交友誘導賭博投資類詐騙

案例:受害人張某居住在西安滻灞,2019年6月通過一相親網站認識了薛某,在微信聊天過程中薛某以發現賭博網站漏洞為由,引誘其投資該網站,根據薛某的指導,張某向薛某提供的多個賬戶轉賬共51.6萬元,張某在7月18日發現該網站打不開了,這才意識到被騙。

警方提示:在互聯網結識的“好友”“戀人”不可輕信,一旦涉及錢財,理性對待,切勿衝動。

五、網絡購物類詐騙

案例:6月中旬,王某在網吧上網時,根據網頁的提示無意中進入一個買賣二手車的網址,發現其中一輛豐田卡羅拉轎車只要11000元。隨即聯繫網站客服,按照對方要求填寫信息並通過網銀轉賬500元訂金。3天后,對方告知車輛配送員已將車子運送至藍田縣某處,要求王某支付餘款10500元。王某打款後興沖沖等著去提車,結果對方又找各種理由要求他再付10380元,王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騙了。

警方提示:網上購物請選擇正規網站,不要輕信虛假網站、論壇等發佈的所謂超低價促銷信息。此外,要求通過銀行等直接匯款的9成以上為詐騙,務必警惕,購物要選擇正規網站、平臺,用知名度高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切勿直接轉賬。

六、冒充熟人、領導、老師、朋友類詐騙

案例:30歲的王女士是西安市某企業的一名財務人員,近日突然收到一個頭像和老闆一模一樣的社交賬號添加好友請求。王女士沒多想就加了,這個“老闆”剛添加完好友,就用一種相當熟悉的口吻和命令式的語氣向她下達工作指令。說他正在外地開會,有一個項目需要敲定,要求匯貨款21萬到一個賬號,王女士沒有起疑,老闆也的確在外地出差,就給轉了過去,事後需報賬時才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財務人員要嚴格遵守財務制度,轉賬匯款前一定要經老闆當面或者電話有聲確認,切莫輕易相信QQ、微信聊天的轉賬指令。

七、網絡刷單、兼職類詐騙

案例:金某今年7月剛從西安某知名大學畢業,上班後的一天,手機上收到一條短信,稱其網上購物記錄信譽良好,可兼職刷單,每天可有三五百元工資,上面有聯繫方式,日薪喜人,金某就聯繫到對方,對方說是刷單客服。先給了金某一個鏈接,還讓金某填寫了個人的相關信息,然後“客服”和金某講,按單量和每單價錢算,發過來一個二維碼讓其刷一單試試,刷完一單100元的訂單後,給金某支付了105元,說5元是佣金。然後自己接著在客服指導下連續刷了18單,支付49800元,等了好久卻不見返還本金和佣金,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凡是招聘網絡兼職刷單員、短視頻點贊員、網遊推廣員等等均是詐騙行為,切勿貪圖蠅頭小利。凡是涉及大額轉賬等支付行為,一定確定好對方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切勿上當受騙。

八、網絡投資、炒股類詐騙

案例:今年8月,在西安某外企公司工作的高管丁某,在某網站上瀏覽到了關於投資理財的相關“專業”信息,通過某社交平臺與所謂的“專家”“大師”交流學習投資理財,被收取高昂會費,通過“大師”們推薦的平臺引導進行投資,前後被騙9.2萬元,最後瞭解到這些所謂的“專家”“大師”平臺都是假的。

警方提示:投資有風險,投資理財一定要到正規平臺,在社交平臺等交流理財知識並不靠譜,一旦涉及匯款轉賬就要警惕了。

九、網絡遊戲、裝備交易類詐騙

案例:2019年6月4日,田某在玩網絡遊戲時,發現聊天區有玩家兜售點卡、遊戲代練、低價出售遊戲裝備,便加其為好友準備購買神器(遊戲裝備)。嫌疑人稱需要先行支付一定的費用,並索要田某的賬號及密碼來操作,大約15分鐘後嫌疑人稱裝備已經充入賬號中,田某登錄自己遊戲賬號發現登錄不上,嫌疑人稱系統問題,有延遲過一會就好,並要求支付尾款,田某最後登上發現自己本來的裝備、遊戲幣被洗劫一空,並沒有神器(遊戲裝備)出現,嫌疑人也聯繫不到,發現被騙遂報警,共被騙4999元。

警方提示:遊戲中如果有錢財交易,一定要提高警惕,儘量選擇大型的、知名的、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的官網進行交易,在這些官網上都能直接獲取到網站聯繫電話、官方客服,以交易平臺官網信息為準。

十、冒充電商、客服,以取消代理會員類的詐騙

案例:居住在鳳城五路的王某報案稱,犯罪嫌疑人冒充某電商平臺客服,先用“82*****78”號碼電話聯繫到王某,謊稱其實習工作人員將王某錯誤辦理成鉑金會員,每個月將從王某的銀行卡上扣除500元,一年要扣除6000元,以給其提供銀行卡辦理退款為由,電話轉接至某銀行工作人員,王某按其提示在某銀行手機客戶端上操作,后王某發現其銀行賬戶內的4700元被轉走。

警方提示:遇到此種情況,消費者應通過正規的電商平臺諮詢實際情況,不要輕信陌生客服電話,不給陌生銀行卡號等轉賬打款,特別是對方要求提供短信驗證碼的,要在核實對方真實信息無誤後再進行操作。 華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