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格律诗和词若干问题的解答

有关格律诗和词若干问题的解答

有关格律诗和词若干问题的解答‖老家许昌

文‖贾凤翔

有关格律诗和词若干问题的解答

1、是否可以运用现代汉语语法对词的分类写格律诗?

答:现代汉语语法把词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形数量代6种,虚词包括副介连助叹拟6种。古人没有给词类命名,在实际运用中把词分为名动形数代方专颜副虚10种。“方”指名词中的方位词,“专”指专用名词(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颜”指形容词中表颜色的词,这三类词单列出来。副词从虚词中单列出来,其他虚词归为一类。用现代汉语语法对词的分类写格律诗是可以的,只是要记住“方专颜”的单列。虚词分得细些当然符合格律要求。另外,联绵词只能与联绵词对仗,并且要注意词性。

2、格律诗的对仗是否要平仄相对?

答:格律诗的对仗在多数情况下是平仄相对的。律诗要求颈联、颔联对仗,颈联、颔联的平仄格式是相对的。而律诗首联对仗不对仗均可。首句入韵的,首联也可以对仗。如陈子昂《春夜别友人》:“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在这种情况下,首联出句、对句末字皆为平声。所以,最好不要把“平仄相对”写到对仗的定义中。

有关格律诗和词若干问题的解答

3、“一三五不论”的说法正确吗?

答:这是格律诗格式以外的规则。意思是七言诗每句的第一、第三、第五字平仄可以不论,用平声字或仄声字均可。五言诗“一三不论”。实际情况是有的不论有的要论。 句式“平平仄仄平”第一字要论。如果用了仄声字,使这一句变成了“仄平仄仄平”,就犯了“孤平”,即除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有人以为,无论哪句诗,只要一句诗中只有一个平声字就叫犯孤平,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句式“仄仄仄平平”第三个字应当论。如果不论,最后三个字都变成平声,这叫“三平调”,是比较大的毛病。同理,在“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个句式中,第五字也要论。 这是两个必须论的。还有,“仄仄平平仄”和“ 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原则上要论。七言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和“ 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五字亦如此。 在“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式中,第三字最好不用仄声,以免形成“三仄脚”,但这不是格律的硬性规定。七言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亦如此。把可平可仄的字加上括孤, 把最好不变的字加上方括孤,就变成如下的样子: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七言诗的各种句子,第一个字的平仄一律可以不论。后面五个字的平仄要求,和五言诗相同。

有关格律诗和词若干问题的解答

4、王维的《使至塞上》第三句失粘,怎样看待这种情况?

答:格律不是一个早上形成的,有个探索的过程。王维是在律诗尚未定型化时写的这首诗(别的诗人也有这种情况),既不是粗心大意,也不是故意为之。如果用后来定型的格律严格要求,这首诗不能称为格律诗;放宽说,可以称为格律定型前尚在探索中的格律诗。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见。现在写格律诗,以此为根据写“折腰体”是不妥的。

5、“平平平仄仄”拗救为“平平仄平仄”,第一字是否可平可仄?

答:“平平平仄仄”拗救为“平平仄平仄”后,第一字必须用平声。

6、“粘对”的“粘”读nián还是读zhān?

答:读nián。

有关格律诗和词若干问题的解答

7、词的平仄有规律可循吗?

答:有,词的平仄一般是从格律诗变换来的。二字句等于律句的后两字:1、平仄;2、平平。三字句等于律句的三字尾:1、平平仄;2、平仄仄;3、仄仄平;4、仄平平。四字句等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1、平平仄仄;2、仄仄平平(注意:第三字一般不用仄声)。五字句等于五言律句。注意:有一种五字句实际上是一字逗加四字句,即仄——平平仄仄。六字句等于七言律句的上六字:1、仄仄平平仄仄;2、平平仄仄平平(注意:第五字一般不用仄声)。七字句等于七言律句。注意:有一种七字句实际上是三字逗加四字句。1、仄仄仄——平平仄仄;2、平仄仄——仄仄平平。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如果第三字用仄声,则第五字往往用平声;如果第三字用平声,则第五字往往用仄声。下五字一般都用律句。第三字用仄声的如“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第三字用平声的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九字句等于二字逗加七言律句,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也有等于四字逗加五言律句的。词中还有一些拗句。有的是律句的变格,如;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有的是不拘平仄,如“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添”字没有用仄声)。词中也有一些特定的平仄格式,如《忆秦娥》前后阙末句必须是“仄平平仄”,而不能用“平平仄仄”。

8、学会写格律诗需要多长时间?

答:因人而异。写出合格的格律诗,必须具备一定的汉语知识和文学素养。具备了这些条件,只需要一个小时对格律的学习就可以了。有的人写了10年,尚且不懂得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例如不知道什么是宾语前置,副词和介词有什么区别),不知道词的古义(例如不知道“走”的古义是跑),没有听说过什么是联绵词,不明白诗歌的基本特征是运用形象思维。如果不在这些方面弥补,再写50年也写不出符合要求的格律诗。

有关格律诗和词若干问题的解答

【作者简介】贾凤翔,曾获河南省高等院校毕业统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省第一名,进修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为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文学教师。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文艺评论、历史研究、书法、音乐、摄影、演讲、表演诸领域均曾在国家级、省级发表作品或获奖。出书三十余本。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IC photo,版权归IC photo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