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相障碍

本文介绍心境障碍之一——双相障碍,在文章中,你将了解到:

一.概述

二.分类

三.病因

四.症状及混合特性

五.轻躁症

关于双相障碍

梵高很有可能患有癫痫或躁郁症


概述

双相障碍以躁狂和抑郁的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也可能混合存在,多数患者以一种相为主要临床表现。

双相情感障碍通常发生在10多岁,20多岁以及30多岁。终生患病率约为4%。双相I型的男女发病比例几乎相等。

分类

  • I型双向情感障碍——定义至少一次完全(影响社会功能和职业能力)的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
  • II型双向情感障碍——反复的抑郁发作和至少一次的轻躁狂发作,而没有典型的躁狂发作。
  • 双相障碍未分类型(NOS):存在明显的双相障碍特征,不符合其他特定双相障碍诊断。
  • 循环型障碍:患者长期(大于2年)存在轻躁狂和抑郁发作但不符合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

病因

双相障碍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环性气质(心境一直在高涨夸大和抑郁悲观之间波动,未必会形成人格,只表现出气质。许多有天赋和创造力的人都有表现)。

应激性生活事件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躁郁症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有许多共同的可能致病基因。


症状

双相障碍通常急性发病,之后反复发作与缓解。通常是完全缓解,但许多患者有残留症状,有些工作能力严重受损。复发可以表现为躁狂、抑郁、轻躁狂或混合发作(具有躁狂和抑郁的特点)的症状。复发持续时间从几周到3~6个月。从一次发作到另一次发作的循环时间各不相同。有些患者的发作频率很低,也许终身仅发作数次,而有些患者为快速循环型(定义为每年发作次数大于4次)。仅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抑郁和躁狂的规律的交替发作,多数患者会以某个疾病相为主。

躁狂发作是指持续1周以上的情感高涨、夸大、易激惹和持续增长的活动过多或精力旺盛,伴有3条或以上的附加症状自我评价高或夸大。

  • 睡眠需求减少
  • 比平时言语增多
  • 思维奔逸
  • 随境转移
  • 目的性活动增多
  • 过多参与可能导致痛苦后果的活动(如疯狂购物,愚蠢的商业投资)

详见

抑郁发作必须包括以下情况至少五项且至少持续两周:

  • 一天中多数时间情绪低落
  • 一天中多数时间对几乎所有的活动存在兴趣缺乏或丧失乐趣
  • 显著体重增加或减少(> 5%),食欲增加或降低
  • 失眠(通常是睡眠维持障碍),或睡眠过多
  • 他人观察到的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并非自我报告)
  • 疲劳或乏力
  • 无价值或过度的或不适当的内疚
  • 思考能力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或犹豫不决
  • 反复的自杀想法、自杀企图或自杀计划

详见

混合特性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如果大部分时间存在大于3项抑郁症状则认为混合特征。出现混合型发作的人会感觉非常悲伤、空虚或绝望,同时又感觉精力极为旺盛。这种情况通常很难诊断和通常会形成连续的循环状态。

混合发作的自杀风险特别高。

即使情绪波动不那么极端,也可能存在双向情感障碍。例如轻躁症。


轻躁症

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持续时间至少4天,与患者平日非抑郁情绪有明显区别。必须包括3项躁狂的附加症状。在轻躁狂期间会存在情绪高涨、睡眠需要减少、精神活动增加。对某些患者而言,轻躁狂状态的精力充沛、信心饱满、能力增加可使其社会功能超常。很多人并不愿意改变这种轻躁狂状态。部分患者社会功能良好,多数社会功能无明显受损。但有些患者的轻躁狂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以及情感的不稳定,让患者自己及他人讨厌。

有些人很幸运地,一生长期处于轻躁的状态。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造成任何令当事人无法忍受的不便,则不需要治疗,严格来讲也不被视为疾病,但仍旧被归类为躁郁症的一种形式。这种精力充沛的人常常变成所谓的工作狂。

轻躁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患者会因为自制力降低而挥霍金钱、乱交朋友,或者进行不切实际的规划以及危险的投资。也有可能因为情绪太过亢奋而失去自制力,导致乱发脾气或讲话不经思考,而在行为或言谈间伤害到身边的人,例如突在公众场合无缘由地对陌生人说出可能带有戏谑、嘲讽,甚至挑衅的言语。如果不接受恰当的治疗,轻度躁狂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躁狂或抑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