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徐壽輝是元末群雄割據時,一位無法讓人忽視的人物,這是由他的地位所決定的!

地位:徐壽輝是元末南派紅巾軍領袖。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五月,劉福通借黃河河工挖出一具獨眼石人的契機,在潁州以紅巾為號,揭竿反元,成為北派紅巾軍領袖。

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劉福通率先發動了紅巾起義

八月,商販出身的徐壽輝坐不住了,在蘄州,他也以傳教為名,以紅巾為號,吹響了南方地區的反元號角。

當然,徐壽輝的領袖地位不僅僅在於他是南派紅巾軍的倡導者,關鍵還在於他是元末稱帝的第一人,這一步棋走得比劉福通的北派早了四年。

“(至正十一年十月丙午)徐壽輝據蘄水為都,國號天完,僭稱皇帝,改元治平,以鄒普勝為太師。”---《元史》

當然,汪郎無意去討論徐壽輝稱帝后,該如何面對元軍的瘋狂鎮壓,該如何實現“摧富益貧”的政治理念,而是對他的國號產生了懷疑,徐壽輝的國號真的是“天完”嗎?

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徐壽輝像

有人堅定不疑,理由有二:

1、“天完”出自《元史》,而《元史》是由明朝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號稱大明太史公的宋濂主筆編著的 。

作為元末明初的史學家,宋濂是不會犯這種把人家國號都弄錯的低級錯誤;何況《元史》是官方公認的正史,也沒有什麼可遲疑的。

2、作為始終站在反元第一線的鬥士徐壽輝,以“天完”為國號就是想玩文字遊戲,用“一”加在“大”之上,用“宀”加在“元”之上,從國號上壓倒“大元”(元朝正式國號:大元)。

這和郭子興給自己女婿朱重八改名為朱元璋(朱,同誅;元,即元朝;璋,一種尖銳的玉器;意思就是誅滅元朝的銳器)是一個道理。

這兩條理由,合情合理。

故而,宋濂之後的文學家、史學家在寫書時,無論是明朝中期高岱的《鴻猷錄》,還是明末錢謙益的《國初群雄事略》、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亦或者是清代張廷玉編撰的《明史》,都採用了徐壽輝“天完”的國號。

這一點,即使到了今天,依然如此!

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元至正十九年,群雄割據圖

但汪郎提出了反對意見,即:徐壽輝的國號不是“天完”,而是“宋”,因為這同樣出自宋濂的筆下。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宋濂為戰死在蘭州城下的鷹揚衛指揮使於光寫了一篇墓誌銘,其中清楚地指出了徐壽輝的國號為“宋”。

“會元政大亂天下,兵動江東,西化盜區,分寧徐壽輝建偽號曰:宋,都九江。使其將張福、夏彰據湖口。”---《懷遠大將軍同知鷹揚衛親軍指揮使司事於君光墓誌銘》

如果有人認為這只是孤證,做不了數的話,那麼汪郎再給大家看另兩段史料:

“我朝君臣灼知其然,遂倡皇宋之正統,掃夷狄之閏位,數之以君子在野小人在朝,數之以貪官汙吏佈滿中外,數之以羶腥中土,數之以毀裂冠冕。”---《戊戌五月擬上劉晉昭參議書》

這是徐壽輝的御用文人劉夏,在徐壽輝建國後為他寫的反元綱領,其中明確指出了“宋”的國號,事實上,這篇《戊戌五月擬上劉晉昭參議書》的氣勢並不亞於宋濂為朱元璋寫的反元檄文。

“元末天下大亂,英雄崛起,生民無所依賴。歲庚寅,淮人立徐主稱皇帝於蘄陽,頒萬壽歷,建元治平,國號宋。明年,太祖杖劍從之,戰功懋甚,越八年,官至奉國上將軍都元帥。天啟三年二月,宋主命平西。”---《大夏太祖欽文昭武皇帝玄宮碑》

這是徐壽輝曾經的部下,元末大夏國皇帝明玉珍的墓誌銘。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在川蜀一直奉徐壽輝國號行事的明玉珍大怒不已,他拒絕順從陳友諒,並據蜀稱帝,又在重慶設立徐壽輝廟,追尊徐壽輝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世宗。

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大夏太祖欽文昭武皇帝玄宮碑-明玉珍墓誌銘

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明氏實錄》部分

這些一手史料,都指明瞭徐壽輝的國號是“宋”而非“天完”。

那麼問題來了。

作為元末明初的史學家,明朝初年的文官泰斗,宋濂為什麼會在於光的墓誌銘上和《元史》中,對徐壽輝的國號有不同的記錄?這到底是老先生的手抖了一下犯了個低級錯誤,還是他有意為之呢?

汪郎以為,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的國號寫成“天完”,這背後其實有著深刻的政治考量!

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宋濂

1、元末群雄中,以“宋”為國號的群雄不止徐壽輝一家,故此,宋濂需要對各路反元力量建立的政權加以區分。

元末稱帝的各路義軍中,以“宋”為國號的不單單隻有徐壽輝,還有劉福通扶持下的韓林兒。

“(十五年)二月己未,劉福通等自碭山夾河迎韓林兒至,立為皇帝,又號小明王,建都亳州,國號宋,改元龍鳳。”---《元史》

由此,劉福通建立了正式的反元政府機構,得以實現了“日月重開大宋天”的政治理想。

他的“韓宋王朝”立足中原,和已遷都漢陽的“徐宋”形成了對元朝的南北夾擊之勢,成為當時影響最大,勢力最強,反元最猛的兩支紅巾軍組織。

兩支紅巾軍之間,最為猛烈的當屬韓宋政權。

在韓林兒稱帝后的三年裡,從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到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間,韓宋朝廷兵分三路北伐,一度打到大都城下。

“是月,劉福通犯汴梁,其軍分三道,關先生、破頭潘、馮長舅、沙劉二、王士誠寇晉、冀,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趨關中,毛貴據山東,其勢大振。”---《元史》

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紅巾軍反元形勢圖

在這樣的強大軍備下,中原、江淮等各路紅巾義軍,都不得不依附在韓宋政權之下。

強者為王,這是亂世生存的法則,而後世修史也基本上遵循這個軌跡!

徐壽輝的宋國,雖然是南派紅巾軍反元的主力,但論實力,他還差了韓宋一籌。

儘管此時的朱元璋已經奪取了江淮和縣,也有了自己的革命根據地,但他還掛在郭子興這一支紅巾軍名下,所以就算他有萬般的不願意,還是違心地接受韓宋政權對他的冊封。

“時汝潁倡亂者杜遵道、劉福通等,自碭山夾河迎韓山童之子林兒為帝,居於亳,遣人詣和陽,招諸將欲為己用……天祐尋自亳歸,齎杜遵道檄,推子興之子為都元帥,天祐為右副元帥,上為左副元帥 。上曰:[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 ],遂不受,未幾。”---《明太祖實錄.卷三》

故而,在宋濂編撰《元史》時,站在大明王朝的角度,以勝利者的姿態來論述至正年間的這段亂世時,對“韓宋”和“徐宋”進行有意識地區分,這是治史的需要。

但墓誌銘不同,其內容主要是對逝者生平的論述。

於光在沒有歸順朱元璋之前,一直是徐壽輝冊封的江東宣慰元帥,鎮守鄱陽。

所以,在於光的墓誌銘上指明徐壽輝的國號為“宋”,這是宋濂對於光最大的尊重,也是宋濂對歷史的最大還原!

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紅巾軍起義

2、允許宋濂將徐壽輝的國號“宋”改為“天完”,是朱元璋對這位反元英雄的致敬,更是為徐壽輝正名!

很多人認為宋濂在《元史》中以“天完”代替“宋”,篡改徐壽輝的國號,是因為朱元璋忌諱自己曾長期屈尊於“韓宋”政權之下,故而對“宋”這個名號有偏見。

汪郎以為,這是無稽之談!

事實上,朱元璋雖然是布衣出身,自幼孤苦,但他並不忌諱這些,否則他又何必拒絕自己的臣子們通過文章運作,把朱熹認為祖宗的好意?否則他也不會在《諭中原檄》的反元綱領中說出那句“予本淮右布衣”①的口號了。

汪郎以為,朱元璋只所以默認宋濂把徐壽輝的國號改為“天完”,不是因為忌諱,而是對徐壽輝的致敬和尊重!

前文說過,徐壽輝是繼劉福通後最大一支反元力量,也是第一個稱帝的豪傑。但他和朱元璋一樣,都是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只是他稍微強一點,是布販出身。

躲在皇覺寺度日的朱元璋,在投奔郭子興前,一定是聽過徐壽輝名號的。

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中年時期的朱元璋

汪郎以為,徐壽輝對朱元璋的影響肯定是有的,尤其是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徐壽輝的宋國已經控制了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皖南、杭州等大片疆域,而朱元璋還縮在濠州城中,眼睜睜地看著五個元帥之間的爭權奪利。

“(至正十一年九月)陷蘄水及黃州路……未幾,陷饒、信。明年分兵四出,連陷湖廣、江西諸郡縣。遂破昱嶺關,陷杭州。別將趙普勝等陷太平諸路,勢大振。”---《明史》

人在困境之時,往往會生出無力之感,繼而或沉淪、或突破!

沒有人會否認,心懷壯志的朱元璋在面對濠州城中的五個元帥不思進取時,不會生出恨鐵不成鋼之心。

否則他也不會在這一年回鳳陽招兵買馬,並南下攻取定遠、奪取滁州,以期自己能像徐壽輝那樣,成為亂世之中拯救萬民於水火的蓋世英雄!

況且,在朱元璋爭奪天下的道路上,最危險也是最強大的對手當屬陳友諒,但陳友諒的“漢國”是建立在弒殺徐壽輝,奪取“徐宋”政權的基礎上。

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陳友諒弒殺宋主徐壽輝

而在此之前,為了爭奪池州(至正十九年,池州為徐壽輝治下)和防守採石磯(至正二十年,採石磯為朱元璋治下),朱元璋就已經和徐壽輝之間有過兵戎相見了。

故而,已經成為大明開國皇帝的朱元璋,回憶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難免不會對徐壽輝生出英雄識英雄的心思,對徐壽輝的結局難免不會生出惋惜之情!

所以,為了對這位反元豪傑的蓋棺定論,給予其一定的尊重和正名,把“大宋”二字分別拆開,用“一”加在“大”之上,用“宀”加在“元”之上,用作徐壽輝的國號,以“天完”壓倒“大元”,以示其的反元功績和初心,最合適不過了。

這和把自己的名字朱重八改名為朱元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此舉,既尊重了曾經的豪傑和對手,又獲取了天下人的信服,何樂而不為!

基於這樣的心理,朱元璋在宋濂編撰《元史》時,自然也會默許宋濂把徐壽輝的國號由“宋”改為“天完”,從而在正史中留下名號。

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老年時期的朱元璋

3、汪郎說

當然,翻開《元史》,也有人說,既然如汪郎所說,那為什麼書中還記錄著徐壽輝是“僣稱皇帝”,他的部將前面都加個“偽”字呢?這也算尊重嗎?

這一點,我們需要認識到,朱元璋畢竟是在反元的基礎上建立的大明王朝,而《元史》是他組織人力、物力進行編撰的。

故而,按照古代王朝的延續法統,他的大明是唯一合法性政府。

即使在他創業期間並存著多個政權組織,但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在奪取天下以後,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自然要對其他政權打上“偽政權”的區分。

這一點,任何朝代都是如此!

但今天的我們去看元末明初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時,必須清晰地認識一點,徐壽輝建立的是“宋”,而不是“天完”。

立足於史書,但不盲從史書,在過程中挖掘史書背後隱藏的真相,才是學習歷史的真諦!

注:

①《諭中原檄》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明明是“宋”,為何宋濂在《元史》中把徐壽輝國號寫成“天完”?

大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的局勢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