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平臺部署區塊鏈技術,這三個方向不可錯過

B2B平臺部署區塊鏈技術,這三個方向不可錯過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比特幣一眾虛擬貨幣一直走下坡路,11月因為BCH分叉事件,讓比特神話在2018年年底又上演了一次斷崖式下跌。幣圈哀嚎一片,多少人指望著在農曆新年前能小賺一筆,再不濟也能全身而退,結果卻大跌眼鏡。幣圈和鏈圈本是唇亡齒寒的關係,那面的日子過得不好,鏈圈也難以獨善其身。

此前國內傳統企業們排隊上鍊跑步進場的節奏也慢了下來,投資人對於區塊鏈項目和的熱衷也隨之涼了下來。市場冷靜下來不是壞事,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不斷淘汰一批又一批只停留在概念沒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項目,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在市場遇冷的同時,也不妨思考B2B交易平臺中地位重要的供應鏈金融該如何與區塊鏈技術結合落地。

在我看來,B2B平臺本質上還是個貿易商,是個有平臺思維、良好IT和信息技術的貿易商。

因為有明確的採購計劃,所以大型企業之間的交易效率非常高,其餘計劃外採購部分會交給合作關係緊密的大貿易商。如果不出現類似鋼貿危機這類大規模行業地震,現在相對穩定的市場結構格局幾乎沒有打破的機會。

所以聚集上下游中小企業是B2B行業選擇最多的一條出路,也是最能發揮平臺信息優勢的場景,把這些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和粘性做起來能形成區別於原有行業巨頭產業鏈的新生態價值。

投資人中主流觀點一致認為B2B所在的是存量市場,局部增量很小。整個蛋糕就那麼大,要麼拉攏一小部分貿易商,通過賦能與改造,去吃其他人的蛋糕。要麼自己單獨殺出一條路。選擇走哪條路要看項目資源和特質。

不管哪種運營方式,效率和服務是貿易之間商競爭的核心。效率包括提升交易信息匹配效率、渠道效率、貨物、資金週轉效率。服務包括經營策略、定價策略和靈活的市場戰術等,這裡信息技術起到的穿針引線的作用很關鍵。單說供應鏈金融,大部分B2B交易平臺下游客戶中最敏感的三個要素是資金、價格和信用。供應鏈金融是為了解決交易鏈條中最大痛點,資金需求。

供應鏈金融本質也是一個傳統生意,在鏈條裡最關鍵的角色依舊是核心企業,應收依舊處在主導地位,傳統供應鏈環節裡的的棘手的難題,產業互聯網公司一樣也解決不了。但是,供應鏈金融是B2B平臺與其他貿易商競爭的一大利器,因為產業互聯網公司能做以最低成本實現產業鏈的數據化。

供應鏈金融做得好,不只能為交易帶流量,更可以成為平臺的主要業務方向。行業分析師觀點,供應鏈金融規模大小取決於交易基數、用戶的交易頻次,連續交易產生的數據量、風控能力,另外就是資金方體量和靈活匹配能力。

在供應鏈金融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一個是一定規模的真實數據,再就是風控。像低毛利的大宗B2B平臺,一個風控做不好,半年的利潤就沒了。

風控的基礎是一定量的真實的交易數據,在這裡技術的作用依然是關鍵,沒有技術做基礎的供應鏈金融做不好,做不大。供應鏈金融得有一定的交易規模,樣本太小不足以判斷形成風控模型。

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結合主要從解決第一個問題入手,去降低風控風險。具體作用有幾個方面:

1,解決傳統供應鏈信息孤島,通過分佈式共享賬本,使得非商業機密數據在鏈上存儲共享,讓數據在鏈上實現可信流轉。

2,傳遞核心企業信用,核心企業簽發的憑證,可以根據真實貿易背景將其拆分。在不降低信用背書效力的前提下實現多個層級流轉。

3,保證鏈上數據真實,區塊鏈最基本功能,保證線上的合同、單證、支付等信息有完整記錄,公開、可查詢、不可篡改。

4,降低系統性風險,區塊鏈以項目真實的現金流為基礎,可以降低系統性風險。

5,網絡可用性高,區塊鏈的特性使得網絡上即便存在部分節點故障也能實現全網記錄,不會宕機。

6,區塊鏈技術是實現資產數字化的前提,如果資產數字化之後,未來參與到市場裡去提供資金的不一定是銀行,私募、P2P、個人都可以參與,只要能提供消費低成本的資金,就可以在這個市場裡按照規則去流轉。也就是說,通過區塊鏈技術改造底層信用流轉平臺,未來將成為生態領域快速變現的通道。

硬幣總是有兩面,區塊鏈作為一個新生技術,必然存在很多弊端。

1,政策監管,區塊鏈一方面會對現有融管理體系的衝擊,反倒又希望得到監管的支持。所以,今天大量的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應用都是一種妥協,這類應用項目的特點在於構築了中心化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實際上是用塊鏈數據庫帶上分佈式節點的組織方式,去解決了一些看似是傳統企業難以解決的問題,在很多人眼裡是偽區塊鏈解決方案。

2,區塊鏈技術的使用成本還比較高,上鍊大多是中小企業,對於投入產出比他們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3,在企業生產加工環節,會對區塊鏈的追溯性形成天然的隔斷和障礙,不適合複雜原材料加工生產的記錄溯源。貨物流通的過程中,區塊鏈技術只能記錄所有的過程,不能做定價。

4,區塊鏈實際應用最的場景還是“真實記錄”上鍊之後的數據,之前數據真偽是區塊鏈解決不了的。

相對於美國,目前中國的供應鏈金融還處在“幼年期”,區塊鏈也處在發展早期,理性客觀看待區塊鏈的“工具價值”,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大幅應用,還有較長一段路需要走。

B2B平臺部署區塊鏈技術的三個應用方向:

1,只做助貸增信,平臺收集的交易數據給資金方導流,收取1-3%的導流費,這種方式承擔風險最低,獲利也最低,主要目的是用最小的風險提高客戶滲透率。

2,在下游大型應用企業通過金融利益或者政績引導,尋找、拉攏核心企業上鍊,這種方式風險居中,但核心企業上鍊難度較高。

3,平臺自己做核心企業的自營批發模式,需要平臺自建金融團隊,自主制定產品和風控規則,因為需要兜底,對供應鏈金融團隊的專業性和資產處置能力要求很高,這種方式風險最高,獲利也是最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